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涛(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武汉430072)
摘要:美国研究生教育成本实行多元主体分担,学生负担比例适中,收费标准灵活多样;并建立了资助范围广、方式多、金额大的以贷款为基础的多元混合资助体系,实现了资助贫困与奖励优秀、资助学习与奖励科研的良好结合。给我们的启示是:应最广泛地调动多元主体参与研究生教育成本分担;根据居民承受能力、实际发生成本和预期收益等实行灵活多样的收费标准;通过完善的资助体系来解决教育机会均等问题,如为研究生科研提供资助,加大贷学金资助力度,使奖优、酬劳和支贫相互配合、相得益彰,以消除资助的负面影响。
关键词:美国;研究生教育;成本分担;资助
中图分类号:G52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7836(2008)12-0
实行研究生教育成本分担,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德国除外)研究生教育改革的共同趋势,只不过不同国家对个人承担的比例要求不同而已。但“没有哪一个国家能够象美国一样,将高等教育成本如此广泛地分配于公众和私人资源之间,也没有哪一个国家能够象美国一样做到高等教育的价格、补贴和资助计划的如此多样化。”而美国的研究生教育体制又与我国有许多相似之处。因此,研究美国研究生教育成本分担与资助特点对于我国正在进行的研究生教育成本分担制度改革无疑有着重要的实践意义。
1美国研究生教育成本的分担特点
1.1多元主体参与分担
美国的高等教育办学体制是公、私并存,但注册于公立高校的学生却占半数以上。因此,美国研究生教育成本由多元主体分担——高校自身、私人机构、中央和州政府、学生、慈善机构和个人。
在美国,虽然研究生学费主要由个人和家庭承担(少数学生可以部分减免学费或全免),但由于政府、企业、社会组织、私人和高校等都广泛参与各种研究生教育资助(如设置各种奖学金等),实际上也是多元主体再次参与了部分研究生教育成本的分担,并为研究生减少了成本分担的个人份额。
1.2个人分担比例适中
在美国研究生教育经费构成中,约30%的来自学生,约60%来自政府的财政拨款,约10%来自捐赠收入。其中,占总成本30%的学费却只占到美国人均GDP的15%左右。同时,研究生还可以获得校内校外多种资助而减少个人分担压力,以顺利完成学业。因此,看似美国研究生收费愈来愈高,却并没有从根本上影响到研究生的受教育机会。
由于学校性质不同,学生负担的学费在公立高校中的比例一般低于20%,在私立学校总经费中却要占40%左右。而私人捐赠所占的比例在公立中不足5%,但在私立高校中却接近15%。州及地方政府对公立的投入超过其办学总经费的40%,对私立的投入低于其总经费的4%。虽然美国大学的学费和生活费很高,但联邦政府每年给学生的资助将近815亿美元之巨。另外,私人的捐助也不可胜数。各种资助加在一起,使平均每一个中等家庭的学生实际上只支付了大学学费标价的34%左右。
2美国研究生教育的资助体系
2.1美国研究生教育资助的种类
美国的资助系统主要有贷学金、奖学金、助学金(课外劳酬)和社会助研(如研究生资助金)等四个方面。
(1)贷学金
美国研究生教育资助的最大特点就在于它的形式多样性,主体多元性,仅贷款而言就有多种,如联邦佩更斯贷款和联邦斯塔福德贷款、联邦福德直接补助贷款、联邦福德直接非补助贷款等,此外还有各种私人贷款。据有关资料显示,在美国获得贷学金的研究生占全部注册研究生的比例已达到一半以上。
联邦担保学生贷款项目有多种,在美国被称为“联邦家庭教育贷款”,主要贷款项目如下:
“斯泰福贷学金”,该贷款项目约占联邦担保学生贷款总额的4/5。贷款对象是“有经济资助需要的学生。”它由联邦政府提供担保,商业银行出资借贷,分为“政府贴息贷学金”和“无贴息贷学金”两种。“政府贴息贷学金”是指学生学习期间及还贷宽限期利息由联邦政府支付。这要求对学生的家庭经济状况进行调查,家庭收入低于一定水平的比较困难的学生才有资格获得贷款。
“学生家长贷学金”,这项贷款面向有良好银行信贷记录的大学生家长,贷款仍由政府提供担保。利率不超过9%,仍然低于普通商业银行贷款利率,利息在贷款发放后计算。
除了联邦担保学生贷款外,美国还有其它学生贷款,比如:
“帕金斯贷学金”原名为“国防贷学金”,它是由学校向家庭经济特别困难的大学生及研究生发放,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利息由政府支付,学生毕业或离校后九个月开始还贷,还款期间的利率为5%。
“联邦直接贷学金”,参加直接贷款计划的高校可以从美国教育部直接获得贷款资金。并向符合借款条件的学生发放贷款。这样学生就省去了银行、担保机构这些中间环节,可以大大降低学生的贷款成本和拖欠偿还率,并有利于管理。据美国国会预算委员会估计,联邦政府每年可因此而节约资金43亿美元。
过去20多年,学生得到的资助越来越多地来自贷学金。今天,贷学金已经占到全部可得资助的60%。在1999—2000年度,联邦资助计划在学生和家长贷款上发放360多亿美元。这表明从那时起贷学金已经成为整个美国资助系统的基础。
(2)奖学金
奖学金是美国研究生完成学业的重要资助来源。奖学金有校内和校外两种。校外奖学金主要是由政府、非营利性组织、基金会、个人等提供的各种奖励。一般而言,相对于教学型大学而言,美国研究型大学的奖学金种类较多、项目较全、资助金额较大。以哈佛大学为例,哈佛大学研究生院可以提供多个奖学金资助项目。通常情况下,85%的哈佛大学研究生能够获得来自大学内外的各种资助。而教学型大学为研究生提供的校内奖学金数量却相对较少,主要集中在助教、助研、助管等资助上。
