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痰祛瘀法治疗喘症56例疗效观察

/ 1

化痰祛瘀法治疗喘症56例疗效观察

孙桂明张翠华隋致兰

我院自2003年8月~2005年10月,应用化痰祛瘀法治疗喘症56例疗效显著,现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全部病例均来自我院门诊病人,其中男32例,女24例,年龄最大为79岁,最小为36岁;病程最长者30年,最短3年。

1.2诊断标准临床以呼吸困难,喘促气短,甚至张口抬肩,鼻翼煽动,不能平卧,喉中痰鸣,咯痰不爽,胸闷气短,口唇紫绀,舌质暗,苔黄腻,脉沉细。

1.3治疗方法以化痰祛瘀为法,方拟二陈汤合血逐瘀汤。药物组成:半夏10g,陈皮20g,茯苓15g,甘草10g,燥湿化痰;当归10g,生地黄10g,桃仁10g,红花10g,枳壳10g,赤芍药10g,柴胡10g,桔梗10g,川芎10g,牛膝5g。若痰浊雍盛,气喘难平者,加皂荚,葶苈子涤痰除雍以平喘;兼便秘者,加大黄荡涤痰浊。若痰色转黄,苔黄者,加石膏,黄芩,枇杷叶等清化痰热;胸闷,呕恶,纳呆者,可见蔻仁,砂仁,竹茹,神曲,焦山楂等芳香化浊,和胃降逆。若平素脾胃虚弱者可服用六君子汤调理。水煎分2次服,早饭前晚饭后,日一剂。

1.4疗效标准①痊愈:喘息及其他症状消失,实验室检查明显好转;②好转:喘息及其他症状好转,实验室检查有改善;③未愈:主症未改善或恶化者。

2结果

治愈40例,好转1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5.2%。

3典型病例

病人女,78岁,于2003年10月8日初诊。患者有咳喘病史30年,且反复发作,久治不愈且逐年加重,于15年前被医院诊断为“慢性支气管炎并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常口服喘定及抗生素以缓解症状。于一周前因受凉后致咳喘加重,喘促气短,呼吸困难,不能平卧,动侧尤甚,鼻翼煽动,张口抬肩,喉中痰鸣,咯痰不爽,胸闷心慌,面唇青紫,舌质暗,苔厚腻,脉沉细。此症属肺肾方虚,痰热瘀阳,阻塞气道,肺失肃降所致,此为本虚标实之症。化痰祛瘀闭利气道使肺肃降有权,组方如下:半夏10g,陈皮20g,甘草10g,当归10g,生地10g,桃仁10g,红花10g,川芎10g,丹参20g,黄芩10g,地龙10g,水蛭10g。水煎服,2次共300ml分两次口服,日一剂。病人服七剂后,症状缓解,呼吸平稳,胸闷心慌减轻,已能平卧,但仍气短乏力。上方去水蛭加黄芪30g,紫石英20g益气固本,共服药20剂病情稳定,随访半年未复发。

4讨论

喘症系因久患肺系疾病或其它病变致肺气上逆,肃降无权,而喘促气短,呼吸困难,甚则张口抬肩不能平卧,喉中痰鸣,胸闷心慌。临床多见于慢性支气管炎并感染,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等,其病因多为久病肺肾方虚,气机不利,血运失畅。总之,本病为本虚标实之证,其本为肺脾肾方虚,其标为痰瘀内阻,气道不利之故。根据“急则治其本,缓则治其标”的原则,治疗应以化瘀祛瘀为主,待病情稳定后再给予补肺,健脾,固肾以治其本,补虚固本以图根治。同时更应注意喘症的预防,平素避风寒,慎起居,忌肥甘辛辣之品,戒烟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