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妇幼保健院贵阳市儿童医院550002
摘要:目的:了解我院静脉输液药物致小儿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应用回顾性调查分析方法,将我院2015年静脉输液药物致小儿不良反应181例报告收集、整理,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0岁以下儿童发生ADR较多;ADR主要以皮肤及附件、消化系统和循环系统损害为主;发生ADR的药物主要为抗生素类、抗肿瘤类、中药注射剂较多。结论:应重视儿童ADR的监测工作,不断加强抗菌药物、中药注射剂及抗肿瘤药物在儿科的合理应用,尽可能减少儿童静脉用药,避免或减少药品不良反应对儿童机体的损害。
静脉输液属于医院儿科较为普遍的给药方法,因为对患儿实施静脉输液过程中的药物因素,最终往往会导致患儿出现药物不良反应的现象。对于儿童其生理特点进行分析发现,存在显著的特殊性,自身脏器以及系统尚未完全发育,进而导致在临床用药过程中,同成人比较,存在一定的不同点【1】。为了解我院静脉输液药物致小儿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特点,将2015年静脉输液药物致小儿不良反应181例报告收集、整理,并进行统计分析,为儿科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依据。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资料来源于2015年我院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室收集并上报的静脉输液药物导致儿童ADR报告,共181例。
1.2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分析方法,对181例ADR的一般情况、累及的器官和(或)系统及临床表现、涉及的药物及转归情况进行综合统计分析。
2结果
2.1一般情况
181例ADR中,一般不良反应177例(占97.79%),新的一般3例(占1.66%),严重不良反应1例(占0.55%)。
男性患儿122例,占67.4%,女性患儿59例,占32.6%,年龄最小的患儿为1天,最大患儿为12岁,以(29天-1岁)和(1-3岁、7-10岁)最为多见,统计显示男性患儿ADR发生率较高(见表1)。
2.3ADR涉及的药物(见表3)
181例ADR共涉及药物9类42个品种。引起的ADR的药物主要为抗生素类药物、抗肿瘤类药物、影响血液及造系统药物及中药注射剂。四类药物共168例,占92.82%。中药注射剂涉及4个品种,占9.94%,其中痰热清5例、喜炎平5例、热毒宁6例、炎琥宁2例。
2.4ADR的转归
181例ADR结果:好转90例,痊愈91例。
3讨论
3.1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
3.1.1药物结构的影响
如果药物的化学结构较为相似,最终会在小儿机体内部表现出交叉过敏反应或者出现不完全交叉过敏反应的现象【3】。
3.1.2儿童专用品种、剂型缺乏
目前,国内市场90%的药品都没有儿童剂型,《中国新药实用全集》中新药品种共2275种(含中药),而儿童专用品种仅40种【4】。将成人药物用于儿童疾病的治疗过程中,很难准确分割剂量,因而导致药物稳定性的改变。药物说明书中常常存在“儿童用药”项的缺失,有时亦无儿童“用法用量”,临床医师常常根据儿童的身高、体重、体表面积等按成人剂量的比例折算,导致剂量不准确,这也是造成儿童药物不良反应的一个重要原因。
3.1.3过敏因素
机体自身因素与出现药物过敏有着密切的联系,若儿童的亲代有过敏史,其过敏发生率普遍较高。针对少数患者,在用药治疗后,最终会出现药物过敏反应的情况,通常对患者临床选择治疗的药物剂量不相关,与患者的自身体质表现出密切的关系,针对过敏体质患者,临床存在较高概率出现过敏反应的情况【5】。
3.1.4其他相关因素
由于静脉给药是药物直接进入血液循环,且诱因很多如热原、PH值、渗透压、微粒大小等都可能造成ADR的发生,大量文献报道,静脉给药导致的药品不良反应远高于其他给药途径【6】。
联合用药亦会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许多资料表明,联合用药的品种越多,越容易发生药品不良反应,由于药物应用繁多,不易准确判定该不良反应由哪种药物所引起。
此外还与药物配制、药物浓度、药液放置时间、滴速、用药时间过长等密切相关。
3.2避免或减少儿童ADR的发生
3.2.1正确选择药物剂型
临床医师在诊治疾病的过程中应可能选择儿童专用剂型,在保证治疗效果的前提下应用口服药物,儿童应该仅在危、重、急或无法选择口服等其他方式时,才选择静脉给药方式,并单一用药或二联用药。提倡“能够口服给药的,不要肌内注射;能够肌内注射的,不要静脉用药”的治疗原则。同时,严格掌握药品的适应证、禁忌证,辨证论治,按药品说明书规定的用法、用量及疗程用药,切忌超量或延期使用。
3.2.2对可能发生的ADR进行有效预防
用药前应详细了解患儿的药物过敏史,使用青霉素类抗菌药物前应使用药物原液进行皮试,皮试阴性后才能使用。如对于阿奇霉素可能导致的恶心或呕吐反应,在用药前滴注维生素B6进行预防;如为防止紫杉醇注射液发生严重的过敏反应,应在用药前给予地塞米松、苯海拉明、西咪替丁等药物。
3.2.3加强抗菌药物使用管理
抗菌药物的应用必须有严格的用药指征,临床上对青霉素过敏者,应根据病情权衡利弊,慎用头孢类药物。
3.2.4对患儿家长进行必要安全用药教育
医师或药师应对儿童家长进行安全用药教育,告知家长儿童在服用药物后可能出现的反应,及不良反应的观察方法,详细讲解药物的服用方法、使用剂量及药品正确贮存方法等,可有效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4结论
静脉输液是儿科临床常用的给药途径,也是儿童发生ADR的主要原因。我们应重视儿童ADR的监测工作,不断加强抗菌药物、中药注射剂及抗肿瘤药物在儿科的合理应用,采取有效措施,避免或减少药品不良反应对儿童机体的损害。
参考文献:
[1]陈小武,梁莉,王爱丽等.系统化护理干预对门急诊静脉输液患者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2012,09(21):144-145,147.
[2]KimlandE,RaneA,UferM,etal.PaediatricadversedrugreactionsreportedinSwedenfrom1987to2001[J].PharmacoepidemiolDrugSaf,2005,14(7):493.
[3]姚苏宁,严小惠,周菊芝等.社区静脉输液法的应用现状及减少不量反应的策略[J].中国全科医学,2015,11(16):1515-1516.
[4]郑映,鲍仕慧,李菁.儿童用药的现状与思考[J].医药导报,2008,27(5):544-545.
[5]常红,肖树芹,王佳叶等.血管脆性对急性脑梗死静脉输液患者血管不良反应的影响[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3,48(35):4356-4358.
[6]肖顺林,罗宏丽,冯碧敏.240例儿童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11,11(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