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牟平第一中学264100
提到“阅读”,似乎无人不会。这里我想强调“静心”两字,没有静心,就不会有真正的阅读,其效果最多只能算是“泛读”。对于学习过程,只有泛读是不够的,静下心来才能精读、深读,才能读懂、读透!
我们以高中化学鲁科版必修一课本给出的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定义为例具体说明一下。课本的原文内容是: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称为电解质,酸、碱、盐都是电解质;在上述两种情况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称为非电解质,蔗糖、乙醇等都是非电解质。让学生自行读一遍,一般的结果是:学生知道有“电解质”和“非电解质”两个概念,且是从能否导电的角度定义的。而对于概念性知识,这个理解层次是远远不够的。学生如果能静下心来精读,很快就会发现“或”、“化合物”、“都”等关键的字眼,深读到这些字眼,学生才有可能把握这两个概念的真正内涵。
阅读还包括读题。读题时如果只是泛读,那么考查能力的题目几乎都做不出来。以14年山东高考题的一个小题为例:离子液体是一种室温熔融盐,为非水体系,由有机阳离子、Al2Cl7-和AlCl4-组成的离子液体作电解液时,可在钢制品上电镀铝。(1)钢制品应接电源的____极。(2)已知电镀过程中不产生其他离子且有机阳离子不参与电极反应,阴极电极反应式为____。若是匆忙的泛读,学生基本只能抓出“电解”、“镀铝”及“阴极反应”等字眼,就可能被“有机阳离子、Al2Cl7-和AlCl4-”吓住,这么多没听说的、没学过的东西,怎么可能会呢?最终因为自己表面上的匆忙审题、本质上的习惯不好,导致失利。如果精读一遍,就不难发现“非水体系”、“不产生其他离子”、“有机阳离子不参加”等关键的信息,问题就很容易解决了。
阅读不仅要读文字,还要会读图。以11年重庆高考题29题为例:人工肾脏可用间接电化学方法除去代谢产物中的尿素,原理如图。②阳极室中发生的反应依次为____。
“尿素”并不是学生熟悉的物质,且用“电化学方法”除去,这会给学生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直接的障碍就是:有机物参与电解?如果不能静下心来读图,学生会以为尿素直接在电极上放电,导致②中的两个空全部出错。将图精读一遍就会发现,在左边电极上生成的气体只有Cl2,而从左边电极室逸出的气体是CO2和N2,有了这些发现,就会立即引发思考:Cl2去哪了?CO2和N2。又是哪来的?这些问题搞清楚了,阳极室发生的反应就有了。
总之,无论是在阅读课本获取知识的过程中,还是在具体的解题过程中,泛读基本不会解决问题。只有静下心来精读,才会真正发现其中的千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