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权(湖北省长阳县人民医院眼科湖北长阳443500)
【中图分类号】R77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0)31-0251-02
【摘要】目的观察TORIC人工晶体(IOL)植入矫正白内障患者角膜散光的效果。方法分析在我院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TORICIOL植入的白内障合并角膜散光>0.75D的患者115眼,分别于手术前、术后3个月测量裸眼视力、最佳矫正视力、残余视力、残余散光及IOL轴位。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IOL及一元协方差分析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术后3个月植入TORICIOL后角膜散光较术前减少98%。结论TORICIOL植入矫正角膜散光效果可靠。
【关键词】白内障散光晶体人工
白内障和屈光手术趋于交汇,越来越多的白内障患者需要进行散光矫正,本组病例115只眼,行超声乳化白内障联合TORICIOL植入的患者进行随访观察,探讨TORICIOL矫正角膜散光的可行性及稳定性。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收集2009年1月至2010年1月在本院诊治的白内障115只眼作为研究对象,另外有109只眼作为对照;年龄50-78岁,平均70岁,所有患者均未进行其他散光矫正治疗。
1.2术前检查计算IOL,术前测量手工屈光度的测量、角膜散光测量和生物测量,网站(WWW.acrysoftoriccalculator.com)的Toric计算器可以用来计算AcysofToric人工晶体的度数,和晶体在囊袋里的位置。
1.3术前充分散大瞳孔,用记号笔标记记号点,在角膜缘上标记,2点间隔180度,手术选择角膜缘切口,前房内注入黏弹剂,5.5mm边缘环形居中撕囊,常规超声乳化、注吸皮质后囊内注入黏弹剂,推注器植入SN60TTTORICIOL(美国ALCON公司生产),粗略调整,当晶体在囊袋中展开时,顺时针旋转晶体到距离所需位置20到30的位置,吸出粘弹剂,再将晶体顺时针旋转并与所需的轴向对齐。
1.4术后随访所有患者都术后1d、3个月进行随访观察,包括裸眼视力及最佳矫正视力、眼压、验光等,另外尚需散大瞳孔,裂隙灯显微镜下观察晶体的轴向。
2结果
本研究共有病例115只眼,术前平均角膜散光(1.93±0.80)D,眼轴长度21~29mm,植入的IOL度数为9~26D。对照组109只眼平均角膜散光(1.90±0.83)D,眼轴长度21.5~28mm,植入的IOL度数为10~25D。两组经协方差分析P=0.13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研究组:术前最佳视力为0.1±0.50,术后3个月平均裸眼视力>0.6,术后3月75只眼(65%)残余柱镜度数≤0.5D,38只眼(33%)残余柱镜度数≤1D,2只眼(1.73%)残余柱镜度数在1D至2D间;对照组30只眼(28%)残余柱镜度数≤0.5D,61只眼(56%)残余柱镜度数≤1D,18只眼(17%)≥1D,两组经协方差分析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远视力显示研究组植入Toric人工晶体的眼中有71%不需要佩戴眼镜,而对照组只有37%(P≤0.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白内障术前存在的散光可以通过眼镜,手术切口、激光或Toric人工晶体来矫正,虽然眼镜可以矫正散光,但具有患者依赖性、具有美容问题,以及需要终生使用等问题。利用切口技术矫正角膜散光,如在角膜陡峭轴上做切口,或同时在切口侧做松解切口,但通过切口矫正角膜散光的力量是有限的。lever和Dahan报告了33例术前角膜散光在1.00~3.00D的白内障患者,术中采用透明角膜切口加对侧角膜松解切口,结果显示术后残余0.00~1.75D散光[1]。由此可见,切口技术对角膜散光的矫正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激光矫正会出现疼痛、感染、角膜瓣的并发症、眩光和光环,随着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的发展,利用白内障手术时机矫正角膜散光,以提高患者术后的视觉质量,已成为日趋关注的焦点,而随着IOL设计的不断改进和新型IOL的研究,植入矫正散光的TORICIOL以矫正白内障患者的角膜散光越来越受到眼科医师的青睐。本研究表明植入TORICIOL后角膜散光较术前减少98%,因此,我们建议对于规则角膜散光>1.0D的白内障患者均应考虑用TORICIOL,以进一步改善患者的术后视觉质量。
Toric人工晶体的囊袋内被证实有良好的稳定性,这样就减少了绝对残余柱镜度数,显著地改善了裸眼的远视力,Toric人工晶体可以使大部分患者摆脱对眼镜的依赖,但值得注意的是Toric人工晶体对囊袋具有粘附性以及“包装袋收缩”作用,每1度的旋转将导致柱镜度数减少3.3%。一个旋转了30度的晶体将会失去散光矫正作用,如果旋转超过30度将导致散光度数的增加,因此晶体在囊袋内稳定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1]LeverJ,DahanE.Oppositeclearcornealincisionstocorrectpreexistingastigmatismincataractsurgery.JCatarctRetractSurg,2000,26:803-8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