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检修管理降低维修成本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09-10-20
/ 3

深化检修管理降低维修成本

杨怀忠

杨怀忠(中电国华神木发电有限公司)

摘要:随着电力市场的内外部变化,神木公司结合自己的实际,建立设备检修管理的五级责任体系,落实各级人员责任,同时搭建RBM(RiskBasedMaintenance)检修策略管理平台,以风险评估为手段,以风险预控为核心,不断优化检修项目,通过检修人力资源本地化的合理配置,在提高设备可靠性的同时,降低了检修维护成本。

关键词:五级责任体系RBM人力资源成本控制

0引言

安全生产和成本控制是电力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永恒主题,设备检修管理则是二者的基础。神木公司不断探索科学的设备管理体系和符合自身实际的检修模式,逐步建立起了以设备治理为主线,以风险评估为核心,以人力资源本地化为基础,以五级责任防护体系为保障的设备检修管理体制。通过几年的实践,各级人员责任清晰,设备检修策略合理,提高了设备可靠性进而降低了检修维护费用。

1背景

神木公司地处陕西电网北端,由于机组建设周期较长,设备选型落后,系统设计不合理,安装遗留隐患多等因素,使得,2000年到2001年的投产初期,机炉管道泄漏、高压系统阀门泄漏、汽机轴封打火、滑销系统故障、电气和热工保护反复误动等原因被迫停机26次;如何从根本上扭转安全生产的被动局面,提高设备运行的可靠性,是摆在神木公司面前的重大课题。

2管理模式概述

通过这十年来的不断的探索和实践,我们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根本所在,总结如下:

2.1设备五级责任体系的建立五级责任体系以专业技术攻关组为核心,以健全的检修管理信息平台为手段,以不断提高设备可靠性为目标,充分发挥专业技术带头人、技术支持单位的作用,集运行巡检、普通点检与精密点检、劣化倾向性管理为一体的设备管理责任体系。它是全员、全方位、全过程对设备进行动态管理的一种方法,与状态检修、优化检修相结合,提高设备的管控水平。

五级责任体系包括:运行人员的巡回检查为第一级责任制,核心是落实运行人员的发电主体责任,以规程、标准为依据,以点检信息管理系统为平台,以运行分析为支持,确保设备的可靠性;维护人员的点检、及时消缺和定期保养设备是第二级责任制,其核心是转变检修人员的职责,由单纯的修设备向管理设备的职责转变;点检员按点检标准、点检计划进行精密点检为第三级责任制,在设备点检体制中起到承上启下的纽带作用;技术支持单位(设备制造厂家、科研院所)对设备管理和维护方面的技术支持来解决重大技术难题为第四级责任制;以总工为首的专业技术攻关组定期对设备进行评估为第五级责任制——通过定期、不定期的组织召开专业会,对整个设备系统的健康进行评估,合理组织和调度各级责任体系的运做,搞好设备治理和总体评估工作,保证机组的安全、稳定、经济运行。

五级责任体系之间既相互独立又相互关联,每级都有各自的设备管理职责,遇到重大问题时可通过专业组技术攻关组来协调运行、检修、点检及技术支持体系的工作,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2.2RBM评估设备管理五级责任的落实,提高了设备的可靠性,机组非计划停运也由投产初期的每年10次左右降低至2008年的0次,但随着发电利用小时降低,煤炭价格过快增长,发电成本压力逐步增大,神木公司通过优化检修策略来调整设备的检修周期和检修项目,以RBM为平台制订了符合公司实际的检修标准。

RBM(RBM-ReliabilityBasedMaintenance)即可靠性维修,以设备可靠性为基础,以主动维修为导向的维修体制。首先对所有设备所处的系统、子系统进行分级,然后进行设备的重要度分类评估,对高重要度的设备进行风险评估,根据评估结果与低重要度设备一起制订检修标准。

2.2.1设备分级首先按照功能的不同将电厂的所有设备分为汽轮机系统、锅炉系统、电气系统、热控系统等大系统,然后将各个系统细化到具体的设备,为下一步的设备分类、评估作好准备。

2.2.2设备重要度分类设备体系建立后对各个体系中的设备进行重要度分类,将所有设备划分为高重要度设备或低重要度设备。主要依据设备对发电系统的影响(危害程度)、对安全性的影响(S)、发电质量的影响(Q)、设备修复费用(C)、设备修复期间(D)等因素来确定设备的重要度。

2.2.3高重要度设备的风险评估高重要度设备发生故障会给安全性、发电输出功率以及经济性带来严重影响;为保证该设备的可靠性,对其进行详细的风险评估,以制定出最合理的(最小限度的必要的)检修策略和标准;若风险程度超过允许范围时,需要进行使之达到允许范围的检修策略和标准的变更(检修内容的强化、检修周期的缩短),以及进行设备改造、零件更换、设备运行计划等方面的变更以降低风险。

风险大小判断依据:

风险=危害程度×故障易发度

危害程度主要考虑发生故障后对人身、环境、电网的影响,以及发生故障后的修理费用、工期等因素。故障易发度主要考虑设备或各部件在检修周期内的缺陷发生率、事故发生率及防范措施的执行情况、同类型设备或部件的事故发生率及防范措施的执行情况、设备或部件的老化趋势等因素;通过这4个因素的计算可以得出该设备或部件的故障易发度。

