吉林大学行政学院吉林长春130000
摘要:历史教材作为文化传播的媒介,是认同平衡的有效工具,首先本文将会从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的基本概念出发,其次探讨他们之间的内在关系,并简要分双向互动下产生的问题和原因,最后探究高中历史教材如何塑造少数民族国家认同,提高中华民族凝聚力,推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之梦的实现。
关键词:历史教材民族认同国家认同
一、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的概念
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有着密切的联系,却又相互区别,两者是分别建立在民族和国家概念上,却又认同层面的涵义。卡拉(J.Carla)和雷格奈德(J.Reginald)把民族认同界定为个体对本民族的信念、态度,以及对其民族身份的承认,并认为群体的认同包括群体认识、群体态度、群体行为和群体归属感四个基本要素,国内学者在借用“族群”概念的同时,也试图对其重新定义和解释,以适应中国的国情,王希恩把民族认同界定为社会成员对自己民族归属的认知和感情依附[[[]王希恩.《民族认同与民族意识》【J】.民族研究,1995(06).]],国内的学者认为民族认同就是一种“族群的认同”;但与民族的内部认同相比,国家的认同却不是一帆风顺地发展,国家认同是指一个国家的公民对自己祖国的历史文化传统、道德价值观、理想信念、国家主权等的认同,即国民认同[[[]贺金瑞,燕继荣.论从民族认同到国家认同[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03).]],国家认同是建立在统一的国家基础上,每个人在国家拥有了国民的身份,成为了国家组成的要素,人们确认了自己的国民身份,了解自己与国家存在的密切联系,将自我归属于国家;国家认同实质上是个人自觉归属于国家,把自己视为集体中的一部分,并产生了依赖感和荣誉感,形成主体意识。
二、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的双向互动、产生问题
在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不是一个相互隔离的概念,两者是紧密联系的,学界有些人提出“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对立”的观点,把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看做相互独立冲突的个体,把民族国家拆散来看,是一种分解民族国家的手段,这种观点是片面、经验主义的。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是一种双向互动的关系,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一方面“国家认同为民族认同构建安全的地域和心理边界”[[[]袁娥.《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研究述评》【J】.《民族研究》,2013年10月]]:所谓实在是指国家是通过通过地域领土、中央权威和政治法律规范的统一等政治联系纽带联系的,本身是在超越以文化、民族、宗教等原生性纽带联结局限性基础之上,实现了包容众多族类共同体的历史建构。正如黑格尔提到的:“民族国家是政治实体的最高形式,是民族精神的政治外壳,是民族意志和命运的物质体现。”,各民族是生活在一个由陆域、海域、空域构建的国家中的,同时在国家体系内,有着相同的政治生存环境,思想和意识在国家层面趋同性,“爱国主义”就是一种典型的例子,所以民族认同对国家认同产生一种地域和心里的依存感。另一方面,民族认同是国家认同的前提,对国家认同产生重要影响,民族作为民族国家的组成要素,培育个人对本民族的认同,有利于民族文化的传承,更是推动中华文化发扬与传承的基石,多民族国家普遍面临着把诸多语言、文化、种族、宗教等存在差异的族类共同体整合统一的任务,只有在尊重各民族文化基础上,民族文化就是国家文化的组成部分,不能唯心的忽视甚至消灭民族文化,追求单一的国家文化。民族认同不是冲突对立于国家认同的,应该通过构造共同的文化基础和文化象征符号的重建,增加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重叠内容,强化两者的互动关系,平衡好公民个人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实现民族认同的异质性与国家认同的同质性。
