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苏云蒋义生莫稳娜罗琳罗伟
(广西区柳州市红十字会医院545001)
【关键词】品管圈护理急诊“120”
【中图分类号】R197.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4)05-0389-03
现代品管圈的管理内容和目标突破了原有的企业质量管理范围。因此,被推广应用于各种行业,也逐渐运用于医疗卫生领域。医疗质量持续改进既需要科学的管理理念,更需要将理念转化为有效的管理工具。随着《医院管理评价指南(2008年版)》的出台和实施,我国以基本建立医疗质量管理体系和良好的医疗质量管理理念。医疗领域品管圈管理的目标是增强医务人员发现和解决问题的意识,提高医务人员的工作士气,改善医疗工作环境,最终达到提升医疗质量、降低医疗管理成本、提高医疗服务效率的目的。目前,品管圈已在日本、新加坡、澳大利亚等国以及我国台湾地区的医院中广泛开展,且效果显著。近几年,随着品管圈活动的开展,一种具有护理特色的与社会同步发展的群体文化正在护理队伍中萌生,这种内在性意识激发起广大护士的聪明才智和管理热情,品管圈活动已经在护理质量管理,护理风险管理,护理健康教育,提高临床护理技术操作水平中的应用,护理文书书写,专科护理这些方面取得很好的效果。本文就护理品管圈现状及在急诊“120”管理中应用作一综述。
1.品管圈定义
“品管圈”活动是指同一个工作现场,工作性质相类似的基础人员,自动自发地进行质量管理活动而组成的团队即为品管圈。作为全面质量管理(totalQualityManage,TQM)的一环,这个团队在自我启发相互启发下,运用各种品质管理(Qualitycontrol.Qc)手法,全员参与,对团队自己的工作现场不断地进行维持与改善。
2.品管圈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现状
2.1.护理质量管理护理质量管理是护理安全的保证,护理质量是护理管理的核心[1]。护理质量直接影响着患者疾病的康复和患者及家属对医院的满意度。李斌等[2]在解决急诊患者安全转运交接班漏项问题时,对造成转运交接班项目缺陷的主要原因,利用品管圈成员收集资料、查阅文献咨询高年资有经验的医师、护理专家,针对护士在环节质量上容易疏忽的问题组织相关的知识讲座,选定主题开展品管圈活动,通过PDCA循环达到预期目标,急诊患者转运交接班漏项率由改善前的9.7%降至改善后的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效果明显,开展品管圈活动不仅降低了急诊收入院患者转运交接班漏项情况,保证了患者安全,同时还提高了圈员的质量管理意识、创新意识及组织策划能力。陈雪妹等[3],以提高急诊观察室护理质量为目标,建立进入观察室流程卡,用五常法管理观察室的环境、仪器设备,操作中主动安抚患者情绪,为患者制备康复出院的联系卡,通过品管圈活动后,护理文件书写、急危重症护理质量、病房管理、抢救药物、患者满意度、护士满意度及操作理论成绩与实施前比较,均有明显差异(P<0.05),切实提高了护士的综合能力,完善了对患者的服务流程,也提高了优质护理工作的内涵。
2.2护理风险管理医院是一个高风险的工作环境,工作环节的疏漏极易导致医疗事故的发生[4]。安全管理是医院管理的重点,它包含护理人员的工作安全及患者的安全等。随着医疗法规的健全,医疗服务质量的安全性、有效性越来越得到医院管理者的重视[5]。为确保医疗安全,将品管圈引入护理风险管理中,减少护理风险的发生。周美珍等[6]在探讨品管圈活动在产科风险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时,通过对其所在医院2011年上半年产科护理缺陷资料的分析和质量检查、患者反馈等识别存在或潜在的风险问题,分别成立了新生儿护理、孕产妇护理、护理病历书写3个品圈圈小组,开展相关质量改进,新生儿护理缺陷发生率降低;孕产妇知识掌握率及满意率、护理病历书写质量合格率均有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得出了品管圈活动应用在妇产科护理风险管理中,可降低产科护理缺陷的发生率这样的结论。