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强廉政文化建设的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12-22
/ 3

关于加强廉政文化建设的思考

邓礼坤

关键词:廉政文化;建设;思考

中图分类号:G1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633X(2011)12-0032-03

一、廉政文化的内涵与作用

(一)廉政文化的内涵

廉政文化,是指人们关于廉政方面的知识、信仰、规范和与之相适应的生活方式和社会评价。是以廉政为思想内涵、以文化为表现形式的一种文化,是廉政建设与文化建设相结合的产物。新时期的社会主义廉政文化,吸收了我国传统廉政文化中的廉洁、民本思想等积极因素,建立在社会主义制度基础上,体现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要求,具有十分丰富的内涵。主要表现在:(1)以先进的廉政理论为指导。我们党三代领导集体高度重视反腐倡廉工作,形成了内容丰富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理论。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与时俱进,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提出了一系列在新形势下开展反腐倡廉工作的重大理论观点。加强廉政文化建设必须要以党的先进廉政理论为指导,坚持走中国特色的反腐倡廉道路,树立反腐败必胜的信心。(2)以先进的廉政思想为核心。先进的廉政思想是廉政文化的灵魂,缺少了思想性,廉政文化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加强廉政文化建设,就是教育广大党员干部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广大人民群众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奋斗目标和理想信念;树立廉洁、诚信、勤俭、奉献等积极健康的思想观念,在全社会营造“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良好社会氛围。从而,为加强廉政文化建设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3)以先进的廉政制度为基础。制度是反腐倡廉的根本。廉政建设,必须要有制度作保证。我们党在反腐败过程中,已经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制度,《关于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是当前廉政制度中的一个总纲,贯彻好、落实好《实施纲要》是坚持中国特色反腐倡廉道路的重要基础。中共中央在2009年5月13日印发的《工作规划》,是《实施纲要》的延续和拓展,是党的十七大关于反腐倡廉建设工作的具体化,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进惩防体系建设的指导性文件,目的是对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提出系统化、具体化的任务和措施。这些充分表明,我们党正在把反腐倡廉作为一项系统工程,以制度作为反腐基石,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向前推进。(4)以先进的廉政文学艺术为载体。在建设廉政文化过程中,要遵循和把握廉政文化的发展规律,充分运用小说、戏剧、曲艺、诗歌、对联、书法、美术、漫画、廉政公益广告等艺术形式。如中纪委组织开展的廉政歌曲创作演唱活动,在全社会兴起了传唱廉政歌曲的热潮。又如近些年的一些小说《抉择》、《省委书记》,电影《廉政风暴》,电视剧《天下粮仓》、《大明王朝》,报告文学《没有灵魂的家园》等,都是这方面的杰作,有力地推动了反腐倡廉建设。

(二)廉政文化的作用

廉政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在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主要表现在:(1)潜移默化人言行。廉政文化的独特作用在于在不知不觉中使人们遵循一定的文化观念和规范,指导引领各自的行为。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作为廉政文化名言,被后人充分认可,其潜移默化的作用显而易见。廉政文化可以使人们深刻地认识到,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是全党、全社会以至全人类的共同利益,促使人们自觉地团结在一起,为共同利益而奋斗。(2)引导人们的价值取向。文化现象是时代现象,不同时期,文化的重心各有特点。新时期下的廉政文化活动也有着明显的时代特征。近几年,表现清廉政风体裁的文学作品、影视作品等异彩纷呈,全社会形成了反腐倡廉的浓厚文化氛围,为党风廉政宣传教育工作开辟了新途径。优秀的作品、鲜活的人物、明确的是非善恶标准,不但丰富了作品的内涵,而且也影响、引导着人们的价值取向。(3)唤醒人们的监督意识。廉政文化的监督作用,不是其本身去监督,而在于它能唤起人们的监督意识。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增强人们的监督意识,二是在人们心中产生震撼力,三是在报刊、电视、广播、互联网等媒体传播过程中强化舆论监督。(4)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开展廉政文化建设,大力宣传廉政知识、廉政要求、廉政理念,有利于更好地丰富和深化反腐倡廉教育的内涵,不断拓宽教育领域,提高教育效果;有利于营造崇尚廉洁的社会氛围,促进党群干群关系和社会各方面关系的和谐;有利于倡导“为民、务实、清廉”的优良作风,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诚信和有序,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二、当前廉政文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思想认识不足。一些基层部门仅将廉政文化建设工作作为附着在党风廉政建设大宣教工作中的一项随意性很强的任务来对待,廉政文化建设成了“纳不上会、排不上队”的“边缘工作”,缺乏经常性开展工作的长效机制;一些基层单位和部门对廉政文化建设工作的领导和指导弱化,存在“一手硬一手软”现象,总认为经济工作是硬指标,看得见抓得着,而廉政文化建设属于思想政治工作范畴,是软任务,具有长期性,难以直接产生效益,难以直接“出政绩”,不如抓招商引资等经济工作见效快、来得实、易出政绩,因而缺乏对廉政文化建设工作的有力支持,对廉政文化建设经费投入严重不足,难于保障廉政文化活动的正常开展。

