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现在的中学生普遍存在一些共同性的心理问题,比如交往障碍,盲目自大等.这些问题已经阻碍了中学生的健康成长.作为一名从事教育工作的老师来说,应该重视这一问题,要加强对他们的思想教育,同时要教给学生一些正确的思想观,正确的方法,使他们能正确地看待他们可能遇到的心理问题,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
关键词:心理问题素质教育责任教育家庭教育心理健康教育
作为一名中学教师,从教10余年来,越来越感到学生难教了。除了因为高中扩招导致高中学生整体素质有所下降的原因之外,更重要的是现在的学生因为方方面面的原因而引起的心理问题。现在都很重视素质教育,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在使受教育者在生理素质,心理素质和社会文化素质上和谐发展,在德、智、体诸方面全面发展。也可以说它的整体优化教育。这种教育以受教育身心得到健康发展,形成健全的个性为出发点和归宿。但长期以来,很多人对身体健康比较重视,而对心理健康却较少。如何正确看待学生的心理问题,如何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是每一位教师应该思考的内容。
现在的学生所存在的心理问题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种:
1考试紧张型
学生对应考缺乏信心,很多学生会因为考试而情绪紧张、急躁、烦恼。紧张的复习考试一来临,就说自己的头脑发"木",不太灵了,什么也记不住。考前紧张,考试紧张,考下来就是哭泣、后悔,不断重复。
2盲目自大型
认为自己是最能干、最聪明的人,理想是远大的,从没把同学放在眼里,甚至认为老师也不过如此。当自己的理想和成绩相差较远时,往往不从自身找原因,而是给自己很多借口,不能正视自己的问题。当一次二次的打击来临时,对同学、老师、家长产生抵触情绪和怨恨情绪。德国史怀特曾说过:人不应该把问题归咎于环境。而这种学生缺乏的就是运用意志承担责任。
3交往障碍型
这类学生往往渴望同学和老师的关心,渴望受到别人的尊重。但他们自己却不敢向别人表诉自己的情感,让别人去猜测。他们又特别敏感,别人稍微哪句话说得不中听,就怀疑别人不喜欢自己,于是就会难过、伤心,并为此吃不下饭,睡不着觉,情绪波动很大。人的生存和生活过程是一个与外部环境和谐相处的过程,这个过程既包括对环境的改变,也包括对环境的利用,更重要的是对还境的适应。
我所教的学生中,曾遇到过几个比较典型的例子。比如考试紧张型吧:有一年高考前的一天晚上上晚自习,突然学校外面的变压站短路,有一道亮光闪过,有一位学生看到以后突发癔病;又一次,高三正在上课,一位女同学突然倒地休克。后送医院检查,两位同学在身体上都没问题,其发病的原因就是因为想到高考即将来临而紧张导致的。盲目自大型:有一位学生,人确实比较聪明,但不太努力,成绩平平。但他自己对自己很看好,所以考试成绩下来以后,他受不了。于是他拿着自己的某科试卷问老师:“你是怎么教的?我都没学懂?”让老师听了哭笑不得。没学好,那跟他是没关系的,他没责任,全是老师的责任。而交往障碍型的,我主要是在这两年才遇到的。由于学校发展成为市联招学校,有了一批来自农村的学生,可能因为家庭比较贫困,以前的教育又过于平淡,导致来到城里以后,感到不自信,再加上以前是班里的佼佼者,现在成绩也不突出了,所以更加自卑,导致心理有些问题。
面对学生当中的这些心理问题,作为老师该如何去解决呢?
对第一种学生,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引导:
1.加强思想教育。?
教育学生初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考试观,敢于正视压力,卸下“考分就是学生的命根”这样沉重的思想包袱,不搞“命运大决战”,“无私才能无畏”,这样就不怕考试了。?
2.充分利用高效记忆时间。?
依据人们的记忆规律来看,早晨起床后1小时,上午八点至十点,下午六点至七点和临睡前一小时,是一天当中记忆效果最佳时期,我们应学会善于利用这些时间提高我们的学习效果。
3.复习方法应合理、多样化?
