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桥梁病害加固施工技术与案例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研究桥梁病害加固施工技术与案例分析

史世友

山西省晋中路桥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山西晋中030600

摘要:针对桥梁病害与处理、加固,在简述桥梁病害的基础上,提出桥梁病害处理常见问题及处理措施,并结合实例,提出桥梁病害处理和加固施工中需要注意的关键问题,以此为保证病害处理和加固的有效性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桥梁病害;病害处理与加固

从改革开放到现在,桥梁作为最基础的设施,在我国得以大量兴建,但由于桥梁建设初期设计、施工和设备等不够先进和完善,使早期建成的桥梁在趋于变化的环境下产生不同的病害,对桥梁使用造成影响,甚至产生安全事故。因此,必须重视并做好桥梁病害的处理与加固,根据桥梁实际情况,结合病害的类型与严重程度采取有效的技术方法。

1桥梁病害分析

桥梁病害主要有以下几种性状:

(1)桥身病害:拱脚及近拱脚部位开裂、台身开裂、翼墙裂缝、节点裂缝、斜向立柱裂缝。

(2)铺装病害:面板不平整、近桥台处受到冲击荷载后发生破碎,或桥面产生横向或贯通性纵向裂缝。

(3)伸缩缝病害:锚固件变形与损坏、由于砂石堵塞等原因导致功能受到影响、橡胶条严重老化或破损。

(4)吊杆或吊索病害:导管中的钢丝发生锈蚀、锚箱的顶部或侧部发生锈蚀、使用的黄油发生变质、锚杯没有顶盖、孔中有存水、封闭板钢筋锈蚀。

(5)附属结构病害:防撞栏开裂、支座保护层剥落、钢板不同程度的锈蚀[1]。

如果以上病害程度较轻,则行车舒适性会受到影响,提高汽车故障发生率;而当病害较为严重时,会对结构稳定性与安全性造成影响,引发坍塌等严重事故。为切实保证桥梁安全,应以病害类型和特征为依据,制定有效的处理和加固措施。

2桥梁病害处理常见问题与处理

不同桥梁在用途、结构等方面都有很大差别,但在桥梁病害处理中,很多方法都存在共性,以下介绍一些主要问题和处理办法。

(1)交通管制

为使桥梁病害处理能顺利进行,通常要在施工过程中进行交通管制,当车流量相对较大时,建议进行半幅通车和半幅封闭,当施工的半幅满足通车要求后,即可开发交通,对另外半幅进行施工。在必要的情况下,还可采用辅助措施,比如在行车区域的中部进行分道,设置必要的警示标志。

(2)裂缝处理

开工前需要对裂缝实施全面调查,掌握裂缝各项基本情况,如数量、长宽和分布,由于关键部位的裂缝会产生安全隐患,所以要逐一予以处理。通常当缝宽较小时,可使用修补胶直接封闭,而缝宽较大时,要进行低压灌浆。通过以上处理后,都能使结构达到最初的刚度,并且耐久性与整体性也会得以明显提高。

(3)梁板顶升

对墩身的橡胶支座进行维修或者是更换时,应先将空心梁顶升到指定高度。但这项操作由于空间较小,难以投入大型机械设备,变成一项十分复杂的施工,要以梁段支座相关技术规范为依据,结合墩身与桥台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机械设备,并制定合理可行的施工方案。

(4)桥面翻建

对于新铺的桥面,可使用合成纤维或者是钢纤维混凝土,这无论是对保证抗裂性与抗磨性,都有很显著的帮助。在对桥面进行翻建时,应注意对原铺装层进行凿除时,避免破坏下层空心板,同时对旧混凝土进行妥善处理。将铺装凿开之后,若空心板已经损坏,则应逐一进行检查,确认是否能继续使用。如果产生裂缝,但依然可以符合使用要求,需进行高压灌注处理,然后在外侧均匀抹上环氧树脂[2]。

(5)吊杆与吊索的更换

为使吊索更换过程中不会产生安全问题,并保证桥面系实际高程不发生变化,需要增设临时支架与吊杆,同时还要对索力等指标进行严格监控,及时发现和处理异常情况。若需重新建设铺装层,则吊杆的更换需要在将原铺装完全拆除后实施。

