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风险管理在急诊患者安全管理中的实施效果评价王华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11-21
/ 1

护理风险管理在急诊患者安全管理中的实施效果评价王华

王华

(葛洲坝集团中心医院急诊科湖北宜昌443002)

【摘要】目的: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急诊患者安全管理中的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3月~2016年3月我院急诊室收治的73例急诊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35)与研究组(n=38),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上应用护理风险管理,对两组患者安全管理的效果进行评价和分析。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护理错误、护理投诉及护理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急诊患者安全管理中实施护理风险管理,不仅能够减少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也能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关键词】护理风险管理;急诊;安全管理;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6)31-0241-02

护理作为急诊抢救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患者预后及急救成功率有着重要的意义,近年来,临床正不断提高急诊护理质量,但仍然有一些客观因素导致护理风险事件发生,严重影响了患者的预后康复及急救有效率[1]。本研究选择我院38例急诊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应用护理风险管理,现将实施效果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2015年3月~2016年3月我院急诊室收治的73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共38例,男30例,女8例,年龄14~89岁,平均年龄为(35.12±5.48)岁;对照组共35例,男18例,女17例,年龄15~89岁,平均年龄为(36.17±5.56)岁。两组患者均为车祸伤、殴打伤所致,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具体内容为[2]:心血管监测、水电解质平衡维持、营养支持等,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应用护理风险管理,具体内容如下:①完善规章制度,由护士长根据急诊科室的特点及相关要求来完善急诊护理制度,护理人员需将护理目的、内容、风险、注意事项等详细告知患者及其家属,以便得到患者及其家属的理解,能够降低护患纠纷的发生率,注意需要制定突发应急预案,以便于各项护理工作正常进行[3]。②提高防范意识,首先应加强护理人员的急救操作意识,不仅要熟练掌握急救设备及药物的使用,更要不断提高自身急救操作水平,可每周或每月开展一次总结会议,以便找出护理问题及时进行改正和加强。③规范文件记录,护理人员在进行急救时一定要详细记录患者病情变化情况,既要客观、详细、准确记录,也要保留好病历病定时进行审查[4]。④设备药物管理,每台急救仪器和设备都需要有专人进行管理,每日都需要有护理人员进行清点和检查,若发现异常情况需及时进行上报,以便解决故障和问题。

1.3评价指标

观察并评价两组患者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护理满意度与护理质量。

1.4统计学分析

数据以统计学软件SPSS18.0分析,以率(%)表示计数资料,经χ2检验,以(x-±s)表示计量资料,经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研究组与对照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情况比较

研究组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护理错误、护理投诉情况比较差异显著(P<0.05),详见表1。

3.讨论

护理是医疗卫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临床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会与患者进行直接、长久的接触,很容易发生护理风险事件,尤其是科室较为特殊的急诊科,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更高,因此需要采取有效的手段来降低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率。护理风险管理是以患者为中心的管理模式,其能够有效避免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使患者在就诊期间身心处于舒适的状态,有利于患者预后康复。

本研究选择我院73例急诊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研究组患者实施护理风险管理,效果显著,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护理满意度、护理错误、护理投诉及护理质量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值得进一步推广。

【参考文献】

[1]戚妙芬,周颖.护理风险管理在急诊患者安全管理中的实施效果评价[J].护士进修杂志,2014,(3):223-224.

[2]蒋萍.护理风险管理在急诊患者安全管理中的实施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5,(2):11-12.

[3]杜云真.护理风险管理在急诊患者安全管理中的实施效果评价[J].中国卫生产业,2014,(32):69-70.

[4]陈晓梅,李敏.护理风险管理在急诊患者安全管理的实践价值评述[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6):2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