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城市雕塑与城市文化的相互关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09-19
/ 3

浅谈城市雕塑与城市文化的相互关系

张毅

——以乌鲁木齐城市为例

张毅

(新疆农业大学林学与园艺学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52)

中图分类号:TU8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738(2011)09-0087-01

摘要:文章从城市雕塑发展现状入手,在城市文化背景的框架下,分析影响城市雕塑发展的主要因素。并根据乌鲁木齐城市文化与城市雕塑的发展现状及特点,进一步探究乌鲁木齐城市雕塑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以此提出乌鲁木齐城市雕塑与城市文化同步发展的相关思考。

关键词:城市塑造;城市文化;相互关系

一、引言

在我国,城市雕塑的发展起步较晚,又常常受到西方社会文化思潮的影响,存在很多发展中的困扰。而我国的很多城市历史悠久,随时代变迁、民族兴替的积淀了很深的文化内涵。那么,如何充分展示城市的文明程度,笔者以为城市景观是重要的物质载体。作为城市艺术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雕塑就是要提炼出城市历史的精华,最大限度地反映城市的历史文化底蕴,见证城市的成长。也就是说,城市历史的发展促进城市文化的更新,而城市文化的内涵,又借助城市雕塑的语言阐释。那么,城市雕塑的变化,不仅反映城市文化的发展,更是记录城市历史前进的里程碑。

可以看到,城市文化与雕塑存在的普遍关系是:城市雕塑体现城市文化内涵,城市文化推动城市雕塑发展。城市雕塑建设的原动力来自于城市的文化,城市雕塑以生动巧妙的手笔展示城市的物质成果和精神面貌,以喜闻乐见的形式反映大众的心理和审美水平。因此,城市文化是城市雕塑创作的不竭动力。城市雕塑随着城市文化形象、文化品位的不断提升而逐渐发展。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的内涵不断被重新界定,城市功能的不断完善,这就需要打造优秀的城市艺术作品与之相适应。城市雕塑作为一种紧跟时代又密切群众的艺术作品呈现给大众的是城市的整体形象,它需要持续地反映城市发展的变革,以与大众产生共鸣的方式捕捉有意义的创作主题,让城市的文化品味在雕塑中得到升华。所以说,城市的发展,城市文明程度的提升,呼唤着优秀的城市雕塑作品。

二、影响城市雕塑发展的主要因素

随着上世纪80、90年代城市“雕塑热”的兴起,我国的城雕作品如雨后春笋般大量涌现。由于没有公众的参与,这些“快餐式”发展壮大的城市雕塑,常常体现的是政府或者某个投资团体的意志,表达的是雕塑设计者的创作理念,显得空洞而缺乏实质意义。我们说,城市雕塑作品所要体现的不仅是传统文化,西方文化,或者是某一时刻的形象工程,这些都很难满足城市居民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需求和审美需求。城市雕塑的发展要与城市文化同步,在城市文化的框架下,进一步分析地理环境、社会背景、艺术氛围、受众群体、传播方式等影响城市雕塑发展的主要因素。

三、乌鲁木齐城市文化与城市雕塑的发展现状

乌鲁木齐的城市文化个性独特,内涵丰富,包含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等诸方面的元素。受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历史积淀和现实条件的影响,乌鲁木齐城市文化具有融合性与传承性,地域性和时代性等城市文化特点。首先,乌鲁木齐城市既汇集亚欧文化,又融合多民族文化,各文化在这里形成合集。其次,乌鲁木齐城市历史悠久,各民族文化共同发展,传承文明,有深厚的历史积淀。再次,乌鲁木齐的地理环境造就了城市的环境,以及在此环境下生活的人们普遍认同的文化。与此同时,乌鲁木齐作为新疆经济、文化、政治发展中心,对创新文化的接受能力强,融合新旧文化的迅速快,文化体现出的时代性也更为明显。此外,乌鲁木齐城市的民族文化丰富多彩,风俗习惯也各具特色。这些风格各异的民俗文化,体现在各民族不同的建筑艺术、雕塑、音乐、舞蹈、节庆、典礼、服饰、民间工艺品等方面。特色鲜明的民俗风情给乌鲁木齐城市文化的形成提供了充足的养分。

