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晓蓉(吉首市职业中专学校湖南吉首416000)
摘要:在职业教育不断发展的新形势下,职校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良好个性,为培养学生的良好个性创造良好的环境,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使学生的成长适应社会的需要,以适应人才市场的激烈竞争。
关键词:培养职校学生个性
在职业教育中,培养学生的良好个性,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把学生造就为有事业心、责任心,有主体性、独立性、创造精神的全面发展的现代职业技术人才,是新时代职业教育目标的需要。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良好个性呢?本人在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探索总结出了以下几点经验,供同行探讨。
一、为培养学生的良好个性创造良好的环境
1、教师要具有良好个性。性格是个性的核心,是一种复杂的心理现象。性格的形成是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老师是学生性格的塑造者,教师的个性具有社会性,体现在教师的社会职业活动中,体现在整个教学活动中。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处处严格要求自己,用教师所必须具有的威严慈爱、正直诚实、坚定勇敢、严谨机智、耐心冷静、乐观无私、谦虚和顺、端庄文雅等基本品质,规范自己、完善自己,用自己良好的个性感染学生、影响学生;在自己所教授的学科上力求做到博闻强记、逻辑性严密,在教学中有条不紊、言之成理。同时,教师在学生面前又是慈爱的,要让学生感到温暖而亲切、和蔼而易于接近。有教师的慈爱,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教师的风度仪表被视为教学中的副教育因素应朴实整洁而不呆板,举止稳重端庄、文雅、大方得体,遇事沉着冷静,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坦率豁达、富有朝气、热情亲切。这些积极良好的性格特征对学生既具有教育意义又能给学生以有力的影响。
2、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优良性格的形成要有适宜的土壤,良好的师生关系正是形成学生良好性格的土壤。教师的道德观念和教师的信念、情感及教师的行为,在教师和学生之间形成的道德关系中起着主要作用。首先,要保持对学生的尊重;其次,要在教学中做到对全体学生负责,无论是对成绩好的学生还是对成绩差的学生,无论是对学生干部还是对一般学生,都不分亲疏、同等对待;再次,要做到教学中的统一要求与因材施教相结合,在统一的要求下,对不同情况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育教学方式,既能适应学生个性的发展,又能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在教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良好个性
1、培养学生树立事业心和责任心。培养学生树立事业心和责任心是从根本上塑造学生的良好性格,而这种培养必须从“需要”出发。从心理学角度讲,满足“需要”,这是人们行动的目的,也是人们乐于采取行动的兴趣之源。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要经常向学生提示“需要”,从宏观与微观两个角度来提示。宏观角度是指社会对人才需要的角度,微观角度是指每个学生自身成长发展需要的角度。教师要引导学生提高认识,懂得这种“需要”的意义。当学生深刻理解“需要”后,就会产生一种自觉的学习意识,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变“被动学”为“主动学”,学生的良好性格也就会在这种满足“需要”的过程中逐渐形成。
2、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独立性。自信心是对自己实现个人理想、目标的坚信程度。在职业学校,许多学生由于基础差、经验少、相关专业知识缺乏,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会不同程度地产生畏难情绪,久而久之,会对自己失去自信心,因此,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还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教师对学生的尊重、赞许、鼓励是对学生最大的信任,这是培养学生自信心的前提。教师对学生学习取得成绩、取得成功的积极评价,会使学生体会到成功的愉悦和取得成就的满足,产生自尊的情感体验,激起继续向上的愿望。比如鼓励幼师学生上台试讲,哪怕讲得不够理想,也要肯定他的成功之处。每一次小小的成功都是学生进步的阶梯,会使学生的自信心得到逐步增强。独立性是现代职业技术人才必备的心理品质。培养学生具有独立性格,对学生将来走向就业市场、面对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是有利的。在专业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充分的“解放”和“自由”,这是培养学生独立性的重要途径。比如提倡学生自己的事自己干、独立思考、独立完成某个任务等,鼓励学生在专业学习中大胆质疑、积极参加专业实践,让学生自己组织开展多种专业学习活动等。在这些活动中,学生既得到了锻炼,独立性也得到了增强。
3、培养学生勤奋、谦虚的性格。在教育教学中,教师要启发学生认识到知识与能力有着不可分割的密切联系,要将专业知识转化为能力绝非一蹴而就,要达到智能转化的唯一途径只能靠勤学苦练来完成,消除学生存在的靠老师的高明、靠自己的聪明在几天之内或较短的时间内就能很快提高能力和水平的不切实际的幼稚想法。
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因此,培养职校学生养成谦虚的品质,对于学生健康成长是很有必要的。在教育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在学完某一阶段的专业知识之后,回过头来反思、总结经验教训,并与学得好的同学横向比较找差距,使自己能有自知之明,并在学生中提倡向能者学习、取长补短,在学习中博采众长、不断进步。
4、加强性格的自我修养。在教育教学中,教师可以经常介绍国内外著名人物的成长历史,用一些典型事例启发引导学生,结合自身和专业学习实际,拟定一个性格修养计划,指导自己自觉地塑造良好性格。同时,使学生懂得,促进一个人成才的各种性格特征往往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良好性格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和社会实践中逐渐形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