三、高中历史教材塑造少数民族国家认同问题研究
历史教材作为塑造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的有效方式,探求其内在的平衡机理有助于认同危机的防范和解决。首先历史教材作为历史教育的物化体现,它是促进民众自我认识到认同意识的催化剂,卡尔霍恩(Calhoun)关于认同说道:“自我与他人、我们与他们之间的区别,就是在名字、语言、文化当中形成的,自我认识终归是一种建构的结果。”历史教材正是通过文字、史实、讲授等方式实现人的自我认识,确定自己的定位、形成自我意识及性格、构建价值观及世界观,公民接受历史教育、学习历史教材的内容,在政治、民族与文化的等维度之内确定自己的身份。认同是行动者自身的意义的来源,也是通过个体化过程建构起来的[[[]【美】黑纽尔·卡斯特(ManuelCastells).认同的力量【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09.]],在自我认识建构的过程促进公民认同建构,认同的合法性产生于公民社会,关注“公民”这一基本要素是认同建构的要求;其次历史教材是联结国家、学界与民众的纽带[[[]刘超.历史书写与认同建构【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06.]],国家主要采取说服、教育等意识形态一致化的途径实现其精神和道德领导,确定主流价值理念和道德规范,以实现国家的稳定。学界通过发掘和推广共同的文化符号,叙述共同的历史,寻找文化的契合点,把各个民族的文化融入到中华民族的文化体系内,把价值观、世界观等思想实在化,通过具体的历史教材的编写体现;民众作为教材的目标主体,在历史教材的学习中了解历史知识、体会文化的传承,在新旧经验的互动下,建构起知识体系,认知的功能是适应,它应有助于主体对经验世界的组织。与国家--学者--民众的结构相反,认同平衡的过程中民众--学者--国家的方向结构实现了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的双向互动,民众作为具有能动性的主体,在一定程度能够影响历史教材的编写和主流价值的核心概念,通过文化认同实现国家认同,推动民族团结。
参考文献:
《沉浮》
月光已经沉睡,
浩渺的洋面,
被一片游橹划破,
不再是十年前的容颜。
船尾微弱的菊灯,
是我搜寻记忆的双眼。
斟一杯岁月,
看渔网在波纹中漫延。
半醉半醒时节,
伸手捞起一掬流年,
又从指缝溜走,
流入了你的思念。
思念,像一把烈火,
燃烧着褪尽风华的相片。
它灼痛了你的心,
烤焦了轻柔的呢喃。
留不住一绾青丝,
也听不见过往的呼唤。
看着你化作了飞灰,
像一纱薄雾飘在我眼帘。
晓风微漾,
朦胧中渐行渐远,
你静静沉入了海底,而我
依旧浮在这冰冷的水面。
《迷》
水杯已经干涸
像盛夏的农田
在焦灼与祈祷中
生命正变枯黄
镰刀,如果可以
请保守这个秘密
在农夫的佝偻里
留给生命最后的尊严
笔尖,如果悲伤
请不要哭泣
因那灵魂的甘泉
填不满皴裂的大地
深秋的风
纠缠着雨
解不开的凝望
却出卖了今生的你
枝头的绚烂
总是在寂寞中凋零
想优雅着
寻一处净土安身
我依旧在桥头
数着一圈又一圈波纹
谁又遗落了记忆
夕阳迷失在湖心
《老树》
据说它已有上百年的历史
在我小时的作文中
它是挂在秋天里的荣耀
红得藏不住一点阳光
透彻的生命
脉络正在眼球上伸张
从老屋到新房
相邻代替了远望
总爱做着天真的梦
在清澈的老井旁
折一片肥硕的叶子
洗涤成长的忧伤
村里的老伯带走许多快乐
消失在陌生的异乡
热闹的鼓乐与鞭炮
透过朦胧的清晨
沉重地挂在深秋的枝头
那是最后一次丰收
熟透的生命
难逃孤独的荒凉
古井的水再未照出往日的丰盈
我依旧折一片肥硕的叶子
野草蔓过了腰
在无数次打闹的山顶
深秋的黄昏
老吉他震落岁月的风尘
作者:陶鹏(1989—),号天行素驹,别号清风客,湖北省恩施州利川市人,毕业于武汉大学,自高中时期开始创作以来,现已有诗歌500余首,代表作《长安恨》、《剑与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