护理风险管理是把发生护理不安全时的消极处理变成了发生前的积极预防,达到与患者互利的效果。时丽萍[7]利用品管圈活动在居家自我间歇导尿患者尿路感染率的研究中,通过定期的随访观察,不仅从中发现问题及时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指导,纠正患者不正确的操作及习惯,而且降低了患者尿路感染的发生率,同时通过随访,患者感受到社会的关心,也能增强他们康复的信心,改善了居家自我间歇导尿的随意性,尿路感染的发生率也随之下降,减少了患者出院后的并发症,提高了疾病的康复程度。贡浩凌[8]用品管圈降低住院患者给药差错发生率时,运用鱼骨图,围绕季度给药差错发生量和给药差错的主要原因,各科室设立了“延时治疗交接区”并以红色字体作警示标识,病区药房每季度更新全院相近、相似药品目录并发放到科室,各科室用荧光笔标记处本科室相近、相似药品,在全科护士例会上学习并制作专科常用药品实物模型。改进后给药差错发生率由1.54%降低到0.76%,遗漏给药和对象错误的发生例数显著减低(P<0.05),降低了护理风险,保证了护理安全。黄惠根等[9]将品管圈活动应用于降低重心静脉导管堵塞发生率的工作中,根据PDCA程序制定活动计划表,按照5W1H原则,针对导致CVC堵管的6个主要原因,制订相关人员的培训科考核方案,通过理论授课、现场操作演示,技术分层培训、小组练习、组织考核、制订CVC维护指引、制定有科室特色的药物配伍禁忌表逐一进行有针对性的改善工作,使CVC堵管发生率由10.8%降至4.1%,发生率显著降低,既预防了CVC维护费和患者的住院费用,又提高了抢救成功率。
2.3护理健康教育戴莉敏等[10]对118名非专科住院糖尿病患者和29名非专科护士进行问卷调查得知,住院糖尿病患者饮食知识的知晓率为43.22%;非专科护士对糖尿病患者饮食知识的知晓率为68.44%。通过品管圈活动,根据调查结果设定本次活动的目标值“非专科护士对糖尿病饮食知识知晓率达100.00%,非专科住院糖尿病患者饮食知识知晓率达90.00%以上”。结果显示,实施品管圈管理后,护士和患者的认知率的得到显著提高(P<0.01)。订制并使用全院统一糖尿病患者个体化饮食评估流程和饮食管理流程等。及时解决临床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真正实现高效、务实的品质圈管理目标。
2.4品管圈在提高临床护理技术操作中的应用临床护理直接面对的是患者,提升临床护理技术操作是保证临床工作质量的前提。杨健等[11]确立品管圈活动主题为“提高器械操作的使命感”。主要包括心电监护、呼吸机、吸痰器、吸氧装置、床边血糖仪、除颤仪、心电图机、输液泵等使用,教学方法主要采用讲解与实际操作训练结合考核的方法进行实施,选一名示范进行操作示范,再由年轻护士进行整改后的操作,对护士进行品管圈模式实施器械操作的训练,并进行自我学习评价,通过3个月的护理培训后明显提高了护士对器械的熟悉程度(P<0.05),并有效提高了护士对器械的熟悉,培养其在器械操作中的主观能动性,减少其在操作过程中的失误机会,从而减少医患纠纷。
2.5品管圈在培养护士业务素质中的应用由于低年资护士已成为护理队伍中的重要成员,是护理队伍中的新生力量,影响着医疗机构的护理质量和安全[12]。有研究显示,通过品管圈活动制订学习计划,安排学习时间一般在每天早晨,大约半个小时,主要以提问式的小讲课形式,主讲人由19名低年资护士轮流担任,高年资护士负责指导和帮助低年资合同护士,一起分享学习心得和学习方法,如讲授遗忘规律等,充分调动了低年资护士的学习积极性,增强了求知欲[13],并且低年资护士在施教的过程中也锻炼了自己的学习能力,能做到及时总结经验,自觉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不断提高自身的护理理论水平。另外,在品管圈活动过程中通过分阶段、不同方式的指导,注重对护理人员能力的培养和提升,对圈员是一种工作方法和意识的培养,而对圈长是一种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同时也使协作和管理能力提升[14]。开展“品管圈”活动后,为了使护理工作达到预期目标,护士必须自觉学习基础理论、护理常规、规章制度和护理规范,对照护理常规、规章制度和操作规范等,在科室进行自纠自查时,能明确自己在护理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对发现的问题能按照质量标准进行改进。