(二)制度规范缺失。法规和制度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中越来越发挥重要作用。推进廉政文化建设也需要制度作保障。目前,由于理解上的偏差,廉政文化建设在实践过程中,表现形式更多的侧重于文化层面,而对制度、体制上的设计和安排缺乏系统性,刚性约束不强,超前性研究不够,制度建设显得相对滞后。特别是在廉政文化建设的激励机制、惩戒机制和长效机制等方面,研究得不够深入,导致廉政文化建设缺少了应有的制度保障。

(三)工作形式单一。总体来说,主要呈现为政府推动型,单位和部门的主动性不够。在活动的手段和形式上,缺乏生动活泼和群众喜闻乐见的素材与形式。从实践看,其表现形式、宣传载体、文化阵地,往往是记在纸上、贴在墙上、停留在口头上、落实在会议上;外加标语和口号;再不够,就把廉政教育片搬上荧屏凑数,就这么简单的“老三套”。忽略了文化的渗透性,使廉政文化同地方传统、民族风情,干群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和网络信息等现代传媒割裂开来,缺少了亲和力、吸引力、感染力,无形中步入简单化、说教性的怪圈。

(四)传播覆盖面窄。目前基层在廉政文化建设中普遍把各级领导干部作为教育的主要对象,强调的是,党政领导干部要如何抓,如何身体力行、带头示范。当然这是十分必要的。但是,作为文化建设,仅仅注重对领导干部的廉政教育是远远不够的,文化应该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普通党员、一般干部和人民群众也应作为教育的主要对象,而不能失之偏颇。现在采取的廉政文化建设措施,如推行“一把手”讲廉政教育课,廉政谈话、警示教育、发廉政短信、廉洁慰问信等,从廉洁从政意识的角度考虑的多,重在教育机关的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多,而针对普通党员、一般干部和广大群众开展广泛廉洁教育的比较少,社区、学校、农村、企业廉政文化建设基本上处于边缘地带,许多社区居民、教师学生、农村党员干部及群众、企业员工、个体私营企业负责人等平时很少接触过廉政文化,谈不上接受廉政文化教育。广大群众未能真正受到廉政文化氛围的熏陶,难于产生强烈共鸣,全民尚廉、督廉的良好社会风尚尚未形成。

三、加强廉政文化建设的对策

廉政文化建设作为中国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离不开全社会的广泛参与。加强廉政文化建设,就要调动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生动活泼的形式,在广大党员干部以及全体公民中营造起一种崇尚廉政、褒扬廉政、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社会氛围。因此,深化廉政文化建设,必须按照面向基层、面向群众、面向普通党员干部的要求,把握重点,大胆创新,注重实效,确保廉政文化建设深深扎根群众,确保廉政文化建设持续健康发展。

(一)扩大宣传,夯实廉政文化建设的思想基础

当前,要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媒体,广泛宣传廉政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努力在全社会营造崇廉倡廉的良好氛围,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和普通群众积极参与到廉政文化建设之中。通过宣传教育,使人们的思想认识得到提高和深化,充分认识廉政文化建设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一个重要内容,是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具体体现。全面推进反腐倡廉工作就必须抓好廉政文化建设。帮助干部群众及时消除“无用论”、“与己无关论”、“形式主义论”等模糊认识,克服“图形式、走过场”的表面现象,摆正廉政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关系,做到两手抓、两不误、两促进。