(3)助学金
助学金名目繁多,有补助金、助学金、助研津贴、助教津贴、实习津贴等。补助金和助学金是为研究生完成学位论文提供的小额补贴,如购置材料、上机费用、调研车旅费等。助研津贴的发放对象是协助教授上课(包括批改作业、带本科生实验等)或者协助教授从事课题研究(包括收集资料、调研等)的研究生。美国独具特色的助教助研津贴都是通过学生的工作和劳动获得的。助教助研工作每年需申请,这就促使研究生必须保持优异的学习成绩。
不同水平的院校间以及同一院校的不同学科间的助学金差距很大。一般说来,人文科系外部资金来源较少,通常的研究生资助方式就是设置若干助教职位。经济状况较好的系可以提供工资较高的科研助理岗位。
2.2美国研究生教育资助的特点
综上所述,美国研究生教育资助体系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建立健全了以贷款为基础的多元混合资助体系;(2)资助体系注重奖励优秀与支持贫困相结合。研究生一般靠劳动、学习和科研而获得各种资助,贫困但不够优秀的研究生也可以通过“三助”、减免学费或贷学金等得到资助。(3)资助方式多、额度大、范围广。联邦政府、州政府和学校每年提供大约815亿美元的巨额资助。通过资助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人们因经济收入上的差距悬殊而导致的接受研究生教育的机会不均等问题。
3美国研究生教育收费及资助制度对我国的启示
3.1最广泛地调动多元主体参与研究生教育成本分担
美国政府、企业、各种民间慈善机构、基金会以及国民个人都积极参与研究生教育成本分担和资助,而不是将研究生教育成本简单地全部推给研究生个人。这对于研究生教育发展的积极意义是不言而喻的。在中国,但如何积极引导企业和社会各界资助研究生教育无疑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新课题。
3.3充分考虑国民的实际承受能力确定研究生个人分担份额
由于多元主体广泛参与资助研究生教育,美国奉行低学费原则和能力支付原则,面向所有学生制定低廉的学费价格。因而看似不断上涨的研究生教育收费却在培养总经费中占的比例并不大,而且对于研究生个人来说,这一比例只占到人均GDP的15%左右,远远低于中国60%的比例。可见,在中国,研究生收费占总培养成本25%的这一比例看似与美国相当,但对于研究生个人来看,却相当美国研究生经济负担的4倍。这的确应该引起我们深思:个人分担份额不应超过居民的实际承受能力。
3.3通过完善的研究生资助体系解决教育机会均等问题
正如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前校长布鲁斯?斯通指出:“高等教育的门槛和父母收入、父母受教育程度、性别、语言、种族、居住地等与生俱来的特征紧密相连,就会加剧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成本分担,尤其是过去由纳税人负担的教育经费转向由家长和学生分担的发展趋势,可能不利于低收入家庭、农村和少数民族家庭的学生参与高等教育。”显然,减少这种问题的最好办法就是对贫困学生进行资助。我国建立健全研究生教育资助体系除了应增大资助额度、扩大资助范围和增加资助方式之外,还应注意借鉴美国如下几个方面:
(1)设立研究生科研资助项目,使奖励学习与资助科研并重
研究生教育包括教学和科研两个方面,因此,对研究生的资助就不应只局限于学习,也应重视科研。研究生的科研有三种:一是给导师或其他教师助研;二是为完成自己学位论文而展开的调查或研究;三是自己独立开展的研究或论文撰写。无论是哪一种研究,都是在为社会作贡献,为之提供一定的资助是必要的,也是有利于调动研究生科研积极性,提高研究生科研水平和质量的。对第一种助研的资助,在各国都有较好的实践,在我国尚有待完善其制度。至于对后两类研究的资助在我国几乎还是一片空白。在美国,有基金会、科研机构等部门为研究生科研设立研究生资助金。我国一些高校虽对研究生论文发表给于了少量奖励,但还做得远远不够。特别是为研究生提供科研课题,进行经费资助,是我国基金会和科研机构需要注意的。
(2)实行奖优、酬劳和支贫相结合,消除资助的负面影响
时下许多研究生为了获得更多的经济资助,不得不屈从于一些附加“条件”,违背自己的意愿和兴趣,与自己的专业学习和特长发展相违背,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去从事“助教、助研、助管”等工作。因此,资助研究生不仅应完善其制度,还应考虑研究生的学习时间与精力,针对不同学年段的收费特点和受教育特点提供相应的资助手段,并保证研究生“劳有所酬”。
研究生获得资助一方面可以通过学习和劳动的途径,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一些允许研究生“不劳而获”的项目。如美国高校中普遍设立一些资助项目:奖学金、减免学费、提供贷款等,把奖励优秀与支持贫困结合起来。优秀毕竟是少数,贫困且不优秀者大有人在,不能要求这部分学生把太多的时间用来干那些“劳有所酬”的事情而影响其学业。资助的首要要旨不在奖优,更不在酬劳,而在于支贫。贫困生才是资助的第一目标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