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教育职业精神融入职业技能培养的机制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高职教育职业精神融入职业技能培养的机制研究

汪耀武

咸宁职业技术学院湖北省咸宁市437100

摘要:大多数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精神与职业技能的培养是两条平行线,基本没有交集,更谈不上融合。职业精神的不足导致学生很少主动钻研技术、探究技能,可持续发展后劲不足,极大地影响了“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升级。通过分析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出现的问题,提出高职学生职业精神与职业技能融合的创新培养模式和具体的培养思路。

关键词:高职教育;职业精神;职业技能培养;机制

引言

高职学生职业精神是与毕业后从事的职业活动紧密联系,具有职业特征的精神与操守,而职业技能指的是从事某专业所需要的基本理论和操作技能。

1高职教育职业精神要素构成及存在问题

1.1职业理想与职业归属感

职业理想是职业精神的灵魂,是每个人对于职业活动的奋斗目标,是人们在职业活动中追求成功的不竭动力。职业理想统领了从业人员的职业目标、职业准备、职业态度、职业作风等各个要素,贯穿了职业实践活动的始终,是每个人的人生理想在职业生涯当中的映射。对于处于职业准备阶段的高职学生来说,要在职业领域实现自我价值,就要尽早树立职业理想,才能够顺利择业、就业,从而敬业、乐业。当前,很多高职学生在确定职业理想方面存在一定的功利性、狭隘性、盲目性等问题,如有的学生过多的以金钱作为评价职业的标准,有的学生择业时候只选择自己专业范围之内的职业,还有的学生对于毕业后就业的方向比较盲目模糊。职业归属感就是要努力培养高职学生乐于从事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工作,热爱自己所从事岗位的职业观,包括职业价值观、职业期望、职业意志等,其与职业理想二者都是做好职业工作的基础和保证。树立科学的劳动价值观是培养职业归属感的重要前提,要让高职学生深刻认识到劳动对于个人、家庭、学校乃至整个社会的重大意义和深远影响,要对自己未来所要从事的职业有正确的认知和理解,牢固树立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相统一的观念。

1.2职业态度与职业作风

职业态度即在工作中乐于奉献、精工细作、善于技术创新的态度,它不仅揭示从业者的客观状况和参与社会生产的方式,也揭示他们的主观态度和价值观念,是从业者做好本职工作的前提,是职业人职业发展的基石。高职院校要加强对学生职业态度的培养,使得学生在走向工作岗位后,爱岗敬业、尽职尽责、脚踏实地、不断进取、全面发展,对待工作任务认真负责,对待困难问题勤于钻研,对待技术工艺敢于创新,对待领导同事团结友善,对待用人单位乐于奉献,才能在当前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中获得用人单位的青睐,才能在工作岗位中获得大家的认可肯定,才能在职业领域获得更大的发展。善于合作、遵时守纪、注重规范的职业作风,是职业精神在从业者职业生活中的表现,具有互相教育、互为榜样、潜移默化的独特影响和带动作用。在企业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工作,不仅要自觉遵守企业的制度规范,更要严格遵守相关安全生产条例,要加强团队协作意识、提高与人沟通合作能力、强化改革创新思维。

1.3职业规划与职业担当

职业规划是对职业生涯乃至人生进行持续的系统设计、充满活力的实践探索、坚持不懈的信念追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职业领域的不断更新、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迫切要求高职院校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来帮助学生对自己有更加深刻的认识,确立职业发展目标并为之付出努力,有目的地了解掌握相关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为未来的职业生涯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当前,高职院校中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仍然存在着形式过于单一化、内容不够充实、过程缺乏系统性、学校单项化指导、专业指导人员数量不足等问题,需要进一步重视与加强。职业担当是把客观的职业责任变成自觉义务,并在履职中激发个人潜能、服务社会,职业担当和职业规划是职业精神的重要内容。由于受到社会、家庭、学校以及学生个人多方面的因素影响,当前高职院校学生的职业担当较为缺失,社会责任感需进一步加强。职业者只有在工作中时刻明确所担负的责任,并内化为内心的信念,增强服务社会的意识,才能把职业担当外化为实际行动,自觉承担职业责任,为服务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使实现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得到双赢。

2高职职业精神融入职业技能培养的机制构成

职业精神融入职业技能培养的机制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构成:首先,以校企合作为融入机制的合作平台。校企合作不仅是高职教育实现育人目标的人才培养模式,更是职业精神融入职业技能培养机制的重要合作平台。通过高职院校与企业在课程、科研、实训、师资等方面深入全面的合作,使得学生能够在具体的工作环境中习得相关的技术技能,在实际的职业环境受到企业文化的熏陶,切身体会到企业人性化的管理制度、严格的安全生产规范、创新的经营理念、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等,这些生动有力的活教材有效促进学生职业精神的养成,并将职业精神逐渐融入到职业技能训练的全过程。其次,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为融入机制的重要载体。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贯穿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全过程的重要依据,包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培养方法、培养活动、培养条件与保障等具体内容。要将职业精神融入职业技能培养,就要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作为重要载体,将职业精神渗透到专业人才培养的方方面面,将人文素质教育、专业素质教育以及职业道德教育等内容纳入到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进一步充实这些课程内容,并在专业课程中突出职业精神元素,真正达到技术水平与职业素养的同步提升,专业知识与实践技能的融会贯通,职业精神与人文精神的高度统一。再次,以师资改进和学训配套为融入机制的有力支撑。师资力量是职业精神培养的人力支撑,学训配套是职业精神培养的物力支撑。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规范的言行、敬业的精神、负责的态度直接会对其教育对象学生产生影响。由此可见,校内专业教师除了在课堂上交给学生相关专业知识与技能以外,还要积极主动发挥自身职业精神的示范作用,特别是在实践教学中积极引导学生职业精神的养成。实训教学可以使学生在仿真工作环境中开展技能训练,同时提高自身的职业素养。最后,以职业文化积淀为融入机制的灵魂所在。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融入职业精神培养,以师资改进和学训配套作为职业精神融入的有力支撑,这些都需要以职业文化的积淀为基础和背景。可以说,校内职业文化是职业精神培养的重要土壤,高职院校需要长时间营造彰显职业文化的校园环境,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引导与影响,从而自觉规范自己的言行,逐渐形成职业理想与职业归属感。

培养既具备职业技能又具有职业素养的新时代人才,是每一所职业学校的历史职责,如何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综合性问题。通过对教学模式的更新,使学生的职业素养教育与职业技能教育一样分阶段、分层次地伴随着学生的学习、就业。对于学生的培养来说,这一过程的完整实施,也将对学生未来的职业生涯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董刚.将职业精神养成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N].中国教育报,2015-12-10(009).

[2]黄君录.高职院校加强工匠精神培育的思考[J].教育探索,2016(8):50-54.

基金项目: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2017-2018年度教学改革与教材建设课题——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学生职业技能与职业精神融合培养途径研究(编号:17108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