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宝山区中西医结合医院肛肠科上海201900
【摘要】痔疮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认为痔疮疾病的发生与人体全身脏腑、经络、气血、阴阳的病理变化关系密切,传统中医治疗痔疮已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挑治法作为一种神奇而有效的传统疗法,不仅操作简单,疗效确切,而且最能体现祖国医学治病的精髓,本文总结2005年至2014年以来挑治法治疗痔疮的临床进展。对挑治法治疗痔疮的概况进行论述。
【关键词】痔疮;痔点;挑治法;针挑法;综述
【中图分类号】R574.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8999(2015)9-0873-01
目前,手术是治疗痔疮的主要方法,包括如混合痔外剥内扎术、创面闭合式术、吻合器痔上粘膜环形切除吻合术(PPH)、痔切闭术,以及许多改进术式,在临床上有不错的疗效,但手术治疗也有诸多弊端,如手术费用相对昂贵,手术、住院、换药影响正常生活,术后部分患者易出现并发症等,故手术疗法也并非痔疮的完美解决之道。非手术疗法,包括药物疗法和非药物疗法,药物疗法,不论中医还是西医,内服还是外用,由于其疗效不确定,或往往“治标不治本”现大多数情况下已成为了手术的辅助治疗。
挑治法,也称挑刺法或针挑法,是针灸疗法中的一种,可定义为浅刺皮肤,挑断纤维,放出少量血液或组织液以治疗疾病的一种针刺方法。挑治法历史悠久,起源于九针之后,一般医学典籍少见记载,但民间流传较广。传统的挑治工具以三棱针为主,但经过多年的发展与变迁,挑治针具多样,有使用缝衣针、不锈钢针、注射针头等,也有自制针具、特制针挑钳、钩型针及钳状针等。操作方法基本一致,但操作手法则因疾病的种类、患者的体质和挑治的部位而有差异。[2]目前临床上挑治法治疗部位一般以腰背部“痔点”或特殊穴位和龈交穴或上唇系带处为主。
1腰背部“痔点”或穴位挑治
贾立刚[3]以化痔洗剂结合穴位挑刺治疗炎性及血栓性外痔843例,取穴:肾俞、大肠俞、上髎、次髎、中髎、下髎、长强、痔点。采取侧卧位,局部消毒后,用尖头长柄针切开表皮,伤口与脊柱平行,长约0.5cm,挑刺深度约0.2~0.3cm。挑刺时针尖与脊柱平行,挑出纤维样条索20余条,剪断,患者感觉在挑开表皮时患者多有刺痛感,或有麻木感。如患者能忍受,最好挑起纤维弹几下再剪断。最后消毒,外敷纱布。治疗炎性、血栓性外痔痊愈775例(91.93%),显60例(7.12%),无效8例(0.95%)。熊国华[4]等以痔点挑治加拔罐治疗内痔60例,以马应龙痔疮栓塞肛为对照,治疗方法:患者暴露背部,在第7胸椎以下,骶部以上,两侧腋后线之间的范围内寻找痔点,痔点不明显时可用手掌在背磨擦痔点多变红润,如找到数个,以靠近下部为准,如找不到,可取大肠俞穴或周围压痛点为针挑点,消毒后,以三棱针挑破痔点皮肤,针的方向与脊柱平行,使创口长约0.5cm,深约0.2~0.5cm,可挑出白色透明纤维样物(状如细麻线)将其挑尽,挑治后在挑治点拔罐1min,至挑治点少量出血为止,挑治点碘伏棉球消毒,在挑口上覆盖消毒棉,并予创可贴固定即可。第2次另寻痔点挑治(方法同上)。治疗2周后统计显示治疗组总有效率86.67%对照组总有效率78.33%,随访1年后统计显示治疗组总有效率73.33%,对照组总有效率51.67%。两组疗效经分析,p值均<0.05,差异有显著性。