2.2.4高重要度设备检修标准的优化高重要度设备的检修标准以风险评估决定的风险等级为基础,参考设备规格说明书、定期检修记录、技术文件、评价对象设备历年运转实际情况、今后的运行计划、生产厂家的技术说明书、运行数据等信息,充分掌握设备的特性,确定设备的检修标准。

风险度为A类的设备,采用定期检修,不延长原定检修周期。风险度为B类的设备,在得到专业技术会议的研究同意后,可以适当削减检修内容以及延长检修周期。风险度为C类的设备,在取得专业技术会议同意的前提下,可以削减检修内容以及延长检修周期。风险度为D类的设备,在专业技术会议取得意见一致的前提下,削减检修内容以及延长检修周期。

无论高重要度设备或低重要度设备,检修标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情况发生了变化,其重要度相应发生变化。如:定期检修实施后取得新的检修数据时、发生技改、设备变更等情况后,还要进行风险度的再评估,针对再评估后的风险度,进行检修标准的修订,每次检修标准修订的结果必须通过专业技术人员来讨论确定。

2.3检修人力资源本地化我公司地处偏远,机组容量小,在检修队伍的组织方面有很多制约因素,特别是在C/D等小规模计划检修中体现尤为突出,找不到合适的检修队伍和无法按计划停机检修事件时有发生,给公司的检修组织管理带来很大困难。为规避上述风险,保证检修质量,公司从2004年开始逐步实施检修人力资源本地化,本着“以我为主”的组织管理思路,培养自己的核心检修队伍,通过在维修班组适当补充生产雇员,形成以检修技术核心和辅助工作岗位相结合的班组构建方式,2008年由于人员的流动,通过对班组进行优化组合,由原来11个班组,优化至6个班组,大大提高了人力资源利用成本和自主检修能力。

3管理效果总结

神木公司在建立设备管理五级责任体系、引入RBM系统和实施检修人力资源本地化等检修管理措施以来,设备管理责任得以落实,检修策略进一步优化,检修质量得到保证,设备可靠性逐步提升,检修成本逐渐降低。

3.1设备可靠性提高“五级责任体系”的建立明确了各部门与各级人员的设备管理职责,设备管理不留死角,RBM检修策略管理平台的搭设,使检修趋于标准化,最大限度的减小了人为因素的影响,设备的可靠性得到提高。07、08年由于设备原因发生机组非计划停用1次,较06年以前每年3次左右明显减少。

3.2设备检修策略优化根据我公司的实际和设备运行状况,我们对设备的重要度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划分,并对每以个设备进行了风险评估,将设备总体划分为系统设备、电气相关设备、热工相关设备,分别对设备的重要度进行了分析对比

基于上述分析,我们对设备进行了检修策略优化,针对不同的设备将检修周适当调整,达到优化检修,合理检修的目的

1机组RBM分析后检修周期延长的占40%,缩短的不到1%,不变的占59%。这样就达到了设备检修的科学合理管控,即控制了生产成本,也可以达到合理利用人力资源,避免了设备检修的盲目性和人力资源分配不均衡等现象的发生。

3.3维护费用降低以前,如给水泵等重要设备,每次停机都要检修,检修维护费用很高,存在过修现象。通过RBM的评估,确定为低重要度设备(因为有备用),优化了检修策略——延长检修周期和缩减检修项目,从根本上降低了检修费用,特别是C/D级检修的人工费。

2005年与2006年相比,机组检修的费用下降了10.7%,同时人工费用下降了40%,到2007年、2008年,机组C级检修费用较以前近一步下降,修理费用为2005年的70%左右,热工费用控制在2005年的40%左右,09年A修费用是08年A修费用的91%,大大降低了费用,节约了成本。

3.4检修队伍得到培养壮大,检修质量得到保障目前检修队伍已能满足C/D级计划检修要求,检修的安全、质量、进度得以保障。近两年未发生一起由于检修质量原因造成的机组非计划停运事件,也未发生人身轻伤及以上不安全事件。

3.5技术资料得以完善RBM搭建的简便易懂的软件平台,对设备台账、检修履历、设备分类、风险评估、检修标准等进行全面管理,在每次计划检修和定修后录入相关检修记录,包括发现的缺陷、检修项目、备品备件更换等信息,使得设备管理技术资料得以完整的保存,便于维护人员随时掌握设备历史状况,同时作为年底检修策略优化的重要依据。

4结束语

神木公司针对内外部形势的变化,不断调整设备管理及检修管理思路,落实各级人员责任,借助RBM平台优化检修策略,实施检修人力资源本地化,在提高设备健康水平的同时,逐步降低维修成本。随着上述检修管理措施的不断深化、落实,维修成本的控制作用将进一步显现。

参考文献:

[1]李葆文.《全面规范化生产维护系列丛书》.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2]张孝桐.《生产维护体系中的五个六架构》.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3]日本关西电力株式会社.《RBM实施纲要》.企业内部资料.

[4]李葆文.《设备管理新思维新模式(第二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5]中国设备管理协会.《现代设备管理与维修的实践和研究》第二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4.

作者简介:杨怀忠,男,汉族,现就职于中电国华神木发电有限公司设备维护部,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