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桡动脉途径行老年冠心病介入治疗30例

/ 1

经桡动脉途径行老年冠心病介入治疗30例

杨顺茂阳艳黄大为刘亮明唐海燕

杨顺茂阳艳黄大为刘亮明唐海燕(贵阳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贵州都匀558004)

【中图分类号】R54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1)14-0069-01

股动脉途径是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传统途径,但血管并发症如局部大出血,皮下血肿,假性动脉瘤,皮肤溃破感染,迷走神经反射性反应,术后制动时间长等缺点,给患者诸多不便。为探讨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我院引进经桡动脉途径介入技术,经3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经桡动脉介入治疗后,理论与实践证明该治疗方法疗效明显,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1临床治疗

1.1一般资料2006年7月至2011年5月,课题组经冠脉造影确诊为冠心病需行介入治疗患者(冠脉血管狭窄程度均≥70%,5例达90%)30例,其中,男27例,女3例,年龄50~80岁,平均年龄74.88岁,伴发高血压15例,高胆固醇19例,2型糖尿病11例,吸烟史20例。冠脉病变电所部位,前降支20例,回旋支4例,右冠5例,左主干1例。

1.2术前准备所有患者术前口服肠溶阿司匹林100mg/d,氯吡格雷75mg/d,联合应用低分子肝素钠5000u皮下注射,每天2次,共5~7天。

1.3手术方法选右腕横纹上1~2cm,桡动脉搏动最强处为穿刺点,2%利多卡因局部麻醉,采用seldinger法穿刺,置入6F鞘管,经鞘管立即注入硝酸甘油200μg预防桡动脉痉挛,并一次性给足肝素8000u抗凝,避免血栓形成。支架置入前24例均以2.0×20mm球囊预扩张,压力一般为8-10atm,时间为4-6秒,必要时可进行二次预扩张,然后按参照血管1.0-1.1比例选择支架,支架准确定位后,释放支架的压力一般为10-18atm,扩张时间4-6秒,支架均选用火鸟药物洗脱支架(DES)。术后常规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钠100u/kg每天两次共5天,口服阿司匹林150mg/d,1个月后改为100mg/d长期服用,氯吡格雷75mg/d服用至少12个月,常规加用他汀类调脂药物稳定板块。

1.4拔管及止血术后立即拔除桡动脉鞘,穿刺点以胶布8字交叉压迫止血,1小时后逐渐减轻压迫力量,6小时后解除压迫。

2结果

30例支架置入术成功率为100%,术后冠脉造影提示无残余狭窄或残余狭窄率<10%,术中出现频发室性期前收缩5例,短阵室性心动过速1例,胸闷、胸痛4例(支架扩张6秒时发生),与冠脉瞬间血流阻断有关,支架释放后症状消失,无支架内血栓形成、急性心肌梗死及死亡等。随诊6-12个月未发现支架内再狭窄。

3讨论

3.1随着年龄的增加,老年冠心病患者的冠状动脉病变、临床状况和介入治疗具备特殊性,老年患者接受介入治疗风险及术中并发症发生率也相应增高。股动脉途径是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传统途径,但血管并发症如局部大出血,皮下血肿,假性动脉瘤,皮肤溃破感染,迷走神经反射性反应,术后右下肢制动时间长达24小时等缺点,老年患者会出现腰背部不适、排尿困难、便秘及烦躁不安等不适感觉。经桡动脉途径术后可立即拔除动脉鞘管,无体位限制,减少患者的痛苦,同时也减少了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并发症。同时桡动脉途径造影可用一条5F多功能造影管完成,操作简便快捷,可减少导管操作次数和时间,也节约了患者的医疗费用,易为患者接受。

3.2经桡动脉途径介入成功的必要条件桡动脉为肌性动脉,易发生痉挛,故穿刺前要熟悉上肢动脉解剖结构,尽量1次穿刺成功,置入动脉鞘后予以硝酸甘油预防痉挛,进入导丝、导管时动作要轻柔,有阻力时不可盲进;选择支撑力较强的导管保证手术成功,常用的有XB、FBL、FBR,必须根据主动脉根部大小、冠脉开口的走向及病变部位,对选择导管有重要指导作用;虽然桡动脉途径并发症相对较少,但也存在前臂筋膜综合征,桡动脉闭塞以及上肢血管痉挛等。因此对并发症要预防:术中轻柔操作,术后认真观察,尽可能减少此类并发症的发生。

3.3经桡动脉支架置入术治疗冠状动脉内狭窄,疗效明显,手术操作简便,安全性高,再狭窄率低;在经验丰富介入医生操作是安全有效治疗的方法。术后加强各种危险因素的控制:患者彻底戒烟,尽量延长服用双重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时间,提高患者对术后抗血小板治疗及戒烟的顺应性,以改善患者长期预后,提高其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