说明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窦锡彬[5]等以壮医针挑结合壮医药线点灸疗法治疗痔疮54例,治疗组暴露腰骶部皮肤,找好“痔点”后,用酒精消毒,取大号三棱针,将痔点表皮挑破,垂直进针刺入0.1~0.2cm,挑完后用壮医药线点灸“痔点”梅花穴。每次选1~3个明显的痔点进行挑治,每隔8天挑治1次,3次为1个疗程。对照组针刺承山、长强、次髎、大肠俞、秩边、承扶、会阳等穴,得气后留针30min,每5min行针1次。每2天治疗1次,12次为1个疗程,疗程结束后,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达到98.1%,优于对照组的85.4%,差异具有显著意义(P<0.05)。刘瓅珅[6]以挑治法治疗痔疮64例,具体操作为在肾俞穴周围寻找痔点,如找不到,可选大肠俞穴、长强穴、八髎穴然后在确定挑治的部位上进行常规消毒,用三棱针刺入痔点的皮肤,待针尖进人皮肤后,术者用左手轻轻将皮肤向针尖方向推压,持针的右手同时用力,将针穿过皮肤,再提高针尖,缓慢捻转几次,使皮下组织纤维缠住在针尖上,如缝衣之状拔出针身,亦可用2%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l-2ml进行局麻,或以针刺或电针麻醉,用手术刀切开皮肤约o.3cm,用针尖挑断皮下纤维组织样物数十条,或到挑尽为止,术后盖上消毒纱布,用蝶形胶布张力粘合7天1次,3次1个疗程。其治愈率为75%显效20.31%,总有效率为95.31%。
关于痔疮,祖国医学对其已有几千年的认识历史,但祖国医学并未给痔疮一个明确的定义,直到西方医学进入中国,才慢慢明确起来,起初对痔疮的认识是直肠下端和肛管粘膜下的静脉丛瘀血扩张形成的柔软静脉瘤,并以齿线为界将痔分为内痔、外痔、混合痔。直到1975年Thomson提出:“痔是直肠下端的唇形肉赘或肛垫,是每人皆有的正常结构。另外从所发表的研究来看,大多都停留在临床疗效观察上,很少设有对照组,而即使设有对照组,也只是简单对照,统计学处理较少,没有使用盲法,这些因素都会影响到研究结果的可靠性。而且大部分研究都只针对近期疗效,没有对患者进行随访,以明确远期疗效,这些也会影响疗效的评判。同时,关于挑治法治疗痔疮的基础研究,更是难觅踪影。当然,这些问题都和该疗法的特殊性有关,并不是轻易就能解决,但笔者认为,只有在临床上更多地尝试这种疗法,认真积累临床资料,并在此基础上开展更细致、严谨的研究,才能让我们更好地认识这种疗法,并使之得到真正的继承和推广。
参考文献:
[1]贾立刚,宋立峰,孙清晨.中医药治疗痔疮的研究概述[J].环球中医药,2012,5(4):317-320.
[2]孙军刚,刘琦,王超,吴巧凤.挑刺法源流与临床应用[J].四川中医,2014,32(5)46-47.
[3]贾立刚.化痔洗剂结合穴位挑刺治疗炎性及血栓性外痔843例[J].河北中医.2013,09(13)16-1317.
[4]熊国华,应光耀,张少军等.痔点挑治加拔罐治疗内痔的临床疗效观察[J].四川中医,2013,04:139-140.
[5]窦锡彬,张红参,李克明.壮医针挑结合壮医药线点灸疗法治疗痔疮疗效观察[J].广西中医药,201336(2)35-37.
通讯作者:
肖秀丽,博士,副主任医师。
*上海市中医临床重点学科建设项目(No.ZYXY2012014);
*上海市宝山区科学技术委员会科研项目(No.11-E-28)
*上海市医院适宜技术联合开发推广应用项目(No.SHDC12010217)
*2014年度医学引导类(中、西医)科技项目(No.1440193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