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内窥镜鼻腔鼻窦手术临床疗效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12-22
/ 2

经内窥镜鼻腔鼻窦手术临床疗效观察

张燕高志光王鑫刘萍赵金花焦慧

张燕高志光王鑫刘萍赵金花焦慧(黑龙江省医院150036)

【中图分类号】R765.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1)19-0207-01

【摘要】目的观察内窥镜鼻腔鼻窦手术治疗鼻窦炎、鼻息肉的远期疗效。方法对100例(156侧)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分别施行内窥镜鼻窦手术(一组),传统鼻窦手术(二组),术后随访1年以上。结果手术一组,治愈61侧(63.5%),好转24侧(25%),无效11侧(11.5%),总有效率88.5%。手术二组,治愈32侧(53.3%),好转20侧(33.3%),无效8侧(13.3%),总有效率86.7%。术后并发症主要为鼻腔粘连。结论鼻内窥镜鼻腔鼻窦手术治疗鼻窦炎、鼻息肉具有良好的疗效,两组患者术式不同,术前分型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疗效差异有显著性(P<0.05)。传统的上颌窦根治手术创伤大、出血多、术后鼻面部肿胀明显,而内窥镜鼻窦手术创伤小、出血少、效果好而让人更容易接受。

【关键词】鼻窦内窥镜手术鼻窦炎鼻息肉

鼻内窥镜手术,因其创伤小、出血少、效果好而令人满意。鼻内窥镜鼻腔鼻窦手术的目的是在彻底清除病变的基础上,尽可能保留鼻腔、鼻窦的正常粘膜和结构,形成良好的通气和引流,以达到其自身生理功能的恢复。我们把以慢性上颌窦炎为主要病变,有完整随访资料的100例(156侧)患者根据术式分为两组,把采用经鼻内窥镜鼻窦手术和采用常规上颌窦根治术的患者的疗效加以比较。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把我科2001年~2008年收治的以慢性上颌窦炎为主要病变,有完整随访资料的100例(156侧)患者作一次回顾性临床疗效分析。根据术式分为两组,采用鼻内窥镜鼻窦手术者作为一组,采用常规的上颌窦根治术者作为二组,把两组患者的疗效加以比较。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100例(156侧),男64例,女36例;年龄15~68岁。病程3个月~10年,症状为反复鼻塞、流脓涕或伴有头痛等。术前检查见鼻腔慢性充血,鼻甲充血肥大,中下鼻道有脓性分泌物,术前常规鼻窦CT扫描,发现单侧或双侧上鼻窦炎密度增高。按照1997海口会议标准[1]进行分型分期见表1:

表1两组患者分型比较(侧)

X2=X2=0.624(P>0.05)

1.2手术方法:采用表面麻或全身麻醉,表面麻者使用2%地卡因加适量肾上腺素(浓度为1:40)棉片,充分麻醉收敛鼻腔粘膜;全麻者采用经口气管插管静脉复合麻醉,术中使用生理盐水肾上腺素(浓度为1:40)棉片止血。伴有鼻中隔偏曲者先行鼻中隔矫正术,有鼻息肉者先予清除,对有下鼻甲息肉样变或肥大者,切除其部分下鼻甲粘膜。一组患者采用Messerklinnger术式,用棉片止血后,取钩突前缘作纵形切口,分离中鼻道粘膜,暴露筛泡骨壁并切除钩突,开放筛泡后清理中组筛房至筛顶,然后清理前组筛房和眶上筛房,扩大上颌窦自然口,鼻腔以油纱条填塞。二组患者采用常规的上颌窦根治术,即唇龈切口,打开上颌窦面壁,清理窦腔病变组织,扩大上颌窦自然口,做鼻腔外侧壁对孔,窦腔及鼻腔以油纱条填塞。

1.3术后处理术腔处理;术后48~72h取出纱条,给予1%麻黄素收敛鼻腔粘膜,防止鼻腔分泌物干燥结痂。次日取出全部纱条,利用吸引器吸除鼻腔鼻窦分泌物。出院前一天,给予抗菌素盐水灌洗术腔。出院后定期随访并进行术腔清理,分离中鼻甲与鼻腔外侧壁及鼻中隔,防止粘连,冲洗窦腔,直至干净。

2结果

两组病例均随访1年以上,疗效评定标准参照1997海口内窥镜鼻窦手术疗效标准。一组术式:治愈61侧(63.5%),好转24侧(25%),无效11侧(11.5%),总有效率88.5%。二组术式:治愈32侧(53.3%),好转20侧(33.3%),无效8侧(13.3%),总有效率86.7%。术后并发症主要为窦口堵塞和鼻腔粘连,其中中鼻甲与鼻腔外侧壁粘连。疗效见表2

表.1两组患者疗效比较(侧)

X2=2.184(P<0.05)

3讨论

本组结果提示:两组患者术式不同,其疗效有明显差异(P<0.05)。传统的上颌窦根治手术创伤大、出血多、术后鼻面部肿胀明显,而内窥镜鼻腔鼻窦手术创伤小、出血少、效果好而让人更容易接受。鼻内镜手术利用各种角度的鼻内镜,在良好的照明下,清楚显示鼻腔、鼻窦各部位结构及其邻近结构,并通过摄像系统将术野显示在监视屏幕上。术者在监视屏幕下,利用特殊的配套手术器械切除鼻腔和鼻窦内病变、尤其是隐蔽部位的病变,因此,鼻内镜手术较传统的手术方式具有视角宽阔、视野清晰、操作准确、手术程序简化以及创伤小和免除鼻面切口等优点。功能性鼻内镜鼻窦手术的最基本的出发点是在彻底切除不可逆病变,重建鼻腔、鼻窦通气和引流,改善和恢复鼻腔、鼻窦粘膜形态和生理功能来治愈鼻窦炎,并依靠鼻腔、鼻窦自身生理功能的恢复抵御外界致病因子的侵袭来防止病变的复发,即通过小范围的或局限性的手术解决相对广泛的鼻窦病变。

谭国林等[2]认为,上颌窦自然开口的处理,重点应放在周围的阻塞因素,而不是用器械扩大。中鼻甲在鼻腔生理功能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也是鼻内窥镜鼻窦手术中引导手术、避免严重并发症的重要解剖标志[3],所以术中应尽可能保留中鼻甲。在提高手术质量的同时,减少患者正常组织的损伤,这样既减轻术后反应又加快术后愈合和保全功能。

鼻内镜鼻窦手术在治疗慢性鼻窦炎和鼻息肉方面,能够获得较传统鼻窦手术更好的疗效,提高了一次手术治愈率,降低了复发率。鼻内镜手术越来越广泛被医生和患者所选择。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分会,中华耳鼻咽喉杂志编辑委员会.慢性鼻窦炎鼻息肉临床分型分期及内窥镜鼻窦手术疗效评定标准(l997,海口).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1998,33:134.

[2]谭国林,孙虹,陈江波,等.鼻内窥镜手术上颌窦自然开口的处理.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1998,33:146-148.

[3]张革化,刘贤,许庚等.内窥镜手术保留中鼻甲的可能性及临床意义.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1999,34,(1);3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