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春燕
(海宁市人民医院呼吸内科浙江嘉兴314400)
【摘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以气流不完全可逆受限、呈进行性发展并与有害气体长期刺激密切相关的肺部疾病。该病易急性反复发作,急性期的护理能有效地缓解病情,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期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4)14-0360-01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具有气流受限特征的肺部疾病,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肺功能逐渐损害呈进行性发展,有并发症和病死率高的特点[1]。据最新流行病学调查表明,我国40岁以上人群中,COPD的患病率高达8%-10%,每年有500-1100万人因COPD致残,病死超过100万例[2]。COPD经常急性反复发作,容易并发肺心病、心衰、呼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临床诊断依据为:①在疾病过程中,病情出现超越日常状态的持续恶化,并需改变COPD日常基础用药;②短期内咳嗽、咯痰、气促和(或)喘息加重,痰量增多,呈脓性,可伴发热等。
目前,临床尚无根治办法,临床治疗以控制症状和降低临床复发为主要目的。因此,加强COPD病人急性发作期的护理管理,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对提高诊治效率、改善病人预后具有重要意义[3]。
1氧疗的护理
AECOPD的管理涉及多个方面,氧疗是其中基本的方法。国内COPD指南(2007年修订版)已明确提出了控制吸氧的概念,以代替既往的低流量吸氧[4],要求吸氧后使血氧饱和度保持在90%~93%,这样既可避免二氧化碳麻醉的担忧,又可以纠正低氧血症。吸氧的过程中应保持鼻导管的通畅,防止堵塞,湿化瓶每天更换。
2呼吸道护理
2.1鼓励患者饮水每日不少于1500mL,从而有利于湿化呼吸道及痰液稀释便于咳出。
2.2氧气驱动雾化由于部分患者不能耐受较长时间雾化吸入治疗,并可能出现缺氧加重,COPD患者适合使用氧气雾化吸入器,能达到稀释痰液、排痰消炎之目的[5]。
2.3鼓励并指导患者进行有效咳嗽,促进排痰,协助患者翻身、拍背,也可以采取体位引流法帮助排痰。针对无力咳嗽者或气道阻塞患者应及时采取吸痰处理,一次性将痰液吸净。COPD以老年人多见,痰液能否及时排除,是整个治疗及病程转归的重要环节[6]。
3呼吸功能的锻炼
①缩唇呼吸:患者取舒适卧位,放松状态,双手放于腹部,闭口经鼻吸气,稍屏气后缩唇似吹口哨样缓慢呼气,同时收缩腹部,每次约(10~15)min,每天练习数次,不感到疲劳为度。
②腹式或膈式呼吸:患者可采取坐位、半卧位、立位,将双手分别放于胸前和腹部,吸气时胸部不动,腹部鼓起,呼气时收缩腹部,尽量将气全部排出,每分钟呼吸约7~8次,反复训练,每次时间10~20min,每天2次。循序渐进,最终形成一种呼吸习惯。腹式呼吸需增加能量消耗,故只能在恢复期进行训练。
4用药护理
首先,急性期为患者选择有效的雾化吸入方法尤为重要,有研究表明,氧气驱动雾化吸入与超声雾化吸入相比,能够更好地改善COPD患者的肺通气和换气功能。其次,如果患者存在炎症及支气管痉挛的情况,应合理运用抗生素、祛痰剂及支气管扩张剂治疗,并观察药物的疗效及副作用。
5营养支持
对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而言其存在呼吸负荷重的现象,会消耗较多能量,所以大多数患者会发生营养不良的症状[7]。应嘱患者多食高蛋白,多纤维,高维生素的食物,少量多餐,多饮水,保证排便通畅,满足机体需要。腹胀的患者应进软食,少量多餐[8]。
6心理护理
COPD反复发作,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患者都有不同程度心理障碍,针对这些心理障碍,护理人员应给予正确的心理疏导,给患者讲解与疾病相关的知识,同时鼓励家属多与患者焦虑,给予支持,鼓励患者积极地面对疾病。
总之,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给予及时有效地护理,不但能减轻患者的痛苦,减少并发症,还为患者的病情的恢复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提高疾病的治愈率。
参考文献
[1]王宁.呼吸系统疾病对病人的危害.中外健康杂志,2008,30(5):32.
[2]陈梅,陈永红.慢性阻塞性肺疾病82例临床护理体会[J].吉林大学,2010,31(9):1262-1263.
[3]周凯云,王雪妹.分级护理的研究现状与分析[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1,17(30):3710-3712.
[4]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007年修订版)[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7,30(1):8-17.
[5]李彩霞.COPD应用超声雾化吸入与氧气雾化吸入过程的观察[J].实用护理杂志,1998,11:16.
[6]林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康复指导.临床肺科杂志,2006,32(3):45.
[7]贾瑞霞,宋俊兰.慢性阻塞性肺气肿70例的护理[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2):32-33.
[8]王立昆.人性化护理在传染科的应用[J].中华医药感染学杂志,2010,20(4):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