(二)加强管理,建立健全廉政文化建设领导工作机制

廉政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基层党委、政府必须将之纳入重要议事日程,作为一项基础性工作常抓不懈。要建立和完善“党委政府主抓,部门各负其责,纪委组织协调”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努力形成廉政文化建设的整体合力。一是强化目标管理,变“软任务”为“硬任务”。要将廉政文化建设与经济工作进行统筹考虑,形成一套完整的目标管理体系,实行一同部署、一同检查、一同考核。二是增强责任意识,变“要我抓”为“我要抓”。相关部门必须切实履行职责,统筹兼顾,协调配合,不折不扣地完成廉政文化建设中应该承担的目标任务。三是强化责任追究,变“不时抓”为“经常抓”。在廉政文化建设中,部门是基础,监督是保证,领导是关键,要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责任体系,对不认真履行职责或履职不力的单位和个人,视情节给予相应党政纪和组织处理。四是强化经费保障,要建立以财政拨款、企事业单位自筹、社会各方面赞助的廉政文化建设保障机制,不断扩大廉政文化建设资金的筹措渠道,加强对廉政文化建设的投入。同时,注重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努力形成廉政文化建设的良性运行机制。建立健全廉政文化建设的目标管理、考核评价和激励机制,促使廉政文化建设走上正常化、规范化和制度化的轨道。

(三)广泛发动,扩大廉政文化建设的群众基础

加强廉政文化建设,要千方百计消除政府部门“热”、普通群众“冷”;行政推动“多”,老百姓参与“少”的现象。要积极引导广大群众,唤起他们主动投入廉政文化建设的热情,使之成为廉政文化的创造者、参与者。一是提高干部群众的文化素质。要运用一切手段普及科学、技术、文化、道德等方面的知识,创新廉政文化建设新思路,用先进的思想武装头脑,把农村变成先进文化的阵地,使广大党员干部和普通群众成为廉政文化建设的一只生力军。二是通过多种途径激发干部群众参与的热情。丰富活动载体,运用生动活泼、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去吸引群众广泛参与,调动廉政文化建设的积极性。三是整合基础文化资源。充分发挥农村文化要素的作用,拓展廉政文化市场,以城镇带动农村,以党员干部带动群众,延伸廉政文化的触角,形成廉政文化繁育发展的良好条件,使廉政文化之根深扎于基层。

(四)大力创新,丰富廉政文化建设的形式

廉政文化建设的主要对象是机关、农村、社区、企业、学校的党员干部和群众,文化水平参差不齐,廉政文化建设必须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贴近实际。因此必须在廉政文化建设的途径上有所创新。一方面,内容要力求体现通俗性。不仅要把廉政文化内容融入到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和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中,而且要结合实际,立足现在,从反腐倡廉的生动实践中,及时总结提炼勤政廉政文化先进典型及身边优秀共产党员的先进事迹,发挥先进典型和榜样群体的示范作用,倡导尊廉崇廉的社会风尚,营造良好的廉政文化氛围。另一方面,形式要力求体现生动性。廉政文化如果缺少必要的载体,缺乏娱乐性和感染力,就会显得枯燥无味,很难深入人心。要拓宽廉政文化宣传形式,力求内容上“富”、形式上“活”、载体上“新”,进一步提高廉政文化的吸引力、感染力和渗透力,以特色教育为依托,以各种主题鲜明内容的活动为载体,不断丰富廉政教育的形式,发挥廉政文化寓教于乐,潜移默化的特色优势,增强教育的生动性和说服力。要坚持因人施教,增强廉政文化的辐射力和感染力,营造“人人思廉,人人保廉”的浓厚廉政文化氛围。倡导廉洁理念,塑造廉洁精神,打造廉洁环境;利用电子显示屏、专栏、标语等宣传阵地,常吹清廉风,常敲廉政钟,做到警钟长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