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库尔勒市第九小学杨静
教师教育的基石和精髓是终身学习和终身教育理念。新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对教师的专业成发展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速。今天,“一桶水”的观念已经受到了摒弃,取而代之的是源源不断得“活水”观念——“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强调终身学习和终身教育是当代教师专业发展与成长得必由之路。
课堂教学的改进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一个根本目的,也是教师专业发展实效的一个重要指标。注重教师专业发展成效在课堂教学中的体现,是教师专业发展深化的必然要求。
一、教学理念和教学行为都在发生转变。
首先,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向学生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参与合作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促使“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的发展”,使人人体验成功的喜悦,感悟学习数学的乐趣。
其次,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鼓励学生用眼观察、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发现和掌握数学知识。
比如,在《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一课的教学中,有这样的教学活动:
师:现在。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爱好,任意选择一道分母不同的加法算式,试一试如何计算?(学生进行独立的尝试。)
师:谁来汇报自己探索的过程?
生:我选择了“1/4+1/2”的这一道题,它的计算过程是:1/4+1/2=2/6。
生:我也选择了“1/4+1/2”的这一道题,但计算的过程与他不一样。计算过程是:1/4+1/2=1/4+2/4=3/4。
生:我选择了“1/8+1/4”的这一道题,它的计算过程是:1/8+1/4=1/8+2/8=3/8。
生:我认为他的计算太复杂,我的计算过程是:1/8+1/4=2/12。
……
师:刚才有很多同学汇报了他们的探索过程,那么为什么同样的算式,会出现不同的结果呢?到底谁是正确的?谁是错误的呢?
异分母分数的加法是一个全新的知识,也是分数加减法中的一个难点知识。但我却把新授课的讲解交给学生自己去探索。但不出意料,探索中出现了学生常见的错误。然后,我也不急于进行拨乱反正,又请学生自己开展争论,是谁对谁错?而争论的结果是谁也说服不了谁?这时,我仍不出面澄清算法,又一次组织学生用所折纸的图像去进行验证。对这个重要环节的处理,则引出了学生最后的发现。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对每一项新的事物,学生都存在着一种好奇心,这是他们认识世界的重要动力。而我把学生的这种好奇心还给学生,就让他们进行尝试,从学生的内心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满足。当然,学生的探索中,往往会运用知识的迁移,但由于分数的加法与整数的加法其表示对象的不同,所以学生出现了找不到方向的局面。在这紧要的关头,教师仅点拨用图像进行验证,从而引出学生思考上的深入,并发现了异分母分数为什么要先通分的道理。
二、教学策略要力求多样化。
(一)、要激活课堂,创设有效的生活情景。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到处充满着数学。教师应从学生所熟知、所感兴趣的生活情景入手,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数学学习氛围,让学习陶醉于数学情境之中,让学真正融情入境,主动学习、主动探究。
如在教学《角的认识》这一课,“角是一个端点引发的两条射线”,学生对这个概念的描述不易理解,非常抽象。在教学时可做如下描述:夏天的夜晚,我们库尔勒的人最喜欢去什么地方散步乘凉啊?对,孔雀河风帆广场。瞧,老师也去散步了,师摆臂作走路状,并挂出示意图:手臂与身体成一个角。小朋友最喜欢去风帆广场干什么啊?噢,荡秋千,出示荡秋千图。这时老师立即一转,进入话题,老师说:“手臂这一摆,秋千这一荡,就是一个数学概念。”这时,学生兴趣正浓一定会想:摆臂、荡秋千怎么会同数学概念连在一起呢?此时此刻,思维的火花不点自燃。自然而然就引进了角的概念。在讲授了角的知识后,学生认识了直角,锐角,钝角后,还可以让学生利用自己的肢体语言表现出这三种不同的角。上讲台演示,更能激发学生的热情。
(二)、要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力求真实。当前在关注课堂生活化的过程中,就需要教育者以教材为依托,充分挖掘社会资源,在自主探究中获取知识,形成能力。
在教学《长方形的周长》时,为学生搭建动手探究、合作交流的平台。动手操作是培养和发展学生空间观念的途径,也是学生理解抽象的数学重要手段,教学中我借助为贺卡设计漂亮的花边这一活动,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动手操作活动,先让学生交流中发现需要花边的长度就是这个图形的周长。然后动手测量出长度,这样就将抽象的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利息在一起。最后小组选出代表进行汇报,其他学生补充,一共说了四种不同的计算方法。因此,在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从事数学活动,让他们在动手实践操作和合作交流中经历从现实空间抽象出几何图形,从而获得鲜明、生动和形象的认识,进而达成表象。
(三)、要实行开放教学,实现无痕的预设和生成。课堂设计应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出发,帮助学生实现认知迁移,使学生感受到新知不新,学会用旧知同化新知,从而学会学习。当我们面对学生的错误与教学意外,应迅速捕捉信息,再顺势引导,帮助学生理清思路。这样的预设,互动生成,收获着精彩。
在备一年级《0的认识》一课时,我以故事引入,牵动孩子的心灵。小兔子拔了5个萝卜,吃了3个,还剩几个?吃了5个呢?引出“0”。你还在哪里见过“0”?直尺上的“0”表示什么?学生在情境中探究,问题的设计环环相扣,层层深入,摆脱了教材、教参上的束缚,从预设到动态生成浑然一体。水本无华,相荡乃成涟漪;石本无火,对击始发灵光。最有效的教学莫过于真正的激活了学生思维,张扬学生的个性,让学生从不同角度,用不同的眼光审视问题,充分感悟知识。
总之我们的教育正处于一个大变革的时代,素质教育的推行,教育体制与管理得不断创新,以及正在进行得课程改革,到要求广大的教育工作者更新教育观念,彻底改革传统的教研模式。毫无疑问,在新的形势,新的任务要求下,强调终身学习与终身教育,不断改进和创新教学策略使我们的必由之路。教学改革始于课堂,也必须根植并服务于课堂教学。教师要不断探索,让“终身观念”真正成为教师成长的阶梯,成为教师专业发展得推动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