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化学课堂设计,培养学生创新素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1-21
/ 2

优化化学课堂设计,培养学生创新素质

袁莉莉

山西省晋中市昔阳示范中学袁莉莉

摘要: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主阵地,教师要牢牢占领这块主阵地,抓住一切条件,采取各种办法,充分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其创新精神和能力,以全面提高学生的创新素质。

关键词:化学课堂教学学生创新素质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化学学科的形成和发展,新物质的发现和发明,无处不闪烁着创造性思维的光芒。创新教育是当前教育界的热门话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已是摆在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面前的极为紧迫的任务。作为一线的化学教师,如何在教学实践中实施创新教育呢?我认为方法很多,但无论采取什么样的方法措施,都必须一改传统教学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结合教材内容渗透化学史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心理学研究表明,每一个学生都有潜在的创造性。教师的责任在于通过适当的教学唤起学生的创新意识,有了这种意识,他们才会积极的去探求,才会产生创新的动力。在化学教学中,化学史就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极好教材,因为化学这门学科的每一步发展都离不开创新,科学的发展过程就是创新过程,化学史本身就是一部创新史。因此,化学史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培育学生的探求精神和坚强意志。

二、营造宽松、民主的教学环境,调动学生的创新积极性

事实证明,人的个性、创新意识和创造才能必须在民主、宽松的氛围中才能得到发展。传统教学为了维持安静的课堂秩序,教师一般不允许学生自由议论的,教师提出问题后,学生举手并等到老师点名后才有发表意见的机会,这样无形中已限制或扼杀了学生创新的积极性。在教学改革的今天,教师必须改变观念,努力为学生创设一种“无拘无束”的课堂气氛,营造一种活泼有序的学习环境。教学中常有这样的现象,当教师提出问题后,学生往往会“交头接耳”议论纷纷,这表明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已被调动起来,此时他们已融入课堂教学中,他们都有要交流、表达的愿望。这时教师不能制止,而是要组织好,引导好,充分让他们说出自己的见解,对一些不成熟的、甚至是错误的见解也要分析评价,指出不足,肯定优点。此外,要允许学生打断老师的讲话,允许对老师的观点提出不同的意见,鼓励学生修正老师的错误,战胜老师,超越老师,使课堂教学脱去僵硬的外壳而显露出轻松活泼之生机,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创新积极性。

三、充分利用语言和非语言行为,增强学生创新的勇气和信心

“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在引导学生积极思考的同时,特别应重视对学生及时做出赞赏性和肯定性的评价,让每个学生都充分享有成功的机会和体验成功的喜悦。做为学生最希望得到老师的肯定和赞赏,这样他才更有信心,有勇气去思考、去探求。如果学生发表意见的机会甚少,或者因回答不够正确而得到老师的斥责、白眼或不管不顾,这个学生肯定会对课堂失去兴趣和自信,一旦没了兴趣和自信,还谈何创新呢?一位学生曾谈到,他自从进入高中以来,逐渐不喜欢上数学课,其原因是数学老师从来没有让他在课堂上回答过问题,从没正眼看过他。这位学生的想法固然有些偏激,但我们也应该有所感触,做为教师一定要注意接纳每一个学生,时刻用亲切中肯的语言去肯定学生、评价学生,用“眼神”、“微笑”、“点头”等非语言行为去鼓励学生、去接纳学生,让他们觉得老师是很在意他的。这样既给每个学生提供了主动积极的环境,也增强了他们创新思维的勇气和信心。

四、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创新思维的内涵包括思维的广阔性、批判性、严密性等。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是一项长期的、系统的工程,需要教师在每一节课上持之以恒、常抓不懈的去落实才能见效。这就要求教师对每一节课都要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巧妙选择教学方法,为学生创新思维搭桥铺路。

1.精心设问,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

课堂教学中,教师总是要向学生提出很多问题,但不是任何问题都能引起创新动机的,所以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要力求创设适合学生发现且新颖的问题,多设计一些开放性的问题,让学生广开思路,从不同侧面、多个角度去分析和思考,从而激发学生主动探索的欲望,达到培养思维能力的目的。

2.用错题教学,培养学生思维的批判性

思维的批判性是指不盲目的相信教材和参考书,对别人的成果能客观地评价,敢于怀疑。科学史上的发明、创造从一定意义上说,是对前人、对现实的一种怀疑和批判,只有具备这种怀疑、批判的精神,才能有突破,有创新。当然这种怀疑和批判来自对自我认识能力的肯定和自信,来自对事实的尊重。在课堂教学中利用错题教学是培养思维批判性的一种很好方式。错题一般可设置成题目错误或解法错误两种,学生发现错误所在和错误原因以及改正错误得出正确结论的过程就是一种创新。

3.利用缺条件题目,培养学生思维的严密性

没有严密的思维,也不可能有真正的创新。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设置一些缺条件题目,让学生评价题目并补充条件,他们便会进行细致严密的思考,从不同的角度补充不同的条件,并采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教师再给予适当的点拨,则可以起到正面解题所起不到的效果。比如有这样一个题目:在一定温度下,某物质的溶解度为S克,将m克该物质溶于一定量的水中形成饱和溶液,求所得溶液物质的量浓度。其中不严密的地方是没有指名在什么温度下形成饱和溶液,在计算方面也缺短一些必要的条件。学生通过分析后,补充各种条件,如有的补充溶质的摩尔质量和所得溶液的密度,有的补充溶质的摩尔质量和溶液的体积等。这样广开思路,既训练了思维的严密性,有训练了思维的多元化,不失为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一种有效方法。

总之,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主阵地,教师要牢牢占领这块主阵地,抓住一切条件,采取各种办法,充分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其创新精神和能力,以全面提高学生的创新素质。

参考文献:

[1]张建伟,王润梅;改进化学教学,提高问题意识[J];雁北师范学院学报

[2]刘永奇;化学教学中创新教育的探索与实践[J];唐山师范学院学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