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俊阳1李仲琦2
(1广西河池市天峨县人民医院547300)
(2山东省青岛市南区人民医院266000)
【摘要】目的探讨对骨科患者术后疼痛实施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对68例骨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骨科术后护理方法,而观察组予综合性的护理干预措施,比较2组患者术后镇痛效果及对疼痛护理满意度。结果2组患者术后疼痛护理效果比较显示,观察组使用镇痛剂例数明显低于对照组,而患者对疼痛护理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对骨科手术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可提高术后镇痛治疗效果,有效缓解患者术后疼痛,提高患者满意度。
【关键词】骨科疼痛护理干预
【中图分类号】R4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3)45-0035-01
疼痛是骨科手术患者最常见的临床症状,疼痛可导致患者焦虑、烦躁、血压升高、失眠、情绪低落、免疫力下降、功能障碍等一系列生理和心理的变化,直接影响了疾病发生、发展和转归[1]。临床中当患者出现疼痛时,通常予选用止痛药物,效果及患者满意度欠佳,为探求达到更好的镇痛效果、减少镇痛剂的使用和提升患者满意度,2012年8月至2013年5月本科对34例骨折术后患者进行疼痛评估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取得较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8月至2013年5月本院骨科手术后患者6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男21例,女13例;年龄12~81岁,骨折切开复位合并内固定器31例,全髋关节置换术2例,半髋关节置换术1例,对照组:男23例,女11例;年龄11~78岁,骨折切开复位合并内固定32例,全髋关节置换术1例,半髋关节置换术1例,所有患者感知、认知正常,无语言交流障碍。2组病例在年龄、性别、病情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患者主诉疼痛时遵医嘱给予镇痛药处理,并对患者进行镇痛药物不良反应的应对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常规护理基础上,同时采用以下综合干预措施。
1.2.1疼痛评估采用0~5级描述疼痛法来测量疼痛程度,0级:无痛;1级:轻度疼痛,可忍受,能正常生活和睡眠;2级:中度疼痛,适当干扰睡眠;3级:重度疼痛,干扰睡眠;4级:剧烈疼痛,干扰睡眠较重,伴有其他症状;5级:无法忍受的疼痛,严重干扰睡眠,伴有其他症状或被动体位[2]。指导患者能及时准确的告知疼痛级别,同时可根据主诉,结合患者的生命体征、肢体肿胀程度、精神、面部表情、体位、呻吟声等进行综合评估,并将评估结果及时报告医生处理。
1.2.2心理护理针对不同患者心理特点进行有效沟通,如老年患者由于生理和社会因素,较易产生负面情绪,若照顾不周会使其疑心别人嫌弃自己易产生自卑心理,护士应主动热情与患者交谈,认真倾听患者主诉,帮助协调好和家人的关系;而儿童相对成人来说,遵医行为较差,护士应言语温和,不训斥,了解其性格特点,爱好,饮食,取得信任,提高护理依从性。此外,护士还应多与患者家属沟通,了解家庭关系、经济状况等,指导家属关心患者提供有效支持,尽可能让患者解除顾虑,放松精神,安心配合治疗。
1.2.3认知干预护患交流中常发现,许多患者都担心使用止痛药会导致成瘾,并且会使机体受损害,影响骨折愈合,对使用镇痛剂有顾虑,有时甚至宁愿忍受疼痛而拒绝使用镇痛药,护士应告诉患者,疼痛其实也是对机体的一种保护机制,过度忍耐疼痛会引起毛细血管痉挛,影响血循环,且疼痛会影响患肢功能锻炼的进行,更不利于骨折的愈合、患肢功能的恢复,而合理应用麻醉药镇痛成瘾者发生率小于0.1%[3],镇痛药的合理使用,可减轻患者痛苦,帮助患者康复,降低应激反应,减少分解代谢;减轻心血管负担,避免由于怕痛怕动而导致的血液粘稠度升高、血栓形成[4],从而正确认识并接受止痛药的使用,解除其心理负担,主动的参与、配合对疼痛的控制。注意交流时,语言应通俗易懂,患者易于接受。
