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边海防学院,710108)
摘要:非语言行为教学在军事共同科目教学中不仅能够丰富教学过程,更能更好的产生教学效果,起着事半功倍的效果,相比于传统的言传耳闻,更能调动受训者的积极性,推动教学的进行。同时,非语言行为是对教员教学一种很好的补充手段,可以为军事共同科目教学增加新鲜的血液和活力。为此,本文将围绕非语言行为在军事共同科目教学的功效性展开探析。
关键词:非语言行为;军事共同科目;功效性
一、非语言行为的概念
非语言行为,就是肢体行为语言。军事共同科目教学的非语言行为是什么,本人简单认为,即是指教员在特定的军事共同科目教学环境下,通过各种载体(主要有面部、眉目、手势、身姿、衣着等),用一些肢体行为语言向受训者传递想要表达的综合信息的活动。在军事共同科目教学中,非语言行为不仅能够丰富教学过程、拓展出语言所不能表达的含意,还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并且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刺激受训者的视觉神经系统,提升受训者的接受能了和内化能力,充分调动其集中力,使其兴奋状态得到持久的保持。同时,非语言行为是对教员教学一种很好的补充手段,可以为军事共同科目教学增加新鲜的血液和活力。
二、非语言行为的类别及其特点
1.面部行为——亲切自然
一般来说,人的感情流露都是从内而外的表现出来,并且最为直接地表现在人的面部行为上,或是兴奋,或是悲伤等。因此,人的面部行为经常会发生丰富的行为语言变化。在军事共同科目教学过程中,如果受训者的视觉可以和教员的面部行为在同一条直线上,那么这样就可以使教员的面部行为在受训者的视觉下一览无遗,此时,教员更加应该把自己想要表达的内心活动真实的反映在面部行为上,从而达到教育和受训者之间心理上接触和交流,切记不要娇柔做作,面目狰狞。一定要表现出和蔼可亲、容易相处的样子,这样可以拉近教员和受训者之间的距离,可以使受训者的情绪高涨,提高训练的效率。同时,值得教员注意的是,要适时地对训练内容做出调整,可以通过面部行为的变化十分自然表现地出来,比如,喜、怒、哀、乐等,丰富教学内容。
2.眉目行为---炯炯有神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心灵是眼睛的源泉。眼睛是人体无法掩饰内心情感的焦点。它的变化可以直接反映心理情绪的状态。虽然它不是一种语音语言,但似乎有成千上万的单词可以自由传递,这是非语言行为交际的主要方式。因此,教员应该依靠眼睛来表达思想、情感和教学要求。特别是在动作技能的教学中,教员必须表现出对受训者内心的喜悦和充满信心的情绪,两眼炯炯有神、坚韧不拔的自信心、胸有成竹的神态。在目光的分布上,有必要扩大视线的范围,不要从始至终盯着前排或少数受训者,应把所有受训人员都应包括在教员自己的视野中,以便教员的目光和所有受训人员的目光保持“对视”。
3.手势行为——举止适当
当教员讲课时,手语有助于语言陈述,强调语言的重点。提高语言的感染力,吸引受训者的注意了,这是很重要的。在使用手语的过程中,军事技能课表现地“酣畅淋漓”,教员们应将教学内容与情绪紧密结合起来,这个动作必须有一定程度的美感,与学员的认知一致,使其很容易理解和接受,当然,动作的速度、频率和振幅应该是恰当的。如果手势动作幅度太快,不能起到启发和解释的作用;如果使用的频率太高了,它将成为一种舞蹈,这将使人产生心烦意乱情绪;如果这个手势太大,就会失去优雅。因此,使用手语应该是准确的、适当的、自然的、形象的,并且充分展示了全体教员的军事素养。
三、非语言行为在军事共同科目教学中的效能
1.有助于在训练中吸引受试者的注意力
