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住宅规划设计问题的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2

关于住宅规划设计问题的探讨

刘丽恒

刘丽恒

摘要:针对目前小区规划设计方面存在的功能不完善,组团布局不合理,服务设施缺乏等问题,探讨了住宅小区规划设计中应注意事项,包括人文环境,生态环境,功能分区,安全防卫系统等内容,以期指导实践,为人们提供良好的居住环境。

关键词:住宅小区,规划设计,生态环境

引言

城市中居住小区的规划和建设决定着整个城市的形象,当今社会,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的明显提高和对改善居住环境的迫切需求,全国各地相应地建成了一批具有当地特色、环境良好、功能完善、经济适用的居住小区,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居住环境,推动了城市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但与此同时,也暴露出我们在小区规划设计方面容易忽视的一些问题。例如社区功能不完善,居住组团布局不合理,服务性设施缺乏,居住环境安全差,小区模式千篇一律,缺乏特色等等,笔者认为,要搞好住宅小区的规划设计首先要注重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住宅规划应注重人文环境

重视小区规划与当地的历史文脉相结合、与周围环境相融合,与城市整体形象相协调。一个小区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必须从建筑风格、立面色彩到户型空间以及居住者的生活习惯等方面与周边环境相互协调,并融为一体。在规划设计上要充分考虑当地的历史人文环境及其居民的生活模式,因地制宜使整个小区有机融入到所在区域的人文环境中,使小区既延续所在地区的历史文脉,体现出一种文化传统的沉积,又具备现代化的生活环境,满足人们对小区人文氛围和住区功能的要求。注意小区规划空间形态和城市整体形象的关联性,保持小区风格与城市整体形象相一致。城市规划管理部门要先对拟开发地区制定好的城市设计指引,避免由开发者先做规划方案,然后再由规划部门出规划设计条件的被动。

2小区规划应注重生态环境

生态环境是影响小区居住条件的关键因素,如何对一个住宅小区进行环境规划,无外乎两大手法:借景与造景,两者又常常是相互配合的。有景借景:当小区地块周边拥有各类自然景观时,便要加以利用,无论其多寡丰瘠。无景造景:对于那些没有自然景观或景观资源十分有限的地域,想要提升项目素质,便只有在小区内部营造环境,做好景观设计了。1)住宅环境绿化造景可以分为两大类:第一类为宅前屋后的小面积绿化,并将其从地面延伸到阳台、窗台及屋顶,使自然美景从平面变为立面;第二类为在小区的各条道路旁,种植花草和树木,使人们一踏进小区建筑群内设置各具特色的喷泉、花坛、花架、花廊,在绿化丛中配以精美的雕塑、亭阁等建筑小品、画廊和座椅,给居民特别是儿童、老人提供一个环境优美、空气新鲜的活动场所。2)生态绿色住区集中绿地既是城市绿化空间的延续,又是最接近于居民的生活环境。在功能上与城市公园不尽相同,因此,在规划设计上也有与城市公园不同的特点,不宜照搬或模仿城市公园,也绝非公园的缩小或公园的一角。3)生态绿地住区集中绿地主要是要适于居民的休息、交往、娱乐等,有利于居民心理、生理的健康。在规划设计中,要注意统一规划,合理组织,采取集中与分散、重点与一般相结合的原则,形成以中心公园为核心,道路绿化为网络,宅旁绿化为基础的点、线、面为一体的绿色系统。环境规划是战略问题,设计是战术问题,做好环境规划,体现在具体操作上,便是做好景观设计。

