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文兰杨爽(南充市中心医院四川南充637000)
【中图分类号】R97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27-0069-02
【摘要】目的探讨两种不同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钠的方法,并评价实施效果。方法选取80例急性心肌梗死行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钠的患者,将其分为传统组和改进组。传统组采用传统皮下注射法,随机选择注射部位,改进组采用改进皮下注射法轮换注射法。结果改进组注射疼痛及瘀斑明显少于传统组。结论采用轮换垂直皮下注射可以明显降低皮下出血及瘀斑的发生率。
【关键词】低分子肝素钠皮下注射皮下出血瘀斑
依诺低分子肝素钠又称低分子肝素钠(LowmoleeularweightHepaoinLMWH),它是由普通肝素分解强化而成的,低分子肝素钠盐也是进年来临床上选择的一种新型的抗血栓剂,一般选择用药途径为腹部皮下注射的方法。注射部位皮下出血及疼痛是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此,研究如何合理选择注射部位减少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钠不良反应。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07年6月—2008年2月,心内科住院患者80例,男28例,女52例,急性心肌梗死,年龄35~75岁,入选病例均为:①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时间正常。②无严重的心、肝、肾功能不全。③既往未用肝素治疗,均接受5~7d的一个疗程每12h1次。
1.2方法80例患者由两名责任护师负责注射,分为两组:一组为传统组注射法,在脐周部,消毒局部皮肤,注射者左手将病人腹部注射部位局部提起捏成一凸起褶皱,针头垂直进入深度为:2/3,左手始终保持这一褶皱,回抽无血后注入药物,拔针,取无菌棉签用两个手指按压3min~5min,力度以皮肤下陷1cm为准。二组为改良组注射法,应于半卧位进行注射,应于左、右腹壁的前外侧或后外侧下组织内交替给药,注射时针头应垂直刺入皮肤而不应呈角度,在整个注射过程中,用拇指和食指将皮肤捏起并将针头全部扎入皮肤,皱褶内注射,当药液推完至乳头根部时在推入0.07ml空气[1]在停留5s后在松开皮肤皱褶,再次回抽针栓同时迅速拔针,拔针后不需要按压,针头拔出前左手不放开皱褶,注射时保持皮肤皱褶状态,注射时均匀缓慢,与病人有效沟通分散注意力。
2.结果
2.1观察评价效果指标,由专人负责2人观察,严格掌握注射的方法,注射低分子肝素钠12h后,严密观察注射部位出血情况,测量出血面积的大小,皮下出血面积大小及疼痛的观察。疼痛指标按照国际常用疼痛评分方法—马克盖尔法[2],瘀斑直径<1cm为轻度,1~2cm为中度,>2cm为重度
2.2两种注射法患者疼痛比较见表1
表1两种注射方法患者疼痛比较(n)
注:p<0.01
由表1可见,两组疼痛情况差异有显著性,用改良法注射可减轻疼痛。
2.3两种注射方法患者瘀斑情况比见表2
表2两种注射法患者瘀斑情况比较(n)
注:p<0.01
由表2可见,两组发生瘀斑情况差异有显著性,用改良法可减少局部瘀斑形成。
3.讨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依诺肝素钠由肝素衍生而来,具有抗凝血抗血栓作用强生物利用高度[3],半衰期长,量效关系更稳定。局部皮下出血是其主要的不良反应,注射方法不同有着很重要的关系,表2表明改良法有效减少了瘀斑的产生,也减轻了病人恐惧的心理,减轻了心理负担。
3.1注射后推0.07ml空气再停留5s再拔出针头注射完毕后针头常会有1滴余液,拔针时由于重力作用会将余液漏入真皮及皮下组织,注入空气再停留5s使药液滴入皮下避免反流刺激皮肤出现瘀斑现象。
3.2拔针后不需要按压拔针后用棉签压迫增加了药物对注射部位的刺激和挤压,用力较大易引起毛细血管破裂出血形成淤血,压迫力度越大越易出血,垂直进针疼痛轻拔针后不需要棉签压迫避免毛细血管破裂出血。
3.3注意事项:1.注射部位为脐周,左右腹壁的前外侧或后外侧,避免在一个部位重复注射。2.注射时垂直进针避免针头左右晃动。3.注射完毕后推入0.07ml空气再停留5s。4.注射后忌热敷防止血管扩张引起出血。[4]
4.结论
在临床中,如出现多次或大面积的瘀斑会使患者产生紧张、恐惧的心理,局部感觉疼痛也随之增加,同时对护士也产生了不信任。实践证明,应用改良注射方法后有效降低了皮下出血及较大面积瘀斑的发生率,提高了患者对护士工作的信任度和满意度。
参考文献
[1]李凌彦,冀鸿霞,李艳华,避免皮下注射小剂量药液残留法,[J]护理研究,2002,16(1):9.
[2]BerelyCampbell,Arterialwaveforms;monitoringchangesinconfigurationHesrtlung,1977,26(3);204-214.
[3]庄芳,刘玉洁,肖玉荣.低分子肝素不同注射部位的探讨[J]家庭护理.2006,4(IC):33-34.
[4]张素珍,刘素平,赵丽霞.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局部压迫与否对出血的影响.护理学杂志,2004,19(9A):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