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丽娇西藏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摘要:当前,如何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仍是西藏高校面临的重大现实问题之一,创新教育理念,引入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实现显性与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完美结合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因此,研究如何有效地开展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西藏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实施路径
本文为西藏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15年研究生科研项目《西藏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研究》(MYYJS2015013)研究成果之一。
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具有自身的独特优势,它的最大特点就体现在潜隐性上,是教育者将教育目的和教育内容以一种渗透的方式隐藏在学生的学习活动和生活环境中,使受教育者在无意识的情况下不知不觉地受到教育和影响,对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开发和利用校内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资源
(一)充分挖掘各类课程中的隐性教育资源
挖掘课程中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指除思想政治理论课之外的其他课程中的教育资源,如专业课程、人文社科类课程等。西藏高校和普通高校一样都始终坚持以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作为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思想政治理论课上讲授的内容是有限的,不能满足学生们多方面的需求,而其他的课程中包含的丰富的教育资源,恰恰能弥补它的不足。例如历史课上会专门让学生学习和了解西藏历史,使其认识到西藏自古以来就是祖国不可分割一部分,培养他们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爱国情怀;介绍藏民族在创造文字、藏医藏药、文学艺术等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使学生深刻认识到这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值得传承和发扬的等等。灵活地运用这些教育资源,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思想政治教育。
(二)教育者提高自身素质,实现教书育人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中提到,“每一位教师不仅是教书者,还是教育者......是点燃求知欲和道德信念火把的第一颗火星。”高素质的教育者不仅要具备渊博的知识还要具备高尚的思想品德,这样才能发挥榜样示范作用。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证明,教育对象对教育者的教育理念和行为态度的认同度越高,教育的效果越明显。西藏高校在教育环境和教育对象上与一般院校不同,很多藏族学生由于长期受成长环境和教育条件的限制和影响,具有心理较封闭,学习和生活独立性不强,参与度较低等问题,这就需要教育者尤其是与学生联系最紧密的辅导员掌握专业的心理学知识,关注藏族学生的心理需求,努力建构平等的师生关系,并以自己独特的道德品质、行为方式来感染学生,做到理解学生、尊重学生,从而达到情感层面上的共鸣,以实现教书育人的目标。
(三)营造和谐团结的校园文化环境,实现环境育人
高校校园文化代表了一所学校的文化追求和精神境界,主要包括物质(建筑物、文化设施、生态环境等)和精神(治学理念、师生的价值追求、精神风貌等)两个层面。它是一种潜隐的教育资源,渗透在校园生活的各个角落,广大师生的思想和行为在不知不觉中受到熏陶。西藏高校要想把学校建设成为育人的场所,就要充分挖掘潜藏在环境中的德育资源,要从学校所在的地理环境出发,种植一些适应当地气候条件的花草树木,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要充分利用校园橱窗、墙壁、走廊、地面等一切媒介,传播校园文化,通过张贴英雄人物、先进学生代表等的海报,以此来教育学生,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行为;举办一些与西藏地方特色紧密相关的活动,比如摄影展、藏族歌曲舞蹈大赛、知识竞赛等,丰富藏族学生的业余生活,增强学生们爱民族、爱家乡的情感。西藏高校以藏族学生为主体,但也包括一些其他民族的学生,因此需要在校园内营造一种各族学生平等参与校园生活、各族师生关系良好和谐的氛围,以实现环境育人的目标。
(四)完善制度建设与管理,实现管理育人
西藏高校在认真贯彻和执行党的教育方针政策的同时始终秉持着面向西藏、服务西藏的办学宗旨,既重视与一般高校之间的共性,同时也重视自身的民族特性,在实践中积极探索符合西藏高校特色发展的教育规律,制定和完善校内的制度建设和管理,以实现管理育人。学校的各项制度对师生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的形成起着规范的作用,首先高校要将体现国家意志的价值观念渗透在校园制度建设和管理中;其次是学校的制度建设要体现师生的意志和利益,不仅发挥着规范的作用,还要对师生的正当利益进行保护,这样能激发师生遵守制度的自觉性,从而有效改变自己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以实现管理育人的目标。
二、开发和利用校外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资源
高校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承担者,既要发挥自身的作用,同时也要注重联系社会环境和家庭环境,整合教育资源,形成全方位的立体的思想政治教育格局。
(一)社会环境
社会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践平台,让学生在参与和实践中实现自我教育。学生可以利用节假日到附近社区开展文明宣传活动,也可以参加志愿者活动,到敬老院、福利院等机构服务,使学生在帮助他人中得到锻炼和教育;鼓励学生走进基层,积极参加“三支一扶”项目,为当地的教育、医疗、农业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在实践中升华自己;组织学生到红色革命老区进行调研,以了解革命先辈的光荣事迹,体悟他们崇高的精神,有效发挥社会实践的隐性教育功能。
(二)家庭环境
家庭是人出生以后的第一所学校,是个人成长的摇篮。孩子自出生以来就深受家庭氛围以及父母自身思想素质,行为规范等方面的影响。家庭环境要素的好坏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们的成长以及他们今后的发展状况,尤其是在培养孩子思想政治品德等方面显得尤为重要,只有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才能为孩子的健康成长以及为以后接受来自学校以及社会各方面的教育打下坚实的基础。藏族大学生尤其是来自农牧区的学生,他们成长的家庭环境与汉族学生不能同日而语,由于成长起点的不同,使其享受和拥有的资源也不同,因此在开展教育过程中要正视存在的差异,用比较的方法来评价学生,对于他们的进步要及时的给予肯定和鼓励,这样才能更好地挖掘学生们的潜能。
三、创建网络平台,开发网络教育资源
网络中潜隐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它的出现和发展拓宽了大学生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渠道,这就要求教育者要掌握网络知识,充分利用网络交互性的特点开展教育工作。
教育者可以借助网络开展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活动,例如创建专门的思想政治教育专栏,邀请一些知名的专家学者线上聊天、论坛、电子邮件等方式直接与大学生互动,为他们解惑释疑,这样可以及时有效地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为线下开展教育工作指引方向。在西藏,达赖集团祸藏乱教的图谋从未停止,这就使西藏高校面临着特殊的政治环境,始终肩负着对大学生进行维护校园稳定、进行反分裂斗争、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思想教育的重任。藏族青年学生是西藏地区建设的中坚力量,历来是达赖集团企图拉拢的主要群体,他们利用网络散布谣言,蛊惑人心,企图动摇部分立场不坚定的青年学生。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西藏高校创建网络平台时既要有发展的眼光,充分利用教育资源又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对校内的信息网进行监控、过滤,掌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权,及时消除那些可能侵入学校网站的消极信息和及时更新网站的内容,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服务。
参考文献
[1]高峰,胡敏,金华.创新模式增强西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实效性[J].西藏民族学院学报,2013,6.
[2]葛立东.大学生隐性思想政治教育问题及对策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
[3]杨文仙.当前西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承担及实现路径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3.
作者:刘丽娇(1989-),女,河北张家口人,西藏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民族地区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