1.2.4促进舒适(1)创造良好的病室环境,保持病室安静,整洁,温度适宜、空气清新。(2)除了让家属陪伴,还应鼓励患者互相交流,可请性格开朗、乐观的患者到病房中与其他患者交流,彼此分享手术感受和应对疼痛的经验,相互鼓励,创造良好的病室氛围。(3)帮助病人调整舒适体位:一般予健侧卧位或平卧位,避免切口受压,侧卧位时予翻身垫或软枕支撑腰背部,患肢予抬高垫或软枕抬高,以促进患肢血液循环,减轻肿胀,缓解疼痛。(4)留置引流管的患者翻身及改变体位时,避免压迫、扭曲、牵拉管道。术后尿潴留也是疼痛原因之一,及时排尿防止术后尿潴留,如出现排尿困难时,立即诱导排尿(如听流水音、按摩膀胱区等),必要时给予导尿等[5]。(5)分散注意力:看书报、聊天、听音乐,看幽默视频,请性格开朗的病友讲笑话等。(6)教患者学会自我放松:深呼吸、慢节律呼吸。(7)及时更换切口敷料,增进患者局部舒适感。
1.2.5药物治疗护理目前主张预防性用药[6]对使用PCA泵的病人,除了向病人及家属介绍PCA的作用、使用方法和反应,也让其明确在镇痛期间,应在感到疼痛时即按键给药,而不是待疼痛难忍时才按键给药,这样才能达到满意的镇痛效果。同时又要让患者放松,避免过度紧张怕痛而在无痛时频繁自行给药。使用镇痛药后要注意观察疗效及不良反应,及时对应处理。
1.2.6功能锻炼和按摩骨折及术后由于局部组织水肿或瘀血均可造成机体疼痛,患者往往怕痛不敢活动,而术后早期正确的功能锻炼可减轻肢体肿胀,缓解疼痛,护士应在术后保持与主管医生良好的沟通,根据不同病情制定相应的功能锻炼计划。训练要循序渐进,护士对患者要时常给予鼓励和帮助,并在指导患者功能锻炼过程中辅以按摩切口周围肌肉,范围以敷料为界,力度适中,一般以患者感觉舒适为宜,因为按摩可增强血液和淋巴液的流动,加快致痛介质的疏散与吸收,同时按摩可缓解血管、肌肉等软组织的痉挛,使周围神经的兴奋度降低,疼痛也随之减轻。同时让患者充分明白早期功能锻炼和按摩的目的和重要性。施教时选择恰当的交流方式与时机,尽可能地使患者在身心愉悦中接受指导并自主锻炼[7]。
2结果
2.1对比两组患者使用镇痛药例数,采用问卷调查形式,了解对患者对疼痛护理的满意度。观察组使用镇痛剂例数明显低于对照组,而患者对疼痛护理的满意度则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l。
表1两组患者术后疼痛效果的比较
组别n应用镇痛剂例数(%)对疼痛护理满意例数(%)
观察组345(14.70)33(97.05)
对照组3430(88.24)19(55.88)
3讨论
对骨科患者来说,手术后疼痛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了患者功能锻炼的主动性,进而影响了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恢复及远期手术效果,随着医学科学的不断发展,疼痛护理越来越被重视,疼痛已被作为“第五生命体征”来评估与处理,而护士又是这一评估和处理过程中的具体实施者。护士通过对骨科术后患者及时、合理有效的疼痛评估,为医生提供用药依据,同时通过心理护理、认知干预、舒适护理、功能锻炼等护理干预,一方面不仅能及时有效的帮助患者控制术后疼痛,还降低了镇痛药的使用率,减少药物不良反应,提高用药安全性;另一方面也使护士综合素质提高,增加患者对护士的信任和尊重,提高护理依从性和术后护理质量,从而提高了患者满意度。
参考文献
[1]朱炜,杨玉英.创建手术后无痛护理病房的效果[J].中华护理杂志,2007,42(9):791-792.
[2]黄人健,李秀华.外科护理学高级教程[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1:8.
[3]王继红,吴新.护理干预对骨科患者术后疼痛的影响[J].护理研究,2008,22(7):1914~1915.
[4]张艳,刘青.对116例手术病人术后镇痛认识的调查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2006,41(10):950.
[5]汤根芬,骨科患者疼痛的护理[J].当代医学,2009,15(7):96.
[6]董晓彤,骨折患者术后无痛护理体会[J].实用医药杂志,2011,28(10):914-915.
[7]俞春兰,张雪梅,方兰莺.对骨折患者功能锻炼指导情况调查及影响其功能锻炼的因素[J].当代护士,2011.(1):1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