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例结肠癌患者临床规范治疗效果研究

/ 1

80例结肠癌患者临床规范治疗效果研究

尹威民于明霞

山东省平度市人民医院266700

【中图分类号】R735.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867(2016)09-139-01

结肠癌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消化道恶性肿瘤,临床上常用手术方式对其进行治疗。为探究结肠癌患者临床规范治疗的效果,本次研究对2015年于我院就诊的结肠癌患者中选取了80例作为研究对象,现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对象对2015年于我院就诊的结肠癌患者中选取80例,所有患者均符合临床上关于结肠癌的诊断标准,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对所有患者实施手术治疗,统计其治疗结果。80例结肠癌患者的一般资料如下:男性患者与女性患者各有52例、28例;最大年龄为78岁,最小年龄为31岁,平均年龄为56.4岁;其中升结肠患者、横结肠患者、降结肠及乙状结肠患者各有46例、7例、27例。所有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大便性状改变、大便带血、粘液、体重减轻、及腹胀不全性肠梗阻等临床症状。

1.2方法

所有患者均采用手术方式进行治疗,且根据患者的病情选择最佳的手术方式。若为升结肠患者、降结肠及乙状结肠患者,可采用右半结肠切除或左半结肠结合大网膜部分切除术;若为横结肠患者,则横结肠结合大网膜切除术,在手术过程中,为保障病灶的完整切除,可进行区域淋巴结清扫至结肠系膜根部及肠系膜上下动脉根部。

1.3评价指标

观察并统计所有结肠癌患者的治疗效果,并及时复查或随访。

2结果

经过3~8年术后复查、随访,2例患者右半结肠切除术后出现胃瘫(经胃肠减压,肠外营养2周后改善),2例患者左半结肠术后出现吻合口漏(经双套管冲洗,2周内全部愈合)。在一年后的复查结果中,3例患者左结肠癌出现升结肠再发肿瘤,右结肠出现降结肠再发,横结肠再发升结肠肿瘤,再手术后病理诊断为癌,与首次病理相同。1例患者术后2年内病灶经腹腔、肝脏广泛转移而死亡。

80例结肠癌患者中,1例患者为盆腔、左右肝均有转移,术前有急性肠梗阻,一期行右半结肠切除,右附件、子宫病灶、左肝病灶切除,术后出现胃瘫,经胃肠减压肠外营养治疗后出院,进行规律化疗(术后常规行4~6次化疗,以氟尿嘧啶、奥沙利伯进行治疗),术后2年死亡;其余79例经术后随访复查,4例非肿瘤复发死亡,76例仍生存无复发。

3.讨论

结肠癌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严重威胁到我国人们的健康,病发部位主要为直肠及直肠与乙状结肠交界处。该病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有大便性状改变、大便带血、腹痛等,严重影响到患者的正常生活。临床上常采用手术方式对其进行治疗。本次研究特选取了80例结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旨在探究结肠癌患者临床规范治疗的效果。在本次研究中,对所有患者均行手术治疗,80例患者中,1例为盆腔、左右肝均有转移,经手术及规律化疗,术后2年死亡;其余7例经术后随访复查,4例非肿瘤复发死亡,75例仍生存无复发现象。

由此可知,根据患者的病情实施相应的手术时,对患者的病灶部位实施彻底的手术清扫可降低患者的疾病复发率,保障患者的手术效果,延长患者的生存期。同时,对患者实施规律的化疗措施,对患者的疾病进行有效的控制也可延长患者的生存期。在术后,对患者实施复查及随访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可及时了解患者的恢复情况,可及时发现患者的再发肿瘤或余漏多源肿瘤,以便实施有效的治疗措施。

因此,对结肠癌患者实施临床规范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对患者实施规律化疗,定期复诊及随访对患者生命期的延长具有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孙学军,韩刚,吕春华等.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治疗结肠癌26例[J].实用医药杂志,2013,30(7):602-603.

[2]刘奕武,沈雄飞,程勇等.结肠癌完整结肠系膜切除研究进展[J].中国全科医学,2012,15(5):585-5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