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滋水分清饮联合西药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2-12
/ 1

观察滋水分清饮联合西药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效果

叶红兵

叶红兵

株洲县中医院湖南株洲412000

【摘要】目的:观察滋水分清饮联合西药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效果。方法:以我院2017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96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作为观察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西药治疗的对照组(n=48),以及滋水分清饮联合西药治疗的观察组(n=48),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的临床效果。结果:(1)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各项肾功能指标以及血糖、血脂水平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2)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95.83%)高于对照组(77.0%)(p<0.05)。结论:滋水分清饮联合西药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效果更佳,可临床推广。

【关键词】滋水分清饮;西药;糖尿病肾病;治疗效果;

前言

糖尿病肾病(DiabeticNephropathy,DN),是糖尿病的并发症