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魁宝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马山中学250304
创新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创新是一种境界,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不竭的动力。诺贝尔物理奖得主美籍华人朱棣文曾一针见血地指出:“中国学生学习很刻苦,书面成绩很好,但动手能力差,创新精神明显不足,这是与美国学生的差距。”我认为这一评价非常中肯,切中时弊。那么我们的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是怎样失去的呢?根本原因在教育本身,负担太重——考试频繁、死记硬背、作业机械重复,磨灭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对数学现象的好奇心,题海战术泯灭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学生参加数学活动几乎是一种被动的行为。当前,在新课标的指导下,在创新性的课堂教学中,我们必须牢固确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主体观、以学生能力发展为重点的教育质量观、以完善学生人格为目标的教育价值观。教师应充分地尊重学生个性差异,把学生看作发展中的人、可发展的人;学生要创造性地学数学,数学就要充满创新活力;初中数学改革方向就是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下是本人的几点拙见:
一、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主动性,积极性,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认知心理学关于学习机制的最新研究成果揭示了学习主动的本质是认知主体的主动结构。只有当认知主体意识到是其自身在影响和决定学习成败的时候,生动建构才有可能实现。从认识论意义上看,知识总是情景化的,而且在非概念水平上,活动和感知比概念化更加重要。因此只有将认知主体置于饱含吸引力和内驱力的问题情境中学习,才能促进认知主体的主动发展。
新课标中指出:“数学教学应从学生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问题情境。”教师就教学内容设计出富有趣味性、探索性、适应性和开放性的情景性问题,并为学生提供适当指导,让学生产生认知困惑,引起反思,形成必要的认知冲突,从而促成对新知识的意义建构,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二、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训练创新思维
在教学中应打破“老师讲,学生听”的常规模式,变传播为互动,充分暴露知识形成过程,促使学生一开始就进入创新思维状态中,以探索者身份去发现问题、总结规律。要让学生进行反思和引申,激励学生积极观察和活跃灵感,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
三、注重学生数学兴趣的激发,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数学兴趣是学生的一种力图探究了解数学知识和数学活动的心理倾向,它是学生学习数学的自觉性和积极性的核心因素。在教学中,要从数学素材中选取通俗易懂的事例,采用适合学生年龄特征的方式激发学生兴趣,引发学生探究活动,进而成为创新动力。
四、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实施分层教学,开展积极评价
美国心理学家华莱士指出,学生显著的个体差异、教师指导质量的个体差异,在教学中必将导致学生创造能力、创造性人格的显著差异。因此,教师调控教学内容时必须在知识的深度和广度上分层次教学,尽可能地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指导策略;在教学评价上要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对不同程度、不同性格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作为教师就要及时了解并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积极评价学生的创新思维,从而建立一种平等、信任、理解和相互尊重的和谐师生关系,营造民主的课堂教学环境,学生才会在此环境中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展示自己的个性特征。
课改已经在全国轰轰烈烈地展开,课程改革后的数学课堂应创设富有探索性、挑战性的问题,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不仅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实施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在课堂活动中感悟知识的发生、发展变化,培养学生主动探索、敢于实践、善于发现的科学精神。我们应该把创新教材、创新教法与创新课堂环境有机结合起来,把学生的主动学习与创新意识的培养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