心理学研究证明,认知面和情感面都可以在教学过程中表现出来。作为一名军事教员,他的眼睛应该时刻充满热情,能在一瞬间给人一种激动、振奋的感觉;当他以威严的眼光望着受训者时,队伍马上就会安静下来;在组织实践时,教员要用和蔼可亲的目光。关注受训者的每一个行动的小环节,会给每个受训者一种尊重和关注的感觉,进一步激发学员的培训热情;特别是对于那些在训练中有敷衍的训练和锻炼不起作用的受训者来说,教练的犀利目光无疑表达了一种责备、批评和更多的是对受训者的期待。
2.有助于活跃课堂氛围
教与学是军事训练中常见的教学理念。与传统的解释、示范、练习、修正等相比,这无异于雪中送炭。著名学者季羡林说:“大学不是在课堂上教授人才,而是沉浸在大师们创造的氛围中锻炼出来的。”如果军事教员可以在教学中使用非言语行为,那将使枯燥的训练成为一种乐趣。学员将从被动地“让我实践”真正的转变为“我想实践“,形成一股你追我赶,互帮互助的训练热——教学秩序有条不紊地进行,展示了新时代血气方刚的新士兵的新面貌,促进受训者的思想、身体和技能健康发展。
3.有助于受训者对动作要领的感悟内化
军事共同科目教学相比较于其他教学活动,最大的特点是,一、绝大部分时间都在操场或者野外进行训练,二、内容主要以技能练习为主。所以,当教师能够解释动作要领或演示动作时,如果能灵活恰当地组合和运用不同的非言语行为,就能加深学员对动作的直观印象,使学员进一步了解和理解技能动作。提高军事共同学科教学和培训的“直观效率”将产生乘数效应。
4.有助于教员与受训者之间的情感传递
在军事共同科目教学过程中,一些教员长期受到传统的“军事技能就是简单实践”的狭隘观念影响,忽视了非言语行为的作用,教学效果不佳。事实上,在教学活动中教员和受训者的关系双方犹如车之双轮,鸟之羽翼,都是民主的、平等的,并且有相互依赖和相互促进的关系。实践证明,教员的非言语行为是充满关怀的,这不仅是对受训者的内在压力,也是一种精神动力。它能刺激并激发受训者的学习行为,教员和受训者之间更容易沟通和交流,和谐的相处。
5.有助于教员驾驭课堂
在课堂上,受训者同样会表现出各种非语言行为,而且具有真实可靠性,它对于教员准确判断受训者的心理和生理状态、及时采取调控措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例如,有受训者在训练中无精打采,萎靡不振,这表明他的身体状况欠佳或者存在什么思想上的问题,教员应该安排其短暂休息调整其状态或者与其进行一次心理上的交流;还有的受训者在训练中对于一时难以掌握的动作出现了心浮气躁,摇头跺脚的情况,教员应该及时送去表示肯定的目光,鼓励其放下心理包袱并树立坚定的信心。通过教员和受训者双方之间非语言行为的互动,受训者就会在成功时感到喜悦,失意时得到鞭策,契合了新时期军人不甘示弱、力争上游的心理需求。
四、结论
综上所知,相比于传统的言传耳闻,非语言行为教学在军事共同科目教学中能够丰富教学过程,为军事共同科目教学增加新鲜的血液和活力。同时,也契合了新时期军人不甘示弱、团结互助、力争上游的精神面貌。所以,非语言行为教学是值得在军事共同科目教学大力推行的。
参考文献
[1]陈联.教师非语言行为的感召力[J].中国电力教育,2010(34):24-25.
[2]黄文伟,徐黎平,徐敏飞,张郴平.加强军事共同课程教学训练研究培养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05(03):41-43.
[3]王汝田.试论非语言行为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J].合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01):92-94.
[4]郑玉锋,吴宇辉,徐文智.关于军事共同科目教学改革的设想[J].武警技术学院学报,1998(02):4-5.
作者简介:许笛(1979年6月—)男,汉族,四川乐山人,讲师,学历为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军事教育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