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的提问要讲究艺术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04-14
/ 2

语文教学中的提问要讲究艺术

郭晓燕

郭晓燕河北省武强县文博中学

课堂是师生对话的场所,要提高对话的质量,必须掌握对话的技巧。教师善于提问,能大大的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的欲望,激发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提高对话交流的效果。同时,好的提问对于课堂教学目标的达成和教学任务的完成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我们一直提倡教师在课堂上要运用启发式教学。而启发式教学更多的要靠提问来实施。问题设计的好,课堂教学则环环相扣,引人入胜。作为语文老师在语文课堂上,更是要运用好语言的艺术,巧妙的设计问题,用一个个生动、有趣、艺术的问题去引领学生的思维,开拓学生的视野,启迪学生的智慧。

一、提问要有科学性。

好的问题应该语言准确、简明(幽默风趣、生动形象、充满智慧的妙语当然更好)。如果一个教师的语言表达欠流畅,或过于晦涩模糊,那么学生就很难听懂老师的要求,不知该如何思考作答。一般的说,教师要针对学生的实际,尽可能采用比较通俗的语言去提问。

所谓出示的适时度,指在老师的教学过程中,什么时候提出什么问题比较适宜,这很有讲究。有经验的老师,总是在学生无疑处设疑,在有疑处释疑;老师还往往通过提问来调节课堂教学的节奏和学生学习的情绪。另外,提问的科学性,还包括所提的问题能否有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是否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是否有利于课堂教学流程的顺利进行。

二、提问要有目的性。

课堂上,设计问题,是为了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思考,便于下一个教学环节的进行。所以,每一个问题都要精心准备,要为一定的教学目的服务。比如有的老师这样提问:“同学们,这篇课文告诉了我们什么呢?”这样的问题,让学生如何回答?可以说答案有无数个,课文告诉我们的信息很多,任意说一个都可以。所以,问题的指向不明确,学生就无从下手,难以回答,结果导致冷场。如果换一种问法,学生就好回答了,比如:这篇课文告诉了我们什么样的道理,或者作者在文中提出了一个什么观点、作者在文中描绘了哪些景色等。这样的问题目的很明确,学生也知道该怎么回答。

如果是课前导入性的提问就更要精心设计。开篇的问题提的好,可以起到纲举目张,势如破竹的作用。例如,武汉市的语文特级教师胡明道老师在上一篇写花的文章时,开头她先讲了一个小故事,然后紧接着就提出了这样的几个问题:“同学们,你们想知道故事中有哪些花在说话吗?想知道她们在说些什么吗?为什么旁边的一朵花不说话?那个小男孩为什么要摘那朵不说话的花送给老师呢?”这几个问题提得非常好:它既调动了学生的读书兴趣,又用这几个问题涵盖整个一堂课的教学内容,真可谓是一线穿珠。

三、提问要有激励性。

提问一方面是激发学生思考,一方面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这就要求问题的提出既要有思考的价值,又要有一定的趣味性。你的问题一提,学生就争着、抢着想回答。而不是让老师去强迫回答。有时,我们提出问题,学生在下面却没有反应,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局面呢?可能是问题太简单了,学生觉得没意思,不想回答;或者是太难了,学生回答不了。但很多情况是由于我们所提的问题,缺少趣味性和激励性。所以,一些有经验的老师在上课时总是精心设计几个问题,力求用几个精心准备的问题来贯穿整个一节课,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始终让学生在充满好奇、充满挑战、充满趣味的境界中去思考、去探索。

四、提问要有连续性。

一堂课如同一台戏,要有相对完整的情节和高潮,老师就是导演。我们的每一个问题,前后要连贯和关联。不能东一榔头,西一棒,从这个问题忽然跳到另一个问题,这样课堂就会很乱,学生也会感到摸不着头脑,稀里糊涂的。一个有经验的老师,往往注重问题与问题之间的过渡,课堂的艺术也很大程度上表现在这些过渡上。即使学生讨论有偏离正题的情况,老师也能巧妙机智的把学生给牵引过来。问题的连续性,其实源于教学内容的循序渐进的规律和学生的认知规律。因此,教师在课前必须认真钻研教材,认真研究学生的知识背景和认知结构,这样在设计问题的时候,才能有一个完整的“问题链”。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一节课的问题,不宜太多,要围绕教学的重点,去设计问题。如果问题多而繁琐,就可能会变成“满堂问”,缺少主次,学生也就抓不住重点了。

五、提问要有层次性。

虽然有了一条“问题链”,但是“链”字上的问题如何排列顺序?总是要分个先后主次吧,这就需要老师把这些问题进行科学合理的整合。我想这种整合的方法很多,不同的教学内容,方法也千变万化。但是归结起来,不外乎这样一些:一节课可以由一个主问题统领若干子问题。我们也可以先设计一个个小问题,然后归纳总结,解决一个大问题。所以上面的问题也可以调过来,先解决三个子问题,最后主问题也就水到渠成的解决了。也可以采取由表及里,由感性到理性,由具体到一般的思维方式设计问题。如何让学生认识到细节的含义和构思的艺术?老师不妨先让学生逐一的找出细节,然后再逐一的分析问题,最后再归结起来探讨这些细节的含义和艺术性。更多的要采取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特殊到一般的顺序来设计问题。

我到现在还记得在读高中的时候,有一位姓陆的数学老师上的一节课,陆老师从一个普通的三角函数公式不断的变化,推导出三角函数中倍角公式和半角公式,从黑板的左上角一直板书到右下角,其思路之清晰、推理之严密,让我们真的见到了数学的逻辑思维之美。那么语文学科的老师是否应该把语文的思维之美展示出来呢?有人说课堂如同一个舞台,课堂教学如同一场戏。那么一场戏就要有渐入佳境的情节。如何才能把“一场戏”由开场演到高潮?这除了课堂教学本身的内容决定外,也在于我们的精心设计,用问题把教学的内容推向高潮,把学生的情绪引向高潮。

学问,学问,贵在问。问不仅是学生学习的事,更是老师教的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学会问,把提问当作一项技术,甚至是一项艺术来对待,语文的课堂才能充满勃勃的生机和无限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