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丹(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内科黑龙江哈尔滨150086)
【中图分类号】R4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1)32-0053-02
【摘要】静脉输液是临床抢救患者和治疗疾病的重要手段,同时输液反应给患者造成了极大的痛苦,甚至发生悲剧。输液反应是输液不良反应的简称。它具有极强的不可预见性,是影响护患关系的主要因素之一。制订静脉输液反应预防程序;建立静脉输液反应应急护理程序;规范静脉输液护理记录程序,提高法律意识。通过实施护理对策,使护士对静脉输液反应防范意识明显增强。
【关键词】静脉输液反应预防应急处理程序
1临床资料
1.1输液反应的分类
最常见的输液反应:热原反应和类热原样反应,其他尚有菌污染反应,过敏反应等。
1.2症状
常见为发冷、寒战、面部或四肢发绀,继而发热,可伴恶心、呕吐、头痛、头晕、烦躁不安等,严重者可有昏迷、血压下降、出现休克和呼吸衰竭等症状而导致死亡。
2输液反应发生的原因
2.1一次性输液用物
输液用物致热原、细菌、病毒污染可在一次性物品生产、储存和使用过程中发生。
2.2药物因素
(1)药物的贮存、保管不当导致药液的变质或污染[1,2];液体中加入的药品热原不合格[2,3],则产生热原反应。
(2)用药不合理:高渗、低渗液体的组合不合理及多种药物配伍[4]。近年来,随着联合用药的增多,若在液体中加入的药物愈多,发生热原反应的可能性也就愈大,因各种药物的致热物质迭加在一起,就有可能超过患者的致热阀值而发生热原反应[1,4]。
2.3个体差异
个体差异也会导致患者发生输液反应。高龄、儿童、体弱、危重、特殊体质患者对致热原的耐受程度明显降低。
2.4输液环境
由于临床大多采用非密闭式输液方式,局部环境中的粉尘、毛絮等微粒可通过排气管进入药液,引起药液污染[5]。同时输液环境温度过高或过低均可增加输液发热反应的发生。
2.5操作因素
配药时工作人员不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及规程,尤其是过早打开输液瓶或安瓿,使药液暴露在空气中过久,导致药液及无菌区域被污染[1,4];在输液加药过程中,一副空针多次使用,在反复抽吸时针栓、针头受污染[4]。
2.6输液发热反应与输液速度有密切关系
陈敏等[6]认为,输液速度过快,在短时间内输入的热原总量过大,当其超过一定量时,即可产生热原反应。
3静脉输液发热反应应急护理程序
3.1临床程序
出现发热反应后,立即更换液体和输液器,报告医生;病情观察、物理降温、降温药物应用、抽搐的治疗和效果观察。
3.2送检程序
医、护、患三方现场对残余液体进行检查,采用无菌技术将输液管道和液体封存,三方签字,立即送感染监控进行细菌培养,送血培养。在发生医疗事故争议时,如不能立即送检,置入医用冰箱保存,并尽快联系送检,应在医患双方在场的情况下将实物封存和启封。
3.3报告程序
发生输液反应后,立即报告护士长、经治医生,由护士长上报护理部、医院感染控制科,填报输液反应报告单。疑似药物不良反应,填报相应报告单送药剂科。
3.4调查程序
协助相关科室采集样本,送检程序的液体和静脉血细菌培养,进行操作护士手、治疗室空气、病室空气、治疗台表面细菌培养,相同批号注射器、输液器、消毒剂细菌和热原培养。药剂科同批号液体和药物进行细菌和热原培养。阅读药品说明书,结合患者个体差异,室温过高或过低等。对静脉输液发热反应的原因进行客观分析。
4讨论
4.1加强责任心,严把药物器具关
液体使用前,要认真查看瓶签是否清晰,有否过期、检查瓶盖有无松动及缺损,瓶体有无裂纹,药液有无变色、沉淀杂质及澄明度的改变,输液器及药品的保管要做到专人专管,按有效期先后使用,输液器使用前要认真查包装有无破损,禁止使用不合格输液器具及过期药品。
4.2应用现代化理论把好药液配制关
(1)加药注射器的使用,严格执行一人一管,不得重复使用。
(2)注意药物使用浓度,药液配制顺序,加药方法,尤其是中药注射剂,并且不能随意加大中药注射剂的用药量。
4.3严格执行消毒制度,遵守无菌操作规程
(1)改变环境卫生、治疗室、病房、输液时环境要保持清洁、室内净度要求与大输液配制间相同,减少陪客,防止灰尘飞扬。
(2)避免液体输入操作污染,静脉输入过程要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瓶塞、皮肤穿刺部位消毒要彻底,熟练过硬的穿刺技术及穿刺后的良好固定可避免反复穿刺静脉增加的污染。输液过程中经常巡视、观察,可避免输液速度过快而发生热源反应。
4.4合理用药
注意配伍液体中应严格控制加药种类,多种药物联用尽量采用小包装溶液分类输入,两种以上药物配伍时,注意配伍禁忌,配制后要观察药液是否变色、沉淀、浑浊,配制粉剂药品时要充分振摇,使药物完全溶解方可使用,药液配制好后检查无可见微粒才能加入液体中,液体现用现配,可避免毒性反应及溶液污染。
4.5选择适宜的稀释剂和输液速度
最好选用药品说明书上稀释剂,选用输液速度则应考虑患者的年龄、病情、身体状况及药物性质。总之,输液反应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要降低其发生率,有赖于医、药、护的密切结合,使输液的应用真正能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因此,把好药品和输液器具质量关,改善操作环境,严格操作规程是减少输液反应的关键,从而降低输液反应的发生率。
参考文献
[1]张志萍.试论输液反应的临床因素1中华医院管理杂志1994;10(6):350.
[2]秦新华,丁伟1浅谈输液反应及其预防.实用护理杂志.1997;13(8):413.
[3]许小玲.浅谈输液反应及预防.护士进修杂志.1994;9(8):43.
[4]孙丽娜.静脉输液不良反应的若干问题,实用护理杂志1997;13(10):510.
[5]樊玲,汤辉,金艳玲,等.输液反应原因调查.J.中国消毒学杂志,2004,21(2):146~147.
[6]陈敏,公冶青,宋文英,等.热原及热原样反应的发生原因和预防J.实用护理杂志,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