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学语文教学中读写结合现状的调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9-19
/ 2

关于小学语文教学中读写结合现状的调查

邓华英

(大竹县第八小学大竹635100)

所谓读写结合,就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有机结合的简称。“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勤于读书,逸于作文”,早在古代人们就意识到读能导写,读能促写,读与写要有机结合。

《新课标》指出:“习作教学要与阅读教学密切配合,与生活相结合,与活动相结合。”“在习作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把从阅读中学到的基本功,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去”。这就告诉我们:阅读是习作的基础。语文课本中所选的文章都是一些极好的范文,甚至有大部分是经典文章,在寓意、题材、体裁、布局谋篇、遣词造句等方面,无不匠心独具,是学生模仿习作的典范。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是语文教学理应达到的教学目标,四大能力中的“读”和“写”尤为重要。如果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能将二者有机地结合,必将大大增强学生的语文素养。这种事半功倍的收效,早已为我们的许多语文大家所推崇,而事实证明也是确有成效的。那么,现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在将“读”、“写”结合方面做得怎么样呢?为了切实了解情况,本人利用大量时间通过听课、查看学生作业特别是作文,走访教师和学生等方式重点在本校四、五、六年级做了一番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概述如下:

一、实施“读写结合”未能遵循的教学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便是语言,因此,语文教学要更加重视语言的学习与实践,包括语言表达能力的实践,根据《课标》精神对我们语文教学提出了要求:在日常的语文教学中,不能忽视口语交际、日常写作等为主要内容的实际语文运用能力的发展,而语文能力的发展不能脱离语文的实践活动,换句话说,学生对字、词、句、篇知识的掌握与听、说、读、写能力的训练最有效的途径就是“读写结合”。用通俗的话说“读写结合”就是“读中学写”、“读后练写”。“读写结合”是一个古老而又新鲜的话题。“读写结合”是阅读与写作的结合,是语文新课标所倡导的一种教学理念,是提高学生语文实践能力的一种基本手段。通过读写训练,可以达到以读促写、以写促读,提高学生的语文感悟能力和表达能力的目的。然而,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读写结合”未能遵循的教学理念。

二、语文教师未能重视“读”与“写”二者之间的相互联系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读与写历来是重头戏。可是教师对读与写的相互作用还是缺乏足够的重视。因而在教学活动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重“读”轻“写”或“读”“写”割裂的现象。一些教师在课文阅读教学中,注重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这无疑是正确的做法。如果仅此而已忽略课文学习中的写法指导,这就大大浪费了指导学生“写”的丰厚资源,实在是一件令人遗憾的事。从教师的备课情况来看,他们在阅读教学中篇篇课文都有非常好的教学设计,但除个别教师之外,许多教师作文教学的教案设计却十分简略,有的根本就没有。与阅读相比,足见“写”未能引起大多数教师的足够重视。当然这其中与学校要求也不无联系,如没有对教师作文教案做专门检查督促。

三、学生未能领悟到“读”与“写”之间的相互促进作用

从考试的要求看,阅读和写作业往往是两个重要内容。一般而言,学生阅读成绩好的,写作也应该没有多大问题。可是,我们从学生试卷上却发现不少这样的情况:有的学生做阅读题很好,可是在作文方面往往因某一缺陷而不能得高分,如文不对题,详略不当等,追根溯源,不难发现“读”“写”割裂是重要原因之一。这当然与教师的指导有着密切的关系。

四、教师“写”的指导未能充分建立在“读”的基础上

“读”与“写”本应是相互联系的两个方面,“读”是“写”的基础,“写”是“读”的重要目的之一。而我们小学语文的教学现状是:“写”的指导缺乏应有的科学性、系统性。这是造成学生写作水平难以提高的重要原因。基于教学中“读”“写”割裂或重“读”轻“写”的思想认识,“写”在师生那儿未能受到应有的对待。具体表现在:老师指导作文多是“纸上谈兵”,大讲特讲理论,方法,虽然讲得头头是道,但学生写作兴趣索然。老师讲完,学生却无从动笔;可又必须交卷,只好敷衍了。长此以往,学生掌握了一些写作理论的干条条,毫无实际用处;老师费力不讨好。这样的“写”没有紧密结合“读”,往往事倍功半。

五、教师的导“写”缺乏科学的系统性

任何事物的学习都应当是循序渐进、由易到难逐步提高的,作文教学指导也应当是这样。但相当多的语文教师布置作文随心所欲。本来现行教材在作文教学安排上是紧贴单元阅读材料的,通过学生实践活动后去完成作文,这种安排是科学有序的。当然教师按此在实际操作中,也难免有自身环境条件不允许的实际情况,对之做些调整未尝不可,但有的教师将其全然抛却了。当然全然抛却也未尝不可,只要有自己的有系统和科学性的作文训练套路,殊途同归同样可以达到目的。但今天给一个题目让写,明天又拿一种文体要练。未能从科学性着眼,有序列地进行写作指导练习。在老师的这样“指导”下,学生作文倒是写了不少,可要问老师一、两学期作文训练的路子,却理不出一个头绪来。如此盲人摸象地写作文,当然是难以有更多收获的。

从以上材料可以看出,在目前的语文教学中,“读”“写”未能很好地结合导致学生读写能力不高的情况还是相当严重的。而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我们的语文教师一是对“读”“写”结合相互促进的意义要有清醒的认识,二是要在实践中将“读”“写”二者之间架起桥梁,很好地结合起来。只要用这“一把钥匙”去打开“读”和“写”这“两把锁”,就能切实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