3.品管圈在院前急诊“120”管理中的应用
院前急诊“120”急救的主要目的是挽救患者生命,减少患者死亡率和伤残率。由于院前急诊“120”急救患者通常具有发病急、病情重、病情变化快,危急程度高等特点,且患者家属往往缺少思想准备,心理上处于高应急状态稍有不慎就会引发医患纠纷。因此在整个院前急诊“120”急救过程中对医生护士的工作要求力争做到一丝不苟,面面俱到,不能有任何的失误。因此把护理品管圈的优点应用到急诊“120”管理中具有明显的优势。
4.护理品管圈在院前急诊“120”急救开展工作中的重要意义
4.1鼓舞员工士气,创造快乐而富有激情的工作氛围。
4.2通过品管圈手法的应用及经常性的研讨,激发员工的潜能,预防问题的发生并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4.3强化团队意识,提升目标意识,从而提高团队的工作绩效。
4.4通过开展品管圈的PDCA循环提高院前急诊“120”急救护理工作的环节质量;(1)确保院前急救药品、物品、仪器完好备用率达100%;(2)及时完善院前急诊“120”抢救记录内容的完整性、真实性、可靠性;(3)促使医务人员急救操作技能培训合格率达100%,能够正确熟练进行院前急救工作,争分夺秒提高抢救成功率;(4)力争急救“120”车从接到求救电话到出诊时间控制在3分钟以内,提高为患者服务的满意度。
参考文献
[1]翁庐英.我国临床护理质量评价现状与思考[J].护理管理杂志.2008.8(5):30-31.
[2]李斌、曾艳、吴伟品管圈在推进急诊患者安全转运交接中的作用[J].中国全科医学,2010,13(17):1924-1925.
[3]陈雪妹.彭蕾.品管圈活动对观察室护理质量的影响[J].上海护理.2013.13(3):72-74.
[4]Aufseeser-weissMR.ondeckDA.Medicationuseriskmanagent:Hospitalmeetshomecare[J]JournalofNursingcareQuality.2001.15(2);50-57
[5]熊先荣.王玲.护理安全文化视角下患者安全问题探讨[J].医学与社会.2010.13(11):38-39.
[6]周美珍、吴秀芳、周春霞,品管圈活动在产科风险管理中的应用[J].护理管理杂志2012.12(11):852-856.
[7]时丽萍.徐海燕.周端鹏.等,开展品管圈活动降低居家自我间歇导尿患者尿路感染率[J].护理学杂志.2013.28(1):18-19.
[8]贡浩凌.应用品管圈降低住院患者给药差错发生率的探索[J].中国护理管理.2013.13(6):15-17.
[9]黄惠根.陈瀚熙.李华等.开展品管圈活动降低中心静脉导管堵管发生率[J].中国护理管理.2013.13(6):18-20.
[10]戴莉敏.方英.俞力.吴晓苏.品质圈管理在非专科住院糖尿病患者饮食健康教育中的应用.[J]护理管理杂志2012年2月第12卷2期.135-136.
[11]杨健,寿棘.品管圈模式在护士器械操作训练中运用探讨[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3,21(2):215-217.
[12]洪海兰,王薇.低年资护士在职培训的现在与对策[J].中国高等医学教学,2011.12:61-62.
[13]袁琦.黄燕,开展品管圈活动提高低年资护士的护理理论水平[J].护理研究.2010.24(7):1761-1762.
[14]方桂珍.在护理人员中推行品管圈活动的探讨[J].护理研究,2008,22(4):1103-1104.
附:本课题为“广西柳州市科协软科学研究基金项目”,基金合同号2013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