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晓琼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629000)
【摘要】目的:观察用头孢类药物后饮酒引起的不良反应及原因进行分析,为临床用药过程中减少药物不良反应提出预防措施。方法:选取门诊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结论:使用头孢类药物应避免接触酒精,减少药物不良反应。
【关键词】头孢;酒精;不良反应;预防措施
【中图分类号】R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4)36-0376-02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以到我院卫生科就诊的4例同学为例,其中男同学3例,女同学一例,都是因同学突然出现心慌、胸闷、面色潮红,头痛恶心的症状,被被其他同学送到卫生科就诊。有3位同学因饮酒后服了头孢类药物,有一位同学服头孢类药物后吃了酒心巧克力,也出现上述症状,随后又到学院卫生科就诊。
1.2.治疗方法
首先及时停药和停用含乙醇制品,轻者可自行缓解,较重者:(1)卧床休息,休克者采取“V”型体位。(2)其次保持呼吸道通畅,给予氧气吸入4~6L/min,改善组织缺氧。(3)建立静脉通道,遵医嘱补液及利尿,给予地塞米松5~10mg加入葡萄糖液中静滴或静推,并根据病情给予血管活性药物治疗。(4)对症处理。如恶心、呕吐者可给予胃复安10mg肌注;如嗜睡、意识不清可以给予纳洛酮对抗治疗。(5)密切观察患者神志、体温、脉搏、呼吸、心率、心律、血压、尿量及其他临床变化,并做好病情动态的护理记录。
2.结果
经过及时治疗,几位同学症状逐渐好转,症状消失至痊癒。
3.讨论
通过查看同学的体征可以初步诊断为头孢和酒精导致的中毒。即出现“双硫仑反应”。原以为是酒喝多了引起过敏,没想到是感冒吃了头孢克洛,与酒精反应导致中毒,之前并不知道用了头孢后不能喝酒,更不知道吃酒心糖也不能与头孢类药物同时服。
“双硫仑样反应”又称戒酒硫样反应,是由于应用药物(头孢类)后饮用含有酒精的饮品(或接触酒精)导致的体内“乙醛蓄积”的中毒反应。酒精的主要成分是乙醇进入体内后,首先在肝细胞内经过“乙醇脱氢酶”的作用氧化为“乙醛”,乙醛在肝细胞内经过“乙醛脱氢酶”的作用氧化为“乙酸和乙醛酶A”,乙酸进一步代谢为二氧化碳和水排出体外。由于某些化学结构中含有“甲硫四氮唑侧链”,抑制了肝细胞内乙醛脱氢酶的活性,使乙醛产生后不能进一步氧化代谢而在体内蓄积,导致乙醛中毒,从而产生一系列中毒症状,出现双硫仑样反应。
据了解,新年期间因“双硫仑反应”就医的人并不少见。“双硫仑反应”表现为胸闷、喉头水肿、口唇紫绀、呼吸急促、心率加快达120次/分钟、四肢乏力、面部潮红、多汗、失眠、头痛、恶心、呕吐、眼花、嗜睡、幻觉、恍惚、甚至发生过敏性休克,血压下降至60~70/30~40mmHg,并伴有意识丧失,严重者还可能引起急性心衰、急性肝损伤、呼吸衰竭,惊厥甚至死亡。
用药者饮酒后5―10分钟即可发病,反应持续时间从30分钟到几个小时,其严重程度与药量和饮酒多少成正比。如果是不会饮酒或酒量很小的人,反应更为严重。静脉用药后的反应,会比口服用药更快速,而且严重。一般来说,用药剂量越大,摄入酒精越多,毒性反应越猛烈。药物在人体内通过新陈代谢排除体外,一般需要一周左右,当然与多种因素有关,如药物本身、个人体质等。不只是头孢类药物,其他药物也会对人体产生影响,因此,服药后一周内不要饮酒。
因此,为了避免双硫醒样反应的发生,笔者建议在使用头孢类药物包括头孢哌酮、头孢曲松、头孢拉定、头孢美唑、头孢孟多等期间以及停药一周内应忌酒。避免接触酒精,除了不能饮酒外,还应避免服用含乙醇的药物(如藿香正气水、养阴清肺糖浆等)、食品(如调味剂、发酵的食醋、酒心巧克力、酒心糖、米酒、豆腐乳、人参蜂王浆)等,待服药后1-2周,药效完全代谢后才能解禁。此外,能引起此类反应的药物除了头孢类抗生素,还有甲硝唑,痢特灵,以及双胍类和磺脲类降糖药、氯霉素、呋喃唑酮等等,使用后均不能喝酒。通过上述病例的诊治,建议学校应开展多种多样有关方面健康知识宣传,提高同学们自我防病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