我们应对所学内容做到及时复习,文理应交叉进行,以避免单调机械的重复。
4.合理的休息和保证充足的睡眠。
通过对学生合理的心理指导和学习方法指导,消除学生对考试的畏惧敢,树立他们的信心,才能使他们正确地面对考试和今后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挫折。
而对于第二种学生,我认为更主要的是要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和责任教育。善意和讲究策略的批评,是重要的精神“营养素”。它会帮助人们明辨是非,改正错误,进而不断完善自己。一个人如果长期得不到正确的批评,必会滋长骄傲自满的毛病,固执、傲慢、处处自以为是等,这些都会使部分学生的心理不健康发展。另外就是有关责任教育的问题。这个世界最终会交到学生手里的,如果不培养学生敢于于承担责任的勇气,那他们永远也无法长大,无法成熟起来。教育首先应该教育学生要有“中国兴亡我的责任”的气概。
而对于第三种学生,我认为造成的原因比较多。比如家庭的影响。家长是学生的第一任教师,家长的品德修养,文化水平,教育方法以及家庭环境条件等对学生品德和心理成长有直接而重大的影响。有相当一部分家庭和家长的条件不利于学生心理健康成长,有的家长对子女经常训斥,使孩子对父母见而生畏,缺乏感情交流。孩子遇到困难得不到帮助,遇到挫折得不到鼓励,使孩子有种“压抑感”、“委曲感”。有的父母感情破裂,双亲离异,严重摧残了孩子的心灵。更有些“问题家庭”家长本身品德低劣,作风不正,对孩子的危害也就可想而知了。所以家庭教育不当,是孩子出现心理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
其次是学校教育不当。由于现在就业形势的严峻,社会对高考的高度重视,使我们学校的教育工作重点放在了片面追求升学率,对高考学科重视,对所谓的副科上课流于形式。面对社会对学校的要求越来越高,学校所承担的责任也越来越重,学校不敢搞更多的社会活动,怕出安全问题,结果导致学生的学校生活内容、方式单一,许多学生对学习感到枯燥、乏味,视学习为苦差事,上课当坐牢。而恰恰又有个别教师在教育学生是采用不当的方法,比如体罚、心罚学生,损伤学生的自尊心,使不少学生产生孤独、自卑的心理。有些后进生,被教师所嫌弃,失去上进心而自暴自弃。
因此,要加强教师的学习,提高教师的心理素质。要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首先要提高教师的心理素质。现代化生活日益紧张和繁忙,给人们带来许多心理变化,面对市场经济给某些行业带来的高利润高福利,使一些教师产生心理不平衡和压抑情绪。再加上来自社会各个方面给教师这个职业的压力,使某些教师产生不健康的心理状态,最终必然导致教师不适当的教育行为,对学生产生不良影响。学校要重视教师自身的心理健康,教师的职业牲特征要求教师要有极强的自我调节情绪的能力。学校要引导教师要用科学知识调整自己心态使自己始终处于积极乐观,平和稳定,健康的状态,以旺盛的精力、丰富的情感,健康的情绪投入教育教学工作中去。
同时,作为教育工作者,除了搞好教学工作之外,还应该加强对家长的指导和帮助。据调查,我校学生的父母,有不少是进城打工的农民工,或在周边做点小生意,很大部分受教育程度不高,尤其很少学过教育学,儿童心理学的有关知识。他们不了解如何正确地去关爱、教育自己的孩子。因此,学校要通过家长会,家长座谈会等各种方式,让家长懂得青少年心理发展规律,懂得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了解青少年年龄特点,懂得教育学生的正确方法。让家长能认识到去了解孩子,去和孩子沟通是多么的重要。家长应知道青少年是一个特殊年龄阶段,学生情绪反复,行为多变,对此要有足够的心理准备,多尊重多理解孩子们。对孩子教育既要鼓励,也要批评,但方法的使用一定要符合青少年心理规律。对孩子的期望值不要过高。希望孩子成才,这是人之常情,但压力过大,也会适得其反。此外,现在我校学生当中有部分都是单亲家庭,他们的心理问题就更为严重,因此对“问题家庭”的学生老师和家长更要特别留心,帮助他们克服因家庭的不良影响而引起的心理问题。
另外,还应该在中小学开设有关心理健康课程,对学生进行心理素质教育。目前不少中小学已开设健康教育课,但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不仅仅是普及心理学有关知识,更重要的是在心理健康教育课中进行心理训练、心理指导。心理健康教育课应该是融知识性、趣味性、参与性和操作性为一体的,这样才能学以致用,真正提高学生抗挫折能力和自我心理调节能力,减少心理障碍及其他心理问题。我曾在成都听过一节心理健康教育课。在课上学生非常地投入,而且老师特别地尊重每一个学生的隐私,因此学生不怕向老师坦露自己的心声。通过心理健康教育课使每个学生都能有一个情绪释放的机会,释放自己的压力,释放自己的痛苦,让自己能轻轻松松地投入到学校紧张而快乐的学习中去。我校的领导和老师也非常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还专门开设了心理咨询室,及早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对症下药,效果非常明显,学生也非常欢迎。
总之,教书育人,育人应该在前面。作为老师,要对学生充满爱心,要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教育感化学生,关爱每一个学生,要用“心”去教育学生,我相信中国的素质教育必定会取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