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内护理转运改良流程在急性胸痛患者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9-19
/ 2

院内护理转运改良流程在急性胸痛患者中的应用

周利龙晓秋曹玉琼

(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科四川宜宾644000)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在急性胸痛患者中应用院内护理转运改良流程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实施院内护理转运改良流程后收治的急性胸痛患者90例作为观察组;另外,选取我院未实施院内护理转运改良流程的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急性胸痛患者90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转运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转运成功率、猝死发生率以及患者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院内护理转运改良流程能有效提高急性胸痛患者转运成功率和患者满意度,并减少患者猝死率。

【关键词】院内护理;改良流程;急性胸痛

【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7)27-0240-02

在医院急诊科常见的疾病之一即是急性胸痛,如主动脉夹层、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张力性气胸等均是常见的较为严重的胸痛症,患者一旦发病,将会在数小时内出现休克、呼吸衰竭、心脏破裂以及恶性心律失常等症状,这些疾病症状均是导致患者猝死的原因[1]。患者在经过初步抢救之后,将其安全、快速的转运到冠心病监护病房、手术室、CT室、导管室以及呼吸监护病房等进行下一步治疗,有效安全且快速的转运对挽救患者生命具有重要的意义[2]。本研究就对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急性胸痛患者90例作为观察对象,探讨分析实施院内护理转运改良流程的应用效果。现具体报告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急性胸痛患者90例作为观察组,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急性胸痛患者9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组患者中,男51例,女39例,年龄37~78岁,平均年龄(50.8±4.2)岁,11例主动脉夹层、68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6例张力性气胸、5例急性肺栓塞;对照组患者中,男50例,女40例,年龄36~78岁,平均年龄(51.8±4.1)岁,12例主动脉夹层、67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7例张力性气胸、4例急性肺栓塞。两组患者均排出主动脉瓣狭窄、反流性食管炎以及胸膜炎等胸痛患者,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以及疾病类型等方面的一般资料均无显著差异(P>0.05),不具统计学意义。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转运流程。观察组患者采用院内护理转运改良流程:(1)护理人员要求。要求参加转运改良流程的护理人员能单独完成转运护理工作,并能对工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灵活处理,针对伴有呼吸血压和意识出现障碍的生命体征不稳定患者至少安排医师、护士以及护工各1名进行转运工作;(2)转运前风险评估,所有患者在转运前需要对胸痛程度、生命体征现状、血氧饱和度等进行风险评估,保证各种监护手段都能进行呼吸道以及静脉通道的管理。医师需要向患者家属说明在转运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让家属在知情状况下签署转运知情同意书;

1.3评价指标

对两组患者的转运成功率、猝死发生率以及患者满意度进行比较分析。

1.4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数据以SPSS20.0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比较以t检验;计数资料的比较经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转运成功率为97.8%(88例)、猝死发生率为1.1%(1例)、患者满意度为97.7%(87例),均优于对照组患者转运成功率90%(81例)、猝死发生率8.9%(8例)以及患者满意度67.8%(61例),组间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

3.讨论

在医院急诊科中,院内护理转运流程对抢救危急重症患者具有重要的作用。除了对护理人员有较高要求以及进行转运前评估之外,还需要做好以下几点转运工作:(1)转运前护理。护理人员应该将各种急救药品和抢救仪器准备好,并制定好急救方案。出科前,应该对患者的各种管道通畅程度进行再一次的检查,若患者出现意识障碍需要对患者气道内的分泌物进行再一次的吸痰操作。并保证相关仪器电量充足,将患者尿袋清空。在出科前20分钟左右与相关科室做好沟通,将患者病情进行报告,并告知需要准备的治疗仪器,如心电除颤仪、吸痰器、临时起搏器以及心电监护仪等[3]。并对患者做好心理护理,指导患者家属积极配合护理转运;(2)转运中护理。针对张力性气胸患者以及心理衰竭患者,应该将床头抬高,而意识出现障碍的患者应该取平卧位,使患者将头偏向一侧。在转运途中,应该保证速度平稳,若有上下坡,应该使患者保持头高足低,避免出现脑充血。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意识、呼吸以及胸痛程度进行密切观察,对患者静脉管道、器官插管等通畅度进行实时监测,避免出现管道堵塞或者脱落情况。同时密切观察患者血氧饱和度以及血压等情况[4]。若患者在转运过程中心跳或者呼吸突然停止,应该即可进行抢救,并做好抢救记录;(3)转运交接。将患者转运至目的地之后。接诊复视以及护送人员要协助帮患者移床。做好床边以及病历交接工作,涉及到个人基本信息、胸痛时间、身体机能以及诊断结果等各项交接内容,在做好交接后双方科室交接人员均要签名。

本院针对急性胸痛患者的病情特征,制定了有针对性的院内护理转运流程,从转运前风险评估,转运前、中、后的护理,以及转运交接等环节与患者病情变化较快以及具有较高猝死风险等特点相结合,并对护理转运流程进行改良,能有效提高转运成功率以及患者满意度,降低猝死发生率。

【参考文献】

[1]陈瑞芳.院内护理转运改良流程在急性胸痛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6,10(16):249-251.

[2]叶惠娟.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院前急救护理观察[J].吉林医学,2013,34(33):7082.

[3]卢小利,卢伶俐,张弦等.基于综合评估策略下院内急救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病人预后的影响[J].全科护理,2016,14(34):3633-3635.

[4]林敏桥.院内外无缝隙流程化急救在急性心肌梗死病人抢救中的应用[J].全科护理,2014,(31):2956-29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