徵瘕的辩证施护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2

徵瘕的辩证施护

余跃红

余跃红(湖北省红安县中医院438400)

【摘要】徵瘕是妇科杂病中的一种常见疾病,它是以女子胞中有结块、胀满、疼痛,或伴有出血者为主证,以坚硬不移、痛有定处为徵,推之不移、痛无定处为瘕。多因正气虚弱、情志不遂、气血失调所致。痛在胞宫、胞脉,与肝、脾、肾有关。西医学中子宫肌瘤、卵巢囊肿、盆腔炎性肿块、陈旧性宫外孕、子宫体癌、子宫内膜异位症等病都可按本病进行护理。我院在2007年3月~2010年12月共收治48例徵瘕病人,通过中西结合治疗和辩证施护,患者的病情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关键词】徵瘕辩证施护

临床资料

48例徵瘕病人其中:20~30岁10例,31~40岁18例,41~50岁15例,50岁以上5例。通过B超和妇检发现下腹部胀满、疼痛、有包块、出血等证而入院治疗。

1[1]辩证的临床分型及临床表现

辨证要点是按包块的性质、大小、部位、病程的长短、兼症和月经情况辨其在气在血,属痰湿还是热毒。

1.1气滞血瘀证

下腹部结块,触之有形,按之痛或无痛,小腹胀满,月经先后不定,经血量多有块,经行难尽,经色黯;精神抑郁,胸闷不舒,面色晦暗,肌肤甲错;舌质紫黯,或有瘀斑,脉沉弦涩。

1.2痰湿郁结证

下腹部结块,触之不坚,固定难移,经行量多,淋沥难净,经间带下增多;胸脘痞闷,腰腹疼痛;舌体胖大,紫黯,有瘀斑、瘀点,苔白厚腻,脉弦滑或沉涩。

1.3湿热瘀阻证

下腹部结块,热痛起伏,触之痛剧,痛连腰骶,经行量多,经期延长,带下量多,色黄如脓,或赤白间杂;兼见身热口渴,心烦不宁,大便秘结,小便黄赤;舌黯红,有瘀斑,苔黄,脉弦滑数。

1.4肾虚血瘀证

下腹部结块,触痛;月经量多或少,经行腹痛较剧,经色紫黯有块,婚后不孕或曾反复流产;腰酸膝软,头晕耳鸣;舌黯,脉弦细

2[2]中医妇科一般护理常规

2.1病室环境保持整洁、舒适、安静、空气新鲜,根据病证性质适当调节温湿度

2.2患者入院后按病情轻重,有无感染送至指定的床位休息,体弱伴有阴道出血及发热者,应卧床休息,向患者介绍病区环境和有关制度,介绍主管的医师、护士。

2.3新入院及手术后患者测体温脉搏、呼吸每日3次,连续3日,体温在37度以上者,每日测量4次,体温达39度以上及危重患者,每4小时测量1次,待体温正常3日后改为每日1次,观察卵巢排卵功能的患者每日测量基础体温。每日记录二便1次,每周测体重、血压各1次。

2.4按医嘱进行分级护理,定时巡视病房。

2.524小时内留取三大常规标本送验。

2.6经常巡视病房,及时了解患者的生活起居、饮食、睡眠、呼吸、舌象、皮肤、汗出、二便、月经周期、阴道排出物及其流出量等情况,观察徵瘕发生的部位、大小、性质、活动度、有无压痛,疼痛的性质、程度、持续时间,若发现病情异常,立即报告医生。并配合处理。

2.7腹痛患者在未明确诊断时,禁用镇痛剂。大出血或疼痛剧烈时,应及时报告医师并做好输液、输血、急救及手术等准备工作。

2.8指导阴道分泌物多的患者每日清洁会阴,对不能自理者或留置导尿者,每日应予会阴部清洁消毒1~2次。

2.9按医嘱给予相应的饮食,掌握饮食宜忌。急诊手术及呕吐频繁者,无医嘱前,暂禁食。

2.10加强情志护理,消除忧郁、焦虑、恐惧心理,怡情悦志,配合治疗。

2.11按医嘱准确给药,中药宜空腹热服,观察用药后效果及不良反应。

2.12有传染病者,执行传染病隔离常规。

2.13做好卫生宣教及出院指导:嘱患者注意保暖和调畅情志,避免劳累和七情刺激,节制房事,禁止饮酒。定期复诊,观察肿物生长速度及性质变化

3[2]辩证施护

3.1辨证施护是中医护理的深刻内涵,即运用中医辨证的原则,收集患者的症状、体征以及病史等相关资料,通过分析,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判断为何种“症候”,再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护理方法。治疗多以活血化瘀、消瘀散结、清热解毒、疏肝理气、化瘀止痛为主。诊断明确的内生殖系统恶性肿瘤,虽然以手术、化疗、放疗治疗为主,但中药常常参与治疗,根据主证及伴随症状的特点,辩证用药,可减缓患者化疗、放疗的不良反应,调整免疫机能,补益机体的正气,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延长生命

