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服务农村绿化建设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07-17
/ 2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服务农村绿化建设

仇卫兵

◎仇卫兵

(张家港市园林绿化管理局,江苏张家港215600)

中图分类号:F323.22;F3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992(2011)07-191-01

摘要: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结合实际谈体会。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服务农村;学习实践;体会

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科学发展观自提出以来,越来越显示出强大的真理力量,越来越得到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衷心拥护。通过前一阶段的学习,结合实际工作,主要有以下方面的体会:

一、是要加强学习,深入领会科学发展观的实质

党的十七大提出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建设“生态文明”的战略决策,胡锦涛总书记也曾指出“各级政府要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持之以恒地抓好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工作,切实为人民群众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要通过全社会长期不懈地努力,使祖国的‘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空气更洁净,人与自然的关系更和谐’”。近年来,我市也提出了建设“绿色张家港”的宏伟目标,并在“协调张家港”指标体系中对绿化指标明确了具体要求。

结合我市农村绿化建设的实际情况,当前,还存在认识不高,没有充分认识加快农村绿化建设的重要意义;投入不足,主要是对绿化投入扶持还很不够,制约农村绿化发展;是力度不大,农村绿化工作推进非常缓慢,存在等待和观望消极情绪等问题。制约农村绿化建设的土地、资金等矛盾依然存在。如何解决这些实实在在的问题,化解矛盾,全面推进农村绿化建设,确保完成苏州农村绿化任务,成为当前一项非常急迫并必须及时解决的工作。因此,需要通过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理论,在工作中不断实践,在学习中进步,在实践中提升,切实用科学发展的理论指导农村绿化建设。

二、要对照排查,切实找准自身存在差距与不足

作为一名基层务林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就是要大力推进绿化造林。结合我市的实际,就是要围绕“大力弘扬张家港精神,增创科学发展新优势,加快建设协调张家港、绿色张家港”主题,认真学习科学发展观,准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意义、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努力改造主观世界,切实增强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为奋力推进全市园林绿化事业科学和谐发展而努力工作。

对照科学发展观要求,我认为自己在农村绿化等条线工作中还存在学习意识不够强,机关作风不过硬,具体办法还不多,工作标准不够高,特别是工作的细致程度还很不够等问题,还需要在学习和工作中不断提高。

三、是科学发展,深入农村绿化基层做好服务

下一阶段,我将按照科学发展观和争先创优的要求,做好绿化建设的各项服务工作,把好的经验、新的理念寓于服务之中,通过服务送达基层。

要一如既往做好农村绿化指导。要树立精品意识、生态意识、节约意识,通过农村绿化现场指导,逐步实现“景观、生态、长效”绿化定位。要强调绿化建设因地制宜,根据实际情况选取适宜的绿化方案;强调林地、绿地结构丰富合理,要形成成层结构,考虑到人和各种生物在绿化内的空间享用;强调树种搭配合理,重点要选择乡土乔木树种,生态总量大,绿化建设和后期管理成本低;强调符合人文景观需求,要充分考虑人与绿化关系和谐,展现江南水乡绿化特色。因此,要在绿化建设过程中既充分考虑投入成本,体现节约理念,又要优化美化市域大环境;既要充分考虑大众需求,体现以人为本,又要较好增加绿化总量,改善城乡生态环境。以村庄绿化为例,在建设过程中,要选择生态作用明显、后续管理方便、适宜在本地区生长的乡土乔木树种,少种甚至不种小灌木和草坪,节约绿化投入成本。要考虑让村民在乔木林下适当种植蔬菜,以人为本,实现绿化与村民的有机和谐,把村庄建成一个绿化精品。

要做好技术培训。要根据各镇(区)绿化建设的需要,及时开展有关的知识辅导与培训。既要做好自己去培训的准备,又要多创造机会,让基层绿化技术管理人员多得到培训,提高管理技能。要结合绿化建设的实际问题,适时开展条线业务相关的技术培训,让基层绿化人员及时掌握并运用好新技术、新知识。