乌鲁木齐市现有分布在各区的城市雕塑137座,城市雕塑一直受传统及其他多种文化因素的影响。城市多元文化的交汇、融合和沉淀,决定了乌鲁木齐城市雕塑作品的复杂多样。也由于乌鲁木齐城市文化的多元特性,乌鲁木齐城市雕塑作品的风格独特,整体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它们既不同于中原的雕塑风格,也有别于西亚、印度和罗马的雕塑形式。事实上,乌鲁木齐城市雕塑对传统雕塑资源进行了广泛的借鉴和采用。这些资源包括寺窟雕塑、草原石人、鹿人、摩崖造像等。新时期以来,乌鲁木齐城市雕塑取得了长足进步,但与其他艺术门类相比,就显得相对滞后了,没有达到与它自身资源相符的发展进度。

四、乌鲁木齐城市雕塑发展存在的问题

城市雕塑蓬勃发展之初,各地建设的城市雕塑作品竞相攀比,缺乏创意。分析乌鲁木齐城市雕塑作品普遍存在问题如下:

1.在不断兴起的城雕建设热潮中,很多城市加快了城雕艺术的建设步伐,于是这些雨后春笋般出现的城雕作品,主要体现政府意志和雕塑者自身设计的结果,多数与公众需求无关。

2.为了突出乌鲁木齐城市雕塑作品民族性特色,乌鲁木齐有很多以民族歌舞为题材的雕塑作品,这些作品形态大同小异,重复性强,没有创新意识,时代特点也不突出。

3.乌鲁木齐城区内的一些建筑雕塑,模仿西方雕塑手法,展示西方的雕塑题材,流露出对西方文化艺术的崇尚。且不说雕塑作品的精美与否,单就雕塑本身而言,传递的文化非主流文化,感染力不强。

4.乌鲁木齐自然气候条件,对很多雕塑作品材质具有选择性。目前,在乌鲁木齐的城市户外,广泛使用不锈钢雕塑材料,已被风雨剥蚀,锈迹斑斑。

5.城市雕塑放置的位置直接关系到公众欣赏和关注的程度。乌鲁木齐的一些城市雕塑的比例与周边环境不符,影响欣赏者的视觉体验。此外,还有些雕塑与整体环境在主题上不一致,需要限制其创意范围。

6.城市雕塑的迅速发展,为雕塑者提供了良好的创作平台。但乌鲁木齐的某些雕塑创作过程可能由于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作品有粗制滥造之嫌,或会意不明,或技艺不精,让人没有审美欲望。

五、城市文化背景下,对乌鲁木齐城市雕塑的几点思考

对于乌鲁木齐城市雕塑存在的具体问题,我们前面已经做了探讨。由于各城市雕塑发展的历史和现状,文化背景与社会环境各不相同。因此,笔者从文化内涵的角度对乌鲁木齐的城市雕塑发展状况进行了初步的分析。并根据分析的内容对乌鲁木齐城市雕塑现状的发展作了如下思考:

1.城市雕塑文化的综合发展。城市雕塑景观与城市文化之间相互渗透,相互促进。只有将乌鲁木齐城市文化的多元性引入雕塑发展的创意设计中,才能产生乌鲁木齐城市雕塑的创作之源。在经济、文化全球化发展的时代前提下,传统雕塑受到时代冲击在所难免,但要把握好城市雕塑与世界接轨和民族内化的尺度问题。既不能盲目崇拜西方艺术,也不能实施地方保护,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集合内外多种元素,创作大众喜闻乐见的艺术作品,走适合本地特色的城雕发展之路。

2.城市雕塑呼应城市居民的心理。乌鲁木齐城市雕塑作品既要反映城市文化的内涵和个性,也要反映城市居民审美心理。城市文化引导着城市雕塑的发展趋势,城市雕塑在艺术形态、创作题材、造型设计方面又需充分考虑当地特有的自然环境、人文景观、民俗风情和审美需求。若城市雕塑体现的地域环境,文化特征呼应着城市居民的心理特征、美学追求。那么,这类雕塑作品有不竭的生命之源。因为它服务于群众,又将群众的不同审美心理统一到本土的文化、艺术上来。它不但密切了特色文化和美学艺术的内在联系,还把握了群体审美意识,提升了群体的审美理念,使艺术群众化,群众艺术化。

3.重视雕塑艺术的民族文化特性。前文中,笔者探讨了乌鲁木齐城市雕塑中“民族歌舞”题材普遍的问题,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民族歌舞不能代表民族文化特性,只是民族文化特性的一种表现形式。乌鲁木齐城市的民族文化特性是各民族受生产方式、生活习俗、宗教信仰、审美取向等影响,形成了特有的城市文化。民族文化特性是乌鲁木齐城市文化的特色所在,丢掉民族文化特性,城市文化中所谓的特色就没有实质内容。因此,乌鲁木齐城市雕塑不但要重视城市民族特色文化,展示民族文化特性,还要丰富特色文化的内涵和形式。将城市文化特性精炼为城市雕塑的题材,遵循文化的发展和艺术的创新,进行设计,以便更好地展示充满时代感的民族文化特色。

