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第十一地质大队浙江温州325006
摘要:地质灾害治理工程项目本身具有项目多、施工点分散以及质量要求高的特点,在实践过程中,需要了解地质灾害的现状,结合具体情况,对治理工程的施工安全管理对策进行分析,满足施工组织的整体要求。文章以地质灾害现状为基础,结合具体情况,对治理工程的施工安全管理对策进行分析。
关键词:地质灾害;治理工程质量;安全管理对策
1导言
地质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条件,一旦人类栖息地遭到破坏,将会给人民生命财产、国家建设带来巨大灾难,严重阻碍国家经济建设的健康发展,因而备受国民关注。20世纪90年代起,地质灾害已引起党和政府的重视,并开始大力投资进行地质灾害治理,通过近10年的研究,防治水平在逐步提高,完工的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绝大部分已发挥出应有的工程效能。随着人类工程活动的不断发展,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将日益增多,但此类工程大多数具有工程量大、施工周期短、技术要求高、难度大、地质地理环境恶劣等特点,因而确保防治工程施工安全、加强施工中的安全管理是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施工中的一项新课题。
2地质灾害治理工程质量管理
2.1施工前的审查工作
在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正式开工以前,有关部门的监管人员必须对工程的施工图纸进行详细的审查。一方面,可以使施工单位或参与工程建筑的其他单位提前了解施工情况及工程设计的相关情况,提前做好准备,以便应付实际施工中遇到的一切困难;另一方面,施工前的审查工作中,还要进行技术交底。如此,在合同签订前,施工人员便可对工程项目的特点、技术要求以及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充分了解,有效的降低了施工过程中出现质量问题的几率。此外,在施工前的审查工作中,不仅要对工程项目的施工设计图进行认真的分析,还应从更高层次的角度上对图纸进行复查,并针对存在问题的区域提出优化建议。
2.2编制施工组织设计
施工组织设计在编制的过程中,通常以施工目标作为编制的对象,目的在于针对工程项目的实际施工,提出技术、经济与管理等方面的综合性指导。其中主要包括了工程项目施工现场的部署、人员配备、安全保护、设备安排等方面。从内容方面来看,该设计中的内容十分符合现实工程项目施工的实际需求,并有效的调节了工作人员与其职能、资源之间的相互关系,促进工程项目施工效果的提高。除此之外,部分施工企业为了最大化经济效益,在编制施工组织设计的过程中,并没有按照相关规定去做,只是根据设计施工单位单方面的简单编制或网络下载修改的方式,再加上配备工作人员不齐全,投入施工的设备与实际情况不符,无法实现设备的最大化使用,再加上自身审查力度较为松懈,使得施工组织设计在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逐渐沦为了摆设,未能发挥出其实际的作用。
2.3现场技术质量管理
在工程项目实际的施工过程中,为了降低工程项目的施工成本,施工单位并没有按照相关规定的要求配备足够的施工组织设计人员,并确保其专业技术水平能够满足工程项目施工的。然而,我国的施工单位在地质灾害治理工程的实际施工过程中,对技术质量管理工作始终无法得到有效的重视,许多相关项目的负责人在了解了具体情况后,便很少再过问现场施工的实际情况,这种不负责任的态度,也导致了我国工程项目施工现场技术始终都得不到有效提高。现场技术质量管理工作中,除了要加强工程项目中各项之间的现场技术质量管理,还要加强对工程项目中涉及到的原材料等工程使用材料进行检查。但是,在实际的项目施工过程中,由于原材料质量不合格或设备损坏导致的工期拖延、工程质量下降的案例屡见不鲜。
2.4隐蔽工程的验收管理
隐蔽工程在正式施工以前,必须经过监理工程师及相关验收单位签字后方可正式开工。不仅如此,凡是设计到隐蔽工程施工、验收以及管理的相关人员都必须持证上岗,确保其专业水平能够满足工程施工的基本要求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则需要相关技术人员对工程的施工质量、施工进度进行检查,并根据检查结果,并结合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在需要时对隐蔽工程进行重新的界定与确认。
3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施工的安全管理措施及对策
3.1建立健全安全管理机构和各种安全规章制度。根据施工特点,建立项目部、施工工程处、施工班组三级管理网络;在贯穿以安全生产责任制为主线的同时,有针对性地制定出与之相适应的各种安全规章制度和施工工序操作规程,形成安全生产指导性文件;每项工程开工前,向施工单位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并贯彻于施工始终。
3.2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施工具有地质环境复杂、作业条件差、危险性大、施工中存在物体打击、起重伤害、触电、高处坠落、坍塌、爆破事故、中毒和窒息危险,存在山洪、泥石流、山体滑坡等重大自然灾害,可能导致重大安全事故发生,且事故发生具有突发性、急迫性,一旦事故发生,可能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因此,施工前必须进行危险源辨识,确定面临的危险因素、事故隐患,因地制宜地加以防范。
3.3滑坡治理工程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应根据施工现场客观的环境条件(包括工区地理位置、自然环境、气象资料)、施工设备本身的安全程度、重大危险源等,有针对性地编制人员安全避让和抢险应急救援预案。
3.4严格制定滑坡治理工程施工人员准入制度。滑坡治理工程施工具有专业性强、技术要求高、施工难度大等特点,极易导致生产安全和施工质量事故,因此严格生产人员准入是硬指标。
3.5合理的施工设备和安全设施是治理工程的保证。这要求:①安全设施本身的质量必须符合国家有关规范和行业标准,杜绝使用假冒伪劣的安全设备;②设施装置的正确性、可靠性、稳定性;③按规定对设施测试、检修到位;④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劳保用品;⑤不匹配的施工设备,尤其是国家明令禁止和淘汰的施工设备不得进入施工现场。
3.6建立安全生产控制指标体系。拟定工程整体安全工作计划,确定安全工作目标,实行目标管理,层层签订安全生产责任状,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严格生产安全事故责任追究制度。
3.7施工安全教育。集中抓住以下几点:①项目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重要岗位人员、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接受规范的安全专项培训,持证上岗;②施工人员要经过“三级教育”和专项技术培训;③针对临时工和农民工安全素质低、自我防范意识差、流动性大等不安全因素,进行法律、法规、劳动纪律、技术技能、劳动卫生与职业病防治教育。
3.8对分包施工单位的管理应做到:①必须审核其法人资格、安全生产许可资格;②签订生产安全合同,明确双方的安全责任;③聘用临时工或民工,采用分包单位具体管理和项目部集中管理的双重管理办法,分包单位为其购买工伤保险,项目部负责进行安全技术培训,签订安全合同。
3.9开展经常性安全检查,狠抓隐患整改。生产过程中的安全检查是及时消除事故隐患的重要手段。预防各类事故发生应该从以下两方面入手:一方面从源头上控制事故;另一方面是从过程上控制事故。尤其是在立体交叉作业,有时甚至是超常规施工中,经常性的安全检查要形成制度,检查的落脚点是施工现场、生产班组,检查的侧重点是薄弱环节。
结语
随着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不断深入,施工安全管理在工程管理中日渐突出和重要。建立适应工程特点的安全管理机制及保证机制,突出抓基础管理、基层管理,重点抓全过程管理,实行群防群治、全方位覆盖,能有效预防和控制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景书渊.地质灾害现状与治理工程施工安全对策分析[J].企业技术开发,2016,(16):121-123.
[2]卢永.浅析地质灾害治理工程质量、安全管理对策[J].西部探矿工程,2016,(02):195-198.
[3]黄文川.加强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施工质量监督管理的思考[J].浙江国土资源,2008,(11):4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