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眼部病变为首发症状的颅内肿瘤治疗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03-13
/ 2

探讨眼部病变为首发症状的颅内肿瘤治疗

李春城

黑龙江省嫩江县中医医院161499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以眼部病变为首发症状的颅内肿瘤治疗方法及疗效分析。方法:选择在2013年1月至2014年9月入住我院接受治疗的26例颅内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6例颅内肿瘤患者均作MRI、CT扫描诊断。视力发生明显减退者10例,其中双眼视力均明显减退者3例;双眼视力均正常者8例,其中出现阵发性黑矇者4例,上睑下垂2例,眼球胀痛2例(包括上眼脸下垂并眼球胀痛者1例);造成视野损害8例。其中存在视力及不同的视野损害中,脑膜瘤2例,垂体瘤11例,颅咽管瘤1例,动脉瘤2例,其他的占位颅内肿瘤10例。对病变初步诊断情况为原发性视神经萎缩9例,视神经炎5例,屈光不正性弱视2例,动眼神经麻痹2例,视神经病变(原因待查)8例。结论:颅内肿瘤发病早期缺乏典型的临床表现,此时诊断较困难极易产生误诊。只有对此准确、快速地做出诊断,才能进行针对性的检查和治疗。因此客观、全面地分析疾病,明确诊断,是眼科医师的工作重点。

关键字颅内肿瘤;眼部症状;治疗

许多颅内肿瘤早期时会出现眼部的异常症状表现,由于缺乏典型的颅内肿瘤临床表现,容易造成诊断上的困难和误诊。出现症状时,这部分患者往往会首先就诊于眼科。如何准确、快速地诊断疾病,做出针对性的检查和治疗,是眼科医师的工作重点,颅内肿瘤患者临床表现常以眼部病变为首发症状,特别是鞍区肿瘤,肿瘤生长容易压迫视神经,导致视力减退,如果处理不当,延误治疗,将会导致严重的后果。现将本部近43个月来眼部病变为首发症状,经CT、MRI证实的26例颅内肿瘤眼科首诊患者诊治情况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择在2013年1月至2014年9月入住我院接受治疗的26例颅内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性患者12例,女性患者14例,年龄16~65岁,平均42.5岁。颅内肿瘤类型:颅咽管瘤1例,垂体腺瘤11例,脑膜瘤2例,动脉瘤2例,其他颅内肿瘤10例。

1.2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4年9月在我院眼科诊断为颅内肿瘤的26例患者,收集并整理上述26例颅内肿瘤患者眼部病变情况,并排除可能引起眼部病变的其他眼部疾患的可能。

2结果

2.1眼科诊断情况:

视力发生明显减退者10例,其中双眼视力均明显减退者3例;双眼视力均正常者8例,其中出现阵发性黑矇者4例,上睑下垂2例,眼球胀痛2例(包括上眼脸下垂并眼球胀痛者1例);造成视野损害8例。对病变初步诊断情况为原发性视神经萎缩9例,视神经炎5例,屈光不正性弱视2例,动眼神经麻痹2例,视神经病变(原因待查)8例。

2.2影像学结果:

通过头颅CT,MRI,增强MRI检查脑膜瘤2例,垂体瘤11例,颅咽管瘤1例,动脉瘤2例,其他的占位颅内肿瘤10例。

3讨论

由于颅内肿瘤生长容易压迫视神经,造成脑部相应区域供血障碍,进而导致导致视野改变和视力减退。颅内肿瘤经常以眼部症状为首发症状,常以视力减退、视野和眼底的改变为主,还经常有其他症状,如肿瘤向海绵窦及鞍窝等处发展压迫诸神经引起的眼肌麻痹、眼痛、复视等。常会误以为眼部疾患,在肿瘤生长早期,可能出现特征性视野缺损,双颞侧偏盲,常不易被患者察觉,限于某些医院不能检查视野,往往造成漏诊医师未再进行进一步检查而造成误诊、漏诊。例如,颅咽管瘤常被误诊为弱视,对屈光异常的病例也容易停留在原诊断上。另外颅内肿瘤的眼部首发症状还有可能被误诊为视神经炎、视神经萎缩等疾病,影像学检查后发现肿物方可确诊。大脑后动脉瘤会压迫视束而导致相应的视野改变。视皮质、视放射外侧、膝状体虽然未直接与脑动脉相邻,因此脑动脉瘤一般不会直接压迫上述部位,但若脑动脉瘤破裂出血则可引起脑血肿、脑组织破坏、脑血管痉挛、颅内高压而损害这些结构产生视觉症状,即视力、视野等改变[2]。

颅内肿瘤生长早期,可能会出现双颞侧偏盲,特征性视野缺损,不易被患者察觉,且一般医院无视野检查项目,不易确诊。直至颅内肿瘤发展到中晚期,开始出现明显的视野和视力障碍时,方察觉病情。另外,肿瘤的生长位置不同,造成的眼部症状也不同。因此,无论是单眼颞侧偏盲或者双颞侧偏盲,只要出现视野缺损,且呈垂直分界线即可为视交叉病变的有力证据,因此视野检查对颅内肿瘤的定位、诊断有重要意义。

通过头颅CT、MRI扫描能对肿瘤的检查,加之近年来临床采用的数字减影法、放大法和不同角度的快速连续摄片等方法,不仅能显示颅内肿瘤的存在,且还能确定其部位、形态、瘤颈宽窄、瘤体大小、颅内肿瘤的数目、扩展方向、与邻近血管的关系、有无脑血管痉挛、脑积水、颅内血肿以及是否合并其他颅内异常等。颅脑平片只能在颅内肿瘤存在钙化甚至引起了周围颅骨骨质的改变才显现这些继发性的症状,而不能直接显示颅内肿瘤的存在,因此单纯采用颅脑平片对颅内肿瘤瘤检出率较低。例如,仅约15%的动脉瘤在X线颅脑平片上能显示出动脉瘤的钙化影[3]。CT扫描及MRI成像在确定颅内肿瘤的存在、位置、大小诊断效果不如脑血管造影,但诊断方式迅速、安全,且不会给病人造成痛苦,不影响颅内压,可以随时采用,且能多次反复随诊观察。CT扫描较难发现较小的颅内肿瘤,可观测确诊较大的颅内肿瘤。注射造影剂后将使CT值增高。CT扫描诊断颅内肿瘤方法的另一特点为可发现诸如动脉瘤破裂所形成的脑室内出血、脑内血肿以及蛛网膜下腔出血等症状[4]。尤其是少量出血或小规模血肿,血管造影常常不易显示。MRI成像检查可显示小的颅内肿瘤脉瘤及少量脑室内出血。在临床诊断中,眼科医师务必要重视对患者的视功能检查,对于临床诊断为球后视神经炎、视盘炎、视神经萎缩以及麻痹性斜视的患者均应考虑到颅内肿瘤的可能,应详细询问患者病史,并结合全身情况,尤其对长期治疗无效者伴或有全身症状者更应慎重考虑,以减少漏诊、误诊的发生。其后应做必要的影像学检查,明确病因,做到准确诊断,确定是否存在肿瘤,为下一步的治疗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1]刘英奇,赵亮,主编,现代眼科学.江西: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663-671.

[2]刘家琦,李凤鸣.实用眼科学,第3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258.

[3]刘玉光.脑动脉瘤[A].见:吴承远,刘玉光.临床神经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426-488.

[4]冷守忠.颅内动脉瘤[A].见:李凤鸣.眼科全书[M].下册.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3143-3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