3桥梁病害处理与加固案例分析

3.1工程概况

某桥梁于2010年正式投入使用,总长约1287.65m,为分离式大桥,净跨在60m左右。本桥采用下承式钢管混凝土系杆结构形式,以钢管混凝土为拱肋,以高强钢丝束为吊杆,按4m的间隔距离设置,采用墩头锚,引桥为20m长简支梁桥,桥梁的下部结构为柱式墩,基础采用钻孔灌注桩。

3.2桥梁病害

通过现场检测,本桥主要存在以下几种病害:

(1)上部结构

桥梁拱肋都有明显的脱空现象,系杆和桥面板之间的接缝,有较大的空隙,使系杆中的表面产生碱化泛白;吊杆防护套筒有裂缝和剥落;定位钢圈的锈蚀情况较为严重,且管中存在积水;防水罩上的接缝不够严密,防护橡胶和保护罩之间的接触处严重锈蚀,使导管中大量积水;对局部吊杆实施解剖后发现,在钢丝的表面已经产生铁锈,且为B级,因该吊杆处在积水顶面上部,所以积水顶面处锈蚀情况将更加严重。

(2)下部结构

墩身表面有轻微的粉化情况,且局部混凝土产生剥落、开裂和露筋。

3.3病害处理与维修加固内容

(1)桥面维修,处理桥面、防撞栏、伸缩缝及其周围的裂缝,当裂缝情况较为严重时,应予以更换。

(2)对于裂缝的处理,可使用两种处理方法,即表面封闭与灌胶封闭。

(3)更换吊杆,安装临时吊索或分配梁、对受力体系进行转换、拆除老化破损的吊杆、安装并调试新吊杆。

3.4病害处理与维修加固方法

(1)针对局部脱空病害,在充分考虑混凝土材料热胀冷缩基本特性的基础上,于日均气温相对较低的情况下对拱肋实施敲击检查,同时对面积相对较大的部位开展钻孔检查,根据检查结果,采用注浆的方法处理脱空,以高强度、无收缩浆料为注浆料,确保拱肋保持稳定。

(2)在吊杆更换过程中,由贝雷梁桁架与临时吊杆体系实现过渡,更换之前,对标高等参数予以精准测量。更换时,对桥面实际标高予以跟踪测量。对临时吊杆进行逐级加载后,要对拱脚应变、桥面实际标高及吊杆总伸长量进行准确测量。更换完毕后,对索力及桥面的实际标高进行二次测量,将其作为索力控制和调整的主要依据。另外,在更换的过程中还应采用标高与索力双重控制,两者同时考虑,在保证挠度的同时,使索力处于允许范围之内。

(3)为使裂缝灌注处理达到预期效果,施工中应对操作工艺予以严格控制,对灌胶嘴进行合理布置,用专门的泵机组灌胶。灌胶开始前,先用空压机检查裂缝是否密闭,保证裂缝得以有效封堵,避免漏气[3]。

(4)考虑到本项目任务繁重、工期紧张,故应建立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在施工现场开展多点作业,所有工作面应同时展开施工,同时实行倒班作业,投入足够的人力与物力,使不同工序能够紧密衔接。

4结束语

(1)开工前做好交通管制宣传,并加强各项准备工作,制定有效的疏导方案,避免交通堵塞。

(2)在桥面翻建的过程中,应进行精心的组织防止桥梁其它结构受到伤害,使工程的质量与工期都能达到要求。

(3)对梁板进行顶升时,需要保证工序的合理性,并且要制定应急预案,备好各类冗余设备。

(4)对裂缝进行灌胶处理时,必须严格按照相关工艺规程操作,以确保灌胶的密实性。

(5)更换吊杆时,应采用标高与索力双控控制,避免挠度超过设计要求,并且索力应处在要求的范围之内。

参考文献

[1]韩焜焜,韩晶晶.基于桥梁病害的原因及加固技术的分析与研究[J].科技风,2017(16):103-104.

[2]王技,钟海辉.软土地基桥梁病害成因分析及加固技术研究[J].筑路机械与施工机械化,2014,31(12):90-93.

[3]李进洲,余志武,宋力,黄信浩,刘鹏,黄尚,陈丽芝.长益高速公路桥梁病害调查及加固措施[J].世界桥梁,2010(04):75-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