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船企业精益生产实施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造船企业精益生产实施探讨

郭维岷郭放

大连中远船务工程有限公司辽宁省大连市116113

摘要:船舶市场持续低迷,国内各大船厂均不同程度的承受着经营生产、甚至于生存发展的巨大压力。在此市场环境下,深入认识精益造船并将其生产理论落实到日常生产活动中去,对深化造船模式转变有着重要的意义。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形势下,对任何企业而言,降低成本,增加效益,消除一切浪费是永无止境的追求。本文主要探讨通过向先进企业学习,在造船企业实施精益生产,以实现由粗放管理向精益生产的蜕变。。

关键词:造船企业;精益生产;实施

1、前言

造船行业作为综合化的现代重型制造业,近年来所大力提倡的现代造船模式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精益生产模式的原则,其突出的管理特点是:“中间产品”导向的分散专业化生产,按“区域/类型/阶段”的“流通量”控制生产状态,使船体建造、舾装和涂装一体化。现代造船模式与精益生产模式具有高度的一致性,是“精益生产模式”在造船行业的最佳实践。

2、精益造船的概念及内容

2.1精益思想

精益思想是精益生产的思维方式。精益生产作为世界上先进的生产模式之一,是在日本丰田汽车公司创造的准时制生产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以最大限度减少企业生产所占用的资源、减少企业管理和运营成本为主要目标的生产方式。在其长期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多种名称如丰田生产模式、零库存生产方式、准时制制造等。

2.2精益造船概念

虽然精益生产,是从丰田汽车公司这样的特定环境中总结而来,但其思想和原则具有普遍意义,它的基本理论,适合于任何的生产过程。精益造船,就是精益生产理论在船舶工业实践应用。其概念最初由美国造船界提出,指从造船合同签约开始到船舶完工交付使用的建造全过程中,通过对全体员工的激励和动员,不断改进和完善造船过程,减少船舶建造中的一切浪费,达到缩短造船周期、降低造船成本、提高造船质量的目的。

2.3精益造船模式

精益造船模式,就是以精益生产模式造船。其内容主要包括:产品价值链、精益生产管理、精度管理和精益文化等。

(1)产品价值链

精益造船把产品生产全过程分成两大部分:一部分是市场和客户需要的有价值的、增值的有效时间;另一部分为市场和客户不需要的无价值的、不增值的无效时间即浪费。传统造船模式注重缩短有效时间,精益造船则致力于缩短和去除无效时间。

(2)精益生产管理

精益生产管理包括精益生产计划、精益生产过程和现场管理等内容,是精益造船的核心。运用成组技术原理合理设计单件流水生产的作业量和生产节拍,按照生产节拍组织生产,保证生产过程的同步和均衡连续,如图1所示。用准时化生产、单件流水作业和拉动计划等进行生产过程的控制,推行零库存管理,减少过度生产。努力推行现场全员工厂管理,尤其是生产现场的5S管理和定置管理等。

图1均衡有节拍分段制造

(3)精度管理

精度管理是带有造船特征的精益质量管理。船体建造工序多、工件大,钢料经预处理、加工、组装、合拢等多道工序,其间加工、变形、装配等累积误差是难以控制的。传统的办法是通过加放和切割余量来加以控制。精度管理则先行计算补偿量,以补偿量代替余量,实现无余量装船。

3、造船企业精益生产实施探讨

3.1精益造船的作业分解

精益造船模式就是用精益思想统筹优化代造船作业中作业系统、作业区域、作业类型和作业阶段四个基本作业要素,形成高效作业体制。]在此模式下,作业分解是一种由系统向区域,又从区域返回系统的作业分解:合同谈判、合同设计、设计送审以及材料设备采购按系统开展;转换设计、生产设计、托盘管理和生产组织等按区域组织生产;密性试验、系泊试验、航行试验、交船按系统进行;最后合同评价、成本分析又返回到按系统推进。

