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杭州310000
摘要:为了确保高校空间充满活力,能够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各项活动,培养学生创新创造能力,就需要对校园空间环境进行规划设计。此次研究主要是以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为例,分析空间规划设计原则与内容,做好校园基础设施建设,从根本上改进校园空间存在的弊端问题,全面提升加强校园空间活力,提升校园生活质量。
关键词:大学校园;空间规划设计
高校学生正处于思想意识活跃时期,因此学校应当注重校园空间规划和设施建设。大学环境会对人才培养造成极大影响,而校园空间规划会极大影响校园环境。在进行大学校园空间规划设计时需要将地理环境作为基础条件,并且充分展现出校园的历史文化,凸显出校园学生的朝气蓬勃。大学校园空间规划理念会直接影响校园环境品质,随着教育理念的改革发展,对于校园规划也提出了较多要求,建筑类别和复杂程度越发提升,导致传统型式的建筑已经无法满足当前发展需要,所以需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针对性的设计规划理念。宁波大学属于地区一流大学,因此做好学校环境空间规划设计对营造积极的校园空间具有显著作用。
1、项目概况
本项目为宁波大学科技学院,位于慈溪市中心城区的东北角。校园周围环境包括森林公园和交通道路。基地内有河角路穿越,把地块分为两块,并有南北向的多条排洪河道。此次项目建设用地为约796亩,规划在校全日制本科生规模为1.05万人,总建筑面积约32.9万平米。项目规划设计要求:利用自然地貌形成合理的功能分区和景观系统;总体设计结合自然环境,突出生态校园、诗意校园、以人为本的建筑主题。分期建设要满足整体布局的可行性并且与整体环境统一,同时为未来发展提供空间。
2、大学校园空间规划设计思路
2.1基本原则
空间层次感。现代化校园建设比较注重点线面结合的空间设计方法,确保空间具有丰富的层次感。校园教学区属于交往空间,因此公共空间尺度比较大。生活区设计需要以小尺度为主,利用景观尺度确保空间统一性,形成强烈对比的构图效果。在外部空间引入标志性节点能够确保空间变化起伏,丰富校园景观空间层次感。
空间流转性。在规划校园空间时需要使用引导式和启发式空间组成和构成方式,确保空间的转换和流动,形成具备场所感的教育生活公共空间,全面展现出校园空间的特色与功能。
空间人性化。规划大学校园是需要全面突出人本思想理念,确保学习交往方式的多样化,能够有效满足师生学习生活需求。所以在规划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大学生的心理特点以及行为方式。可以在学生生活区设置活动广场,充分利用小游园和绿化场所为学生提供学习交流场所。
空间开敞性。现代教育理念比较注重校园环境的开放性,要求校园空间具备学习交流,休闲娱乐以及交通等功能,以上功能能够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校园环境。这对大学校园环境观察分析可以得出,在天气条件良好时,师生的大多数交流交往行为以及休闲娱乐行为都发生在户外。从上述分析结果可以看出,大学校园生活多数都发生在固定建筑合计定活动场所中,因此,随意性交流属于大学精神的核心。
空间协调性。校园各建筑,运场所以及绿化将校园划分为若干个空间,道路和广场是构成校园环境的基础设施,可以对空间起到分割作用。空间质量及其相互关系的统一性和协调性会影响校园整体空间环境。
2.2结构规划
大学校园的核心部位和主体在于教学区,由于的教学区具有特殊的功能和较高的使用频率,因此通常采用中心设置方式,能够全面展现出大学精神风貌。对于校园里建筑群,主轴线以及校门空间布局的不同处理方式,会形成不同的规划结构形态。而且主流的规划结构形态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第一,以图书馆作为聚焦点,教学区为核心的规划结构形态。这种形态能够表现出雄伟庄严的气势,全面展现出校园精神风貌。在规划期间需要注重主轴线空间层次感和组织序列感,确保轴线两侧建筑群灵活分布。第二,以主楼和教学楼所组成的不对称规划结构形态,由于当前社会对复合型人才需求增大,因此需要适当扩大公共教学楼内部空间。第三,教学楼与实验楼形成弧形规划结构形态,此种形态会带来车流集聚,以及风向和通风等问题,如果强行将其连成一片,将会对建筑整体美观性造成影响。
2.3功能分区与布局
校园空间规划布局会根据人们不同的交往需求而形成多类型社交共有空间,简历丰富的校园共享空间。按照功能可以将校园空间划分为教学区,行政区,交通区,食宿区以及休闲娱乐区。
2.4大学校园空间规划考虑因素
第一,建立特色空间景观。在规划大学校园空间是应当遵循因地制宜原则,然而,在实际规划期间常常会遇到各项影响因素,主要表现在规划管理,周边环境,地貌地形以及学校要求等。其中周边环境属于校园空间规划的外部影响因素,因此在设计期间需要与外部环境有机结合,确保整体风格的互补性和一致性。地貌地形属于校园空间规划的内部影响因素,因此需要遵循自然因素,合理布局,减少规划设计成本,维持良好的生态环境。
第二,传承历史文化,与现代元素有效结合。大学主要是进行高等教育和科学研究的场所,因此,在空间规划期间需要充分体现出文化底蕴。这就要求规划设计人员能够传承历史文化,并且与现代元素有效结合,全面反映出规划设计的。传统性和创新性。
2.5规划总体特色
校园扩张会导致城市道路严重分割,校园布局,因此,在规划设计期间需要利用校园环路有效融合破裂的校园空间,对空间进行优化整合。
确保校园核心位于几何中心,包含公共教学,行政,图书馆以及生态景观等功能,作为各个学科的共享交流空间。学术轴线能够对不同功能区进行连接,明确路径导向。将教学功能,生活服务,居住以及体育等功能串联在一起,能够加强学生对校园的认知度和归属感,有利于建立资源共享型布局模式。功能布局应当满足文体设施与生活服务共享机制。利用交通环线布设行政楼以及停车区域等内容,可以有效延续角度和直线空间构图。利用景观空间组织可以将学术轴线连接起来。通过对校园的功能分区可以形成不同主轴线,主要包含校园生活各功能区,并为其提供便捷路径和明确导向,有效连接教育,服务,居住和体育功能。
3、结束语
综上所述,校园属于学校引导学生进行交流学习的场所,因此在规划和设计大学校园空间时必须以大学生的特点为主,找寻规划设计中的核心因素,充分展现出校园文化环境。校园空间规划设计的合理性能够加强师生对校园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促进师生与生生之间的交流互动,有利于建造出富有活力和激情的空间环境。
参考文献:
[1]王芳,李紫薇.大学校园公共空间的性别差异研究——以华侨大学泉州校区为例[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5,28(02):120-125.
[2]凌晨,张建林.高校校园滨水休读空间规划设计研究——以西南大学崇德湖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8,46(09):101-104.
[2]黄平.大学校园综合交通规划研究新思路——以上海科技大学地下空间规划为例[J].交通与运输(学术版),2015,25(02):87-90.
[4]祝军祥.传统地域特色视角下大学校园空间规划方法初探——以右江民族医学院规划为例[J].江西建材,2016,13(20):9-10.
[5]陈帆,邹靖宇.基于空间句法的大学校园户外交往空间分析——以浙江大学紫金港东校区为例[J].建筑与文化,2016,29(03):213-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