4.综合设计雕塑题材。一般来说,城市雕塑的题材可分为神话故事、民间传说、历史传统、当代文化、历史人物、英雄人物等,在挖掘城市雕塑题材时应综合考虑上述因素,才能更好地实现城市雕塑与所处环境和谐统一。乌鲁木齐的城市雕塑题材还应结合宗教习俗、民族风情等地域文化资源,开发设计出适合城市文化特点的雕塑景观,并不断挖掘、整理出有新意的文化资源与艺术。将丰富的文化资源高度凝练成艺术的语言,以优美的雕塑形态,展示城市的特色。

5.城市雕塑的时代发展与更新。通常一种门类的艺术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同时也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任何艺术都是通过不断传承发展,而生生不息的。那么艺术审美也不会是静态的,它同样具有流动性,随时间的变化而不断更新。如何满足审美动态与雕塑发展的步调一致,笔者以为城市文化就是媒介。文化的发展推动着大众审美取向的变化,雕塑艺术反映着特定的文化内涵。如果城市雕塑艺术体现了不断发展的城市文化内涵,城市居民的审美也随城市文化的发展而变化,就基本实现了城市雕塑与审美需求的和谐一致。

另外,在乌鲁木齐城市多元文化发展的今天,科技的发展、新材料新工艺的运用为城市雕塑提供了更广阔的创作空间。城市雕塑的发展也应与之呼应,从城市雕塑的立意开始,综合多种因素,运用多种表现手法,采用多种材料,丰富城市雕塑的创作。总而言之,城市雕塑是与城市的发展同步的,并反映出该城市的历史、文化及经济发展水平。因此,我们在设立城市雕塑之前,就应考虑城市的文化内涵,使城市雕塑的发展与时代同步,与文化发展同步,与生态环境同步[1]。积极发展内涵丰富的,公众满意的,时代需要的优秀城雕作品。

六、小结

总的来说,乌鲁木齐城雕从单一的民俗文化主题,逐渐发展到与周边环境和谐的公共艺术景观。展现的正是乌鲁木齐城市文化的多元共生性,和城市历史的文明进程。此外,雕塑本身的建设不但要考虑自然地理环境,还要注意与周围建筑景观的协调,使雕塑作品对外可以作为景致的延伸,对内构成空间环境不可或缺的部分,而不是附属或点缀[2]。更重要的是,伴随城市雕塑作为公共艺术的发展趋势,城市雕塑更应该体现“平易近人”的艺术特色,展现它与群众文化生活的契合程度,和增强市民对城市文化的理解与认同。城市公共雕塑不仅可以弘扬文化,见证历史,也可以拉动城市的经济增长。如乌鲁木齐城市中的马踏飞燕雕塑是对乌鲁木齐旅游城市的形象宣传,这样象征着旅游标志的雕塑作品给城市带来了旅游的经济看点,使到这里旅游的人们,不仅关注本地独特的民俗风情,而且更多的解读到优美的城市雕塑所传递的城市文化和人文风情。增强了城市的感召力,也为城市带来了更多的旅游收益和经济效益。

那么,无论是从城市的政治经济上,还是从城市的历史民俗上,都能看出城市文化与城市雕塑相辅相成。要展示城市的文化内涵,可以借助城市雕塑的创造力。品味城市雕塑的艺术美,就已经触及到城市文化的魅力。

因此,在新的经济、文化背景下,乌鲁木齐城市文化与城市雕塑之间的关系,应该给予重新审视、认真研究。乌鲁木齐城市雕塑艺术要充分彰显活力,就必须挖掘深层次的城市文化内涵,不断激活创新能力,创造符合时代性、地域性、民族性的城市雕塑景观。城雕建设者需要在乌鲁木齐城市文化的背景下,拓展乌鲁木齐雕塑景观规划的思路,制定乌鲁木齐雕塑景观规划的原则,实施乌鲁木齐雕塑景观的规划建设。综合运用科学技术、文化知识,更好地建设城市雕塑作品,突出城市品位,使居民在获得审美享受的同时,耳濡目染城市的文化特色,以实现乌鲁木齐的城市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和乌鲁木齐城市雕塑发展的欣欣向荣。

参考文献:

[1]地里木拉提·吐尔地.新疆城市雕塑发展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新疆艺术学院学报,2008年12月,第6卷第4期:16~17。

[2]王旭东,陈星.中国城市雕塑三思.雕塑.1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