3.2精益造船的中间产品

精益造船模式是以产品为导向的生产模式,要求按照中间产品组织单件流水式生产。运用精益思想和成组技术原理,按照四个基本作业要素相似性划分中间产品,通过生产节拍和作业量的合理分配,实现均衡连续的准时生产以及零缺陷施工。在确定中间产品过程中,需要探讨价值因数,即生产周期(T)、生产资源(N)和作业环境(Q),是否有利于生产价值(PV)的上升。PV=f(T,N,Q),T、N、Q是三个相互关联的因数,三者任何一个变化都会直接影响生产价值的大小,只有在生产周期等于生产节拍、生产资源最节省、作业环境最优的情况下,生产价值才能取到最佳值。所以,在设计中间产品时,必须综合优化T、N、Q,探求三个因数大小的最佳结合点,以求PV最高。但是,在实际工作中精确计算PV非常困难,因此,好的精益化中间产品体系在实际工作中需不断总结、不断完善。

3.3精益造船作业体制

精益造船与区域造船相类似,也需要实行船体、舾装和涂装一体化的区域造船作业体制,但不同的是,需在区域造船作业体制基础上,运用精益生产思想,根据三大作业类型,形成精益造船作业体制。

(1)建造方针

所谓建造方针,就是确定最佳作业体制。随建造船型不同,作业体制也不尽相同。建造方针由设计、生产、采购、质量、设备动力等各部门通力完成,作为今后的建造指导,在船舶建造的全过程中发挥作用。在精益造船的思想指导下,参与建造的各部门通过事先沟通,可预先解决大量生产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2)作业任务包

作业任务包是在建造方针和中间产品体系完成后,将作业任务按中间产品的不同拆解开来,在日常生产作业中以派工单形式分解落实,并以托盘形式进行管理。作业任务包是由若干作业量和工时组成的。工厂应建立属于本厂的工时标准,工时反映了一定的作业量,既体现了造船的生产价值,又反应了船厂的作业水平。相同的作业内容,在不同作业阶段施工,其工时消耗是不一样的,因此,选择最佳作业时机,实现最好的利用效率和最高的生产价值,是设计中间产品和作业任务包时必须考虑的。

(3)作业日程管理

船体、舾装和涂装一体化作业计划是按照建造方针和船舶大节点计划制订的日程作业计划,是协调全部作业任务包的关键计划。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由于如材料设备提前或拖后、产品质量缺陷等现实问题,会导致作业进度与计划不一致。为此,各作业任务包的日程计划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就显得格外重要。在实际生产中,计划的调整不可避免,因此,计划必须具备能够在短期,甚至中期计划的范围内对作业日程进行调整的空间,以保证中间产品保持均衡连续的准时生产,不浪费有效资源,确保船舶大节点计划不变。

3.4全员工厂管理

人是精益造船模式中最具活力的因素。良好的企业文化是船厂实施好精益造船模式必要保证,要做到让全体员工在精益造船模式下不断地自我完善。精益造船模式,需要好的工作团队,因此,船厂应该探索建立一种适应团队工作的组织结构,消除分工壁垒,加强团队协作,提高及时发现应对问题的能力。实行一岗多能的用工制度;加强生产信息的及时沟通、通报,利用各种平台张贴作业进度报表、质量报表、4S检查表等,使全体作业人员都掌握生产进展,实现自主管理。

4、结语

总之,造船企业在实施精益生产时应确保科学性、适用性和有效性,管理人员在设计精益生产推进方案时应与企业状况相结合,在过程中强调阶段性的总结并固化工作成果,将工作成绩转化为管理标准,以便于后续的不断完善、尽善尽美。

参考文献:

[1]孙杰.全面精益管理概念的界定[J],工业工程与管理,2009,14(2):129—134.

[2]罗振璧,莫如虎,罗杰.精益生产与管理(二):冲破迷雾,把握本质[J].世界制造技术与装备市场,2007(4):101-107.

[3]罗振璧.精益生产与管理(三):世界制造业的发展[J].世界制造技术与装备市场,2007(5):90-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