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守凤陶锋(通讯作者)邹龙陈敬林刘玉玲
(湖北省枣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检验科湖北枣阳441200)
【中图分类号】R5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3)10-0204-02
【摘要】目的结核分枝杆菌是引起结核病的主要原因,结核分枝杆菌的快速诊断尤为重要,它能给临床提供正确的诊断依据,目前市场上检测结核分枝杆菌方法虽多,但灵敏度和特异性参差不齐。方法我室选用结核快速诊断试剂盒,通过对3285例有发热咳嗽等临床症状的住院和门诊病人初筛与细菌学、CT、胸片、结核菌素实验的比对。结果快速诊断试验组阳性率明显高于其他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临床诊断确诊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在基层卫生组织尤其是广大农村更快更正确诊断结核病快速切断传染源尤为重要,建议试剂厂家尽快生产出灵敏度强和特异性高的快速诊断试剂盒,以满足临床之急需。
【关键词】结核分枝杆菌快速检测灵敏度
结核病是一种古老的传染病。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全球每年新发结核病患者880万例,每年因结核病死亡的患者约200万。我国的结核病人数据世界第三位,患者人数仅次于印度,鉴于我国结核病流行现状,对于结核病的快速诊断显得尤为重要。我室现用结核杆菌快速诊断试剂盒,对结核病的诊断方便,快速,结果可靠可作参考,相比以前几个厂家的灵敏度和特异性有提高,这次我们对3285例检测结果和胸透、CT、细菌学、结核菌素试验比对有显著性差异P<0.05。
1材料和方法
1.1原理本试剂盒以纯化的基因工程克隆、表达结核(TB)特异性蛋白抗原38KD固定于纤维膜表面。使用时加入待检血清,如样品中含有抗TB特异性抗体,则可与膜表面的相应抗原结合形成复合物,该复合物随即与金标记物结合而呈现紫红颜色。颜色的强度直接与样品中存在的抗TB特异性抗体lgG的量呈正比。
1.2方法一是测试所需器具:微量加样器,加样吸头。二是取出测试板,置于一平面操作台上,平衡至室温。三是加样:微量加样器加样孔(S)加入未稀释的待测血清100μL。
1.3要求血清标本按常规方法由静脉采集。5天内测定的标本可放置4℃保存。标本放置在-20℃至少可保存3个月。标本避免溶血或反复冻融。混浊或有沉淀的标本应离心或过滤澄清后再检测。需保存的血清在采集、保存过程中应注意无菌操作。
1.4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3.0软件包处理数据,采用t检验和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对我院门诊及住院病人从2012年1月1日至2012年10月31日3285例送检标本进行检测,快速检测结果阳性902例,与结核菌素实验及放射影像学、细菌学检测比对。
临床资料:所有病人均来自我院门诊和住院病人,有发热咳嗽症状,对抗生素不敏感,年龄0—75岁,其中男性1925例,女性1360例,临床确定组为检查和临床症状均符合结核病诊断标准。结果可见:快速检测组阳性率高于其他四个组,但这几组之间比较无差异(P<0.05)。这说明它可以作为一个快速筛查首选项目,既缩短患者等待时间又节约患者治疗费用。
3讨论
结核分枝杆菌是引起结核病主要因素,它危害严重,并影响工作、学习和生活质量。虽然它危害大,但只要能检测出来,治疗并不难。
虽然结核分枝杆菌的细菌学检查目前是结核病实验室诊断的金标准。但由于痰涂片阳性率较低,镜检需要经验,难以区分环境分枝杆菌造成的假阳性;痰培养需时太长,因此细菌学检查对结核病的诊断价值有限。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用高度敏感的方法检测结核菌及其特异性DNA片段。当然这些技术需要相应的检测设备,和检测费用高的特点,而未能广泛推广,已有多种纯化的特异性抗原可采用,可以发展成自动化检测,尤其是痰培养阴性和肺结核病有较为重要的辅助诊断价值,受到广泛的重视。在结核病血清学诊断过程中发现现单一抗原无法产生令人满意的诊断结果,多克隆抗原“鸡尾酒”的应用,有助于血清学诊断特异性和敏感的提高。ELISA方法简便易行,快速,又无需特殊精密仪器,在结核病血清学诊断方面研究最多,应用最广并技术上进行了多方面的改进。另外,免疫印迹技术、蛋白芯片技术等检测血清抗体方法,为结核病的诊断提供了有价值的手段。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DOT),发现和治愈结核菌阳性病人是控制结核病疫情的最有效措施。结核杆菌检查是确诊肺结核的最特异方法。而抗酸杆菌染色镜检法快速方便,但阳性率不高,痰培养的时间长阳性率也不高,胸透,CT,费用高且潜伏期难以确定,结核菌素实验假阳性率高,而快速诊断试剂盒方法更为方便快捷,有快速诊断的参考价值,但目前我们所用灵敏性和特异性虽高但是有偏差。比如接种结核菌素菌苗,多种亚型等均有影响,希望试剂厂家剔除干扰,生产出精确度更高的快速诊断试剂盒,以满足临床所需。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结核病学会.肺结核诊断和治疗指南.中华结核病和呼吸杂志,2001,24(2)70~74.
[2]陆宇,朱莉贞,段连山.结核分枝杆菌活菌检测方法及应用.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4,276:423~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