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脑损伤后迟发颅内血肿52例分析

/ 1

颅脑损伤后迟发颅内血肿52例分析

额布日勒图1崔革新2包桂荣3

额布日勒图1崔革新2包桂荣3

(1内蒙古兴安盟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内蒙古乌兰浩特137400)

(2内蒙古兴安盟乌兰浩特市公安局刑侦技术室137400;3内蒙古兴安盟蒙医院137400)

【中图分类号】R651.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12-0242-02

颅脑损伤后迟发性颅内血肿在颅脑外伤中较常见,是颅脑损伤的患者病情变化的表现。如果发现不及时,可能丧失手术及抢救的最佳时机,是导致颅脑损伤患者残疾和死亡的主要原因[1]。本文收集外科52例颅脑损伤后迟发颅内出血病人的临床资料,现分析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我科从2010年6月至2011年6月,共收治迟发性颅内血肿患者52例,其中男性37例,女性15例,占同期颅脑损伤250例病人的20.8%,年龄在32—65岁,平均48.5岁,其中车祸伤33例,打击伤17例,坠落伤2例。其中第一次头颅CT检查后行开颅手术者,有凝血功能障碍及有血液系统疾病者,不在本组统计之列。

1.2临床表现及CT检查:入院时GCS评分,6—8分8例,9—12分24例,13—15分10例。住院后意识障碍进行性加重者15例,意识无变化者37例,一侧瞳孔散大者5例,双侧瞳孔散大者1例,肢体活动障碍者8例。均在住院时查头颅CT,首次查头颅CT距受伤时间2—24小时,复查头颅CT距首次查头颅CT时间2—6小时3例,7—12小时20例,13—24小时29例。首次头颅CT检查:单纯颅骨骨折6例,单纯硬膜外血肿9例,脑挫裂伤合并蛛网膜下腔出血10例,合并硬膜外血肿15例,合并硬膜下血肿8例,脑内血肿4例。复查头颅CT:硬膜外血肿19例,硬膜下血肿12例,脑内血肿15例,多发血肿5例。

1.3治疗:入院后给与降颅压、止血、营养神经、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应激性溃疡、对症支持等治疗,同时监测生命体征、意识状态、瞳孔情况、肢体活动情况等,如果病人症状加重,意识有变化、瞳孔改变、出现肢体活动障碍、抽搐等,立即复查头颅CT;如果症状无明显加重,意识障碍无明显加重,瞳孔无变化,则常规在12—24小时内复查头颅CT,有手术指征者立即手术,无手术指征者继续保守治疗,但仍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必要时复查头颅CT。

本组开颅手术清除血肿者36例,保守治疗16例。

2、结果

完全恢复生活工作能力40例,可独立生活部分恢复生活能力6例,可扶拐行走5例,死亡1例。

3、讨论

本文定义颅脑损伤后迟发颅内出血为受伤后首次查头颅CT无颅内出血或少量出血,经复查头颅CT证实原出血灶扩大或者新生颅内出血。

颅脑损伤后早期破裂的血管尚未完全闭塞或形成血栓,活动性出血仍在继续,血肿仍在增多。随着时间的推移,病变部位的血管变性、坏死、破裂及血栓脱落再次出血,使原有的出血加剧。低氧血症的出现可引起损伤区局部酸性代谢产物蓄积,局部脑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加,血细胞外渗形成血肿[2]。

本组病例显示,出血类型主要是以硬膜外血肿和脑内血肿为最常见,手术及CT证实硬膜外血肿者多合并颅骨骨折,这与颅骨骨折引起板障出血不易自止或外伤后一过性颅骨变形而撕裂硬膜血管有关,过度脱水造成颅压过低是硬膜外血肿增多的诱因。脑内血肿均首次头颅CT扫描存在不同程度的脑损伤,故脑挫裂伤后脑血管的挫伤破裂是迟发出血的基础[3],而缺血缺氧酸中毒可能加重了损伤与出血。硬膜下血肿多在对冲部位,这与对冲伤易损伤到脑表面的动静脉而出血。对硬膜窦出血,尤要引起注意,本组死亡一例,是硬膜窦撕裂出血死亡,该患者初次CT扫描表现为枕骨骨折,横窦旁少量出血,约4小时后患者病情突然加重,出现深度昏迷,双侧瞳孔短时间内散大固定,复查头颅CT显示后颅窝窦旁大量硬膜外血肿,患者很快死亡。故对于跨窦的骨折,窦旁出血的病人,要高度重视,严密观察病情变化,观察意识和瞳孔变化。

颅脑急性损伤极为常见,常规颅脑检查非常必要,CT能清楚显示颅内血肿类型、有无挫伤、水肿、骨折及脑积水等。随着CT的普及,CT扫描成为颅脑外伤最安全有效的检查方法。经严格临床观察,病情突然加重者时有发生,所以初次CT扫描表现无损伤或者损伤较轻者亦不能掉以轻心,要引起重视,及时发现是否发生迟发出血,特别是合并颅骨骨折病人,要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及时行头颅CT检查,以便及时了解颅内改变,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效果良好。

参考文献

[1]梁玉敏,包映晖,江基尧.颅脑外伤后进展性出血性损伤的研究进展[J].中华微创杂志.2006,22(2):156—159.

[2]刘仍利,田素臣,孟凡鹏,韩帮华.脑挫裂伤后颅内进展性出血损伤的防治.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J].2011,16(10):623-625.

[3]廖驭国,黄传平.重型颅脑损伤术中B超对迟发性颅内血肿的诊治[J].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10,15:597-5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