要搞好农村绿化检查考核。农村绿化建设既要加强指导,又要强化检查考核。我将把检查寓于服务中,多到绿化现场一线指导建设。同时,将按照市有关规定,从本月开始连续四个月定期对各镇(区)农村绿化进度及完成情况实行月度书面通报,督促绿化建设进度,力争全面完成苏州下达我市的绿化任务。

四、农村绿化建设的基本原则

一是统一规划,整体协调。新农村建设的村庄绿化要纳村庄建设的总体规划中,做到村庄绿化的布局、绿化用地的安排等与房屋建设的规划设计同步进行,统一规划,使村庄的绿化和房屋建设整体协调,真正达到“白天看不到村庄,晚上见不到灯光”的良好生态环境;二是生态优先,科学造林。农村的绿化就是为了改善农村的生态环境,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乔木是森林的主体,要应用森林生态原理,通过乔、灌、地被植物结合、针叶树和阔叶树、常绿树和落叶树、速生树种和慢生树种合理搭配,充分发挥森林的各种功能,实现植物多群落、结构多层次,真正发挥树木含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增氧、吸污、杀菌、消声等生态效益;三是因地制宜,注重特色。村庄绿化要坚持“去城市化”,保持农村特色,要根据地形地貌、风土民俗、文化历史、产业结构的不同,打造不同的风格特色。山区村庄、平原村庄不能搞成一个模式,原有自然村庄与新建居民小区要有所不同,城郊村庄与农村偏远村庄要各具特色;四是效益兼顾,经济实惠。根据农民意愿,利用房屋前后和庭院的空隙地植树添绿或发展小果园、小花园,可选择栽种果树,如梨树、桃树、杨梅、石榴、桔树、毛竹等经济苗木,做到既投入少,又见效快,既美化环境,又增加农民收入,实现生态和经济的双重效益。

五、农村造林绿化的基本模式

我县有不少的山区农村,这类村庄都是把房屋建在山旁或山上,村庄周围原有的绿化和自然景观都比较好,只要对原有的生态环境严格地加以保护,同时利用山区地形起伏的自然条件和山区森林的背景,选择道路绿化、庭院绿化、房前屋后的空隙地绿化以及山上再造结合起来,就能起到山区村庄的绿化美化和兴林富民的双重效果。还有丘陵区村庄绿化。这类村庄所处的地形地貌主要为丘陵,大部村庄都是人口众多,房屋密集,原有森林生态较脆弱,对这类村庄的绿化,需要充分利用村庄周围原有的山地,依山就势布绿,根据村庄现状添绿,多搞一些人工景观,多建一些公共绿地,尤其是要把原有的自然景观与规划的人工景观有机地结合起来,因地制宜,见缝插绿,形成自然村内不规则绿化为点缀,村外护村林、公共绿地和农田林网为衬托的村庄植被生态系统。

六、加强农村造林绿化的维护和管理

一是落实管护机制。充分运用物质利益的驱动作用和经济杠杆的调节作用,把绿化美化建设从单纯的政府推动机制转向政府推动与利益驱动相结合的新型运作机制,落实“谁造林、谁管理、谁受益”的林业政策,积极鼓励和扶持企业、农户、个体参与农村绿化美化建设。同时,引导群众对绿化树木进行认种认养,让公众参与管理和维护;二是落实土地流转机制。加快推进林地使用权的合理流转,鼓励社会各界通过承包、租赁、拍卖等形式参与新农村建设的造林绿化。对原为集体经营的通道林带和农田林网积极探索有效经营方式,促进林地合理流转。

新农村建设是中央、省、市、县惠农政策的具体体现和工作重点,也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需要全社会力量的共同参与。因此要进一步加强领导、加大宣传、强化措施,激发广大群众的参与热情,为我市新农村建设的绿化建设工作出力献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