3小区规划应注重功能分区的组合

居民小区的空间按其功能要求一般划分为公共空间、半公共空间、半私用空间和私用空间四种,公共空间即居住小区的公共干道和集中的绿地或游园,供居民公共使用。在公共空间的规划上应与文化建筑、水面、曲桥、草坪、树木、雕塑或城市公园、河流水溪等结合在一起考虑使用,营造出一种舒适、幽雅的空间氛围。半公共空间,是指其公共性空间具有一定限度的空间,作为居住组团的半公共空间是供居民共同使用的。它是居民增加相互接触、熟悉、交流的地方,是邻里交往、游乐、休息的主要场所,也是防灾避难疏散的有效空间,以及通过较完整的绿地和开阔的视野作为居民接近自然的场所。在这部分的空间规划上应注重各居住组团的不同组合方式来考虑,并保证其交通畅通、功能齐全。半私用空间是住宅楼幢的院落空间,是居民就近休息、活动和健身的场所,在设计上应注重其设施的多样化和完备性,把它规划成小区中最具有吸引力的居民活动空间。私用空间即住在底层庭院、楼层阳台与室外露台。底层庭院的设置使居民可以自由种植,增加组团内的景观,又使居民有安全感。楼层上阳台可以眺望、休息、种植花卉,营造垂直绿化的景色。

4加强设置小区安全防卫系统

住宅小区的居住环境安全与否,是小区居民极其关心的问题,要创建一个安全的居住环境不仅要有科学的小区管理制度,而且在很大程度上也依赖于小区规划的安全性,这其中涉及到居民的生理、心理安全和社会安全等因素。在住宅小区的规划设计中应充分考虑居民的有效防范行为,通过控制小区和组团入口、明确划分空间领域等措施来提高小区的安全防卫能力。1)在小区和组团的入口处设置明显的标志,使小区具有较强的领域性和归属性。2)注重院落空间的强化,使居民之间既有充分了解和相互熟悉的机会,又可以使住户视线能够触及到住宅入口,便于对陌生人进行观察、监视。3)注重小区网络的合理组织。在小区主干道的规划设计上“顺而不穿,通而不畅”,减少交通环境的混乱交杂,提高安全系数,在小区级道路的规划上尽量做曲线形设计,限制车辆穿行的速度,达到安全与降低噪声的目的。同时,规划是应尽量减少组团的出入口,一般设置两个即可,以便有效控制外来行人任意穿行,从而起到安全防卫的作用。

5健全小区服务体系

在住宅小区规划中,社会服务环境的营造也是不可忽视的内容,因为它不仅是解决居民日常生活活动需要的基本保证,也是小区稳定的物质基础。在服务设施的设置上要考虑居民的生活要求和活动轨迹,如小区级商业服务设施应布置成外向型,设在人流交通必经之路的出入口附近,使居民方便顺路购买。自行车、摩托车存放与垃圾处理也是小区服务环境的关键问题之一,住宅小区中的自行车应遵循集中与分散的布置方式,因地制宜,采取多种途径。如利用院落中的半地下室以及高架平台下部等。以往住宅的垃圾处理通常是将垃圾道辅设于住宅的楼梯平台处,因而经常发生堵塞而造成臭气四散,影响居住环境,在住宅小区规划中可以将垃圾道改设在住宅内部生活服务阳台处,避免公共场所的交叉污染也可以放弃垃圾收集方式而采用室外垃圾桶、垃圾箱和中转站来处理。在垃圾中转站的设置上应注意便于垃圾清运和处理,不要使清运垃圾车辆横穿小区,造成污染的扩散。

6结语

我国居住小区正进入大规模建设时期,居住区规划设计方面需要探索的问题还很多。一个居住区环境的好坏,不仅反映规划设计的水平,也是居民文化素养、文化程度的反映,又是社会管理、物业管理水平的反映。社会经济的发展将使得人们对住宅的功能需求发生不断的变化,这就使我们一方面要关注生活不断创新,另一方面要积极拓宽居住区规划中城市设计的思路和方法,创造出更具中国特色的人居环境。

参考文献:

[1]何政.关于城市住宅小区规划设计的思考[J].中州建设,2003(11)

[2]亢斌.城市住宅小区规划[J].企业导报,2009(11)

[3]周继颖,王晓尘.浅谈城市住宅小区规划、配套、管理[J].福建建筑,1997(4)

[4]李丹,张强.浅析某小区规划设计[J].山西建筑,2011,37(4)

作者简介:

刘丽恒.1979.02河南省.邓州市汉族毕业院校:中原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