3.2气滞证腹胀痛者,遵医嘱服用元胡粉;或针三阴交、气冲穴;或按揉关元、足三里穴。

3.3血瘀证腹痛者,遵医嘱针血海、三阴交、足三里等穴;或活血化瘀中药腹部熨敷。

3.3.1我院运用消症散外敷治疗血瘀气滞的妇科症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其治疗妇科症瘕的原理在于,依据内病外治原则,施药于神阙穴,通过皮肤经络渗透吸收,药效就会直接达到人之血海,通过对血海的调理以达到对周身淤血瘀气滞所导致的子宫肌瘤﹑乳房包快﹑卵巢囊肿等妇科症瘕治疗的目的,使肌层的单纯性肥大逐渐消失,增生的结缔组织变软,最终消失和脱落。消症散中温阳、行气消积之药,用来改善增生的子宫内膜血液循环从而起到调经、止血、止痛、恢复卵巢功能的治疗作用,能有效地控制瘤体﹑包块生长,使症瘕块逐渐软化,最后消散。

3.3.2[3]消症散外敷的方法第一次使用时用葱白一两,生姜一两,切碎,用麸皮(小麦粉碎时候分离出来的外皮)一大把,和药物混匀放锅中炒热,喷白酒适量,保持药物的湿度,有利药物的吸收,用布包好敷脐,(太热的话,底下多放一层毛巾,不太热的时候,准备一个热水袋保持药物的温度),下次用时将药包放置笼屉,汽蒸10~15分钟,蒸热为度(用微波炉加热也行,加热后用时在接触皮肤的一面喷点酒,对酒过敏者喷水),然后趁热将其敷于患处毛巾上,每次大概60~120分钟,每日一次,每次配制可使用3天。(药包低温5度左右储存)。如果嫌麻烦,也可不用葱姜炒,直接加热使用!但是效果不如加葱姜更好(最天然的药物,最古老的治法)。在使用过程中,药袋温热时药物向机体渗透较快,可用手轻拍药袋以助药物渗透。若需延时可在敷袋上用塑料布或用热水袋进行保温,直至冷却为止。不可在温热或刚冷却时就拿下来。

3.4痰湿郁结证腹痛者,遵医嘱针关元、水道、丰隆、足三里穴;或按摩背部、膈俞、脾俞穴及下腹部。

3.5湿热瘀阻证腹痛者可遵医嘱用中药熨敷或煎水保留灌肠,经期停用。

4典型病例

吴某女,45岁,无业人员。主因月经周期短5月余,B超发现子宫肌瘤1天而入院,患者自诉平素月经周期规律,3-5/28-30天,量中,色暗红,无痛经病史,近5月来,月经周期较前明显缩短,月经期较长,7/15天,量多,色暗夹血瘀块,伴腰骶酸胀,尿频,无下腹疼痛,肢软乏力,气短,阴道排臭液等症,一直未做特殊处理与治疗,因此来我院治疗,经B超所见:前位子宫,切面内径4.9×6.2×5.4CM,内膜线居中清晰,厚度约为0.6CM,子宫体下端近宫颈内口处可见一低回声团,大小约4.2×4.0CM边界欠清晰,双侧附件区未见明显异常回声超声提示:子宫实性占位:肌瘤?本病的辩证为气滞血瘀证,治疗以活血化瘀,软坚散结的中药内服;护理给予心理安慰,消除紧张情绪,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饮食忌幸辣、生冷及肥甘厚味。遵医嘱针灸疗法,取双侧子宫穴,或曲骨、横骨穴,以斜刺法,平补平泻,留针5-10分钟,隔日1次,10次为1疗程;消徵散外敷,每日1剂,每日2次每次20-30分钟,10日为1疗程。

通过以上的治疗和护理,4月后患者来院复查,诉月经周期3-5/28-30天,量中,色暗红,阴道无臭液排出,经B超提示:前位子宫,切面内径4.9×6.2×5.4CM,内膜线居中清晰,厚度约为0.6CM,子宫体下端近宫颈内口处可见一低回声团,大小约为2.1×2.0CM。

参考文献

[1]张玉珍,主编.中医妇科学,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9:310~312.

[2]梁传荣,主编.中医护理实用常规技术操作规程,北京: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2008.8:97~98.

[3]傅淑清,主编.中医妇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6: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