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下的水土保持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浅析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下的水土保持

和春明

云南省怒江州兰坪县石登乡人民政府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云南怒江671405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生活的环境和质量有了更高的要求,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建设也成为了人们热切关注的重点。然而,近些年来我国水土流失问题严重,尤其是化工项目增多、农业林业不合理利用等等,都直接加剧了水土流失的问题。本文就水土保持的现状及问题、防止水土流失的对策及水土保持对生态环境可持续的作用开展相关探讨。

关键词: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可持续性发展;作用

水土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人们生产和发展离不开宝贵的水土资源。但如今水土流失问题俨然成为最重要的环境问题之一,水土流失不仅影响农业的发展,对生态环境而言也是巨大的损害。本文根据对相关资料和实践调查研究分析,对水土流失问题及水土保持工程建设等进行了探析。

1水土保持工作的现状及问题

近些年来,我国政府十分重视水土保持在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在基础性研究方面,通过分析不同地区水土流失的成因、发展过程及趋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等方面,开展了大量的专题研究,并且结合室内模拟与野外观测、自然因素与人为因素等多方面的研究,已经初步掌握了我国不同地区水土流失的特点、规律、成因等。这对于后期工作的水土流失防止工作提供了极大的基础支持。

在实际应用方面,有针对性地开展了小流域的综合治理、水土保持措施及优化配置、水土保持效益分析等多项研究,并且尝试性地推广以改变小地形以及高效利用水资源的各种耕作措施,以恢复植被。[1]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一些地区在控制水土流失的基础上,又开展了相关项目建设,使水土保持工作逐步趋向产业化的发展方向,进而推动使水土保持工作的深入开展。虽然在水土保持工作方面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是还有一些问题也是不能忽视的。最突出的就是人为破坏始终存在,由于我国国土面积较大,有些地区基本农田面积小且不适宜耕种,但却仍然继续耕种,这就直接加剧了水土流失的情况。除此之外,很多地区在制定生态发展目标规划时也没有考虑到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其次,治理方式落后。在水土保持工作中,很多新的技术没有被合理应用,落后的技术手段已经不能满足现阶段水土保持工作的发展需要。水土保持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因此政府在投入方面一定不能吝啬,尤其是目前我国水土流失的情况比较严重,每年的投入资金明显不足,这就造成了水土保持工作难以继续下去。这些问题都是需要亟待解决的。

2防治水土流失的对策

2.1水土保持要以预防为主

十八大报告指出: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努力建设美丽中国。而水土保持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部分,所以做好水土保持工作是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重中之重。我国政府通过并贯彻执行的《水土保持法》提出,水土问题要以“预防为主”,加强对水土资源利用和管理的监督,尽可能的减少水土流失。我国不但国土面积大,而且人口众多,人们的观念和综合素质也存在很大差别,很多落后地区的群众没有意识到水土保持的重要性,为了追逐个人利益,而大肆开垦、毁田,造成水土流失现象严重。因此,有关部门在预防工作上一定要下足功夫,做好宣传,提高群众的水土保持意识。在进行水土保持工作的时候,要防治结合,从而有效改善生态环境。

2.2完善水土保持的监测机制

政府和各事业单位要重视对水土保持的监测,对我国目前水土保持的实际情况有一个详细了解,制定具体的方案保障水土保持落到实处。政府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要统筹规划生态环境的基本建设,同时重视对水土保持工作的监测,以及时了解水土流失的详细情况,积极开展水土流失治理工作。要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完善信息监测系统,为水土保持的生态环境建设工作开展提供信息支持。

2.3因地制宜,建立综合防治体系

水土保持工作应该根据不同地域的实际情况进行综合防治,应科学地采取植树造林与工程防护相结合的方式。首先,植草造林。根据不同地区植被的分布特点,继续推进退耕还林还草,利用植草造林的方式改良土壤,增强土壤的保水性、抗腐蚀性,防止水土流失,从而改善生态环境。其次,工程措施。有针对性地修筑各种工程措施,例如山沟治理工程、山洪排导工程、小型蓄水工程等,这些都能够有效地遏制水土流失,同时还能够拦蓄地表径流,使其渗入到土壤中,改善土壤性状。最后,耕地措施。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在水土流失严重的区域,有选择性地耕种密植作用,同时,要改进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采取土地深松的耕作方式,还要大力发展绿色农业,控制化肥的使用,改良土资源,从而有效减少水土流失。政府部门还应该引导农民科学种植,对于不适宜再耕地的地区,应该发展新型产业、开发新型能源等方式来解决农民的生活问题,努力寻求人类经济与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平衡点。

3水土保持在生态环境持续性发展中的作用

水土保持是我国一项重要的环境保护政策,是促进生态文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水土保持对改善生态环境、江河治理等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3.1水土保持利于维护生态系统平衡

水土资源是地球上非常重要的自然资源,是动植物生长繁衍的重要基础。生态系统的平衡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水土保持,只有做好水土保持工作,才能保证水力资源和土地资源可持续性发展,有利于生态系统的平衡。另外,水土保持在土壤肥力的提高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有效的水土保持措施,有利于提高土壤中微生物的含量,使土壤的土质有明显的改善。

3.2有利于预防或减少自然灾害发生

水土流失特别严重的地区各种自然灾害也相对频繁,而生态平衡是减少自然灾害的前提。所以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水土保持,比如建立土壤水库以及实施水土工程减少地表的径流量,减少河流中的泥沙含量等,这些都能够有效改善水土流失问题,以及河流的淤积情况。除此之外,植树造林也有利于水土的保持,有利于维持整个生态系统的的平衡性。生态平衡是减少自然灾害的前提,是生态文明建设的追求。

3.3水土保持有利于维护生物多样性

水土保持有利于降低近地层的温度,增加空气的湿度,使昼温度差距缩小,而气候条件的改善有利于植被的生长、维护生物的多样性发展。水土保持可以挖沟让原有的板结土壤以及地表得到很大的改善,并且挖沟法有利于拦截泥沙、储存水资源,这也有利于植被的恢复,促进生物多样性发展,进而保持生态系统平衡。

3.4有利于促进生态环境可持续性发展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进步,以及通过人们的不断探索和努力,人们治理水土的本质内容也有所转变,治理方法不断改进,治理水土流失的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在水土保持的具体措施中,如,拦蓄降水有利于将地表上的水引入到地下,使地表径流减少,地下径流增加,进而增加水资源的储存。此外,减少江河的淤积,疏通河道,可以有效延长水利工程的使用寿命。目前,治理水土流失已经从传统的种树、种草种花、改善土壤到现在与水土资源相结合,综合利用规划水土资源,不断提高土地资源的生产力,最大限度的利用土地资源。水土保持工作的有效开展极大地促进了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4结语

水土保持不仅有利于维护生态平衡,而且能够促进生态文明的可持续性发展。如今,生态建设是我国推进美丽中国进程的重要内容,水土保持是生态建设的关键,是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可持续性发展的关键,国民经济的发展应该与生态环境相协调。所以生态文明建设要重点治理水土流失问题,要保持水土,不断推进生态环境法的顺利实施。

总之,水土保持对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水土保持及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不是一蹴而就的,这需要有关部门统筹规划,做好部署,科学合理的推进水土保持工作的开展,加强对水土保持和生态环境建设的监督,让水土保持工作真正落到实处,充分发挥水土保持对生态环境可持续性发展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姚贵奇,李灏.搞好水土保持工作走可持续发展道路[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10(7).

[2]李喜云.水土保持在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分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7(2).

[3]聂卓娜,黄建辉.浅论水土保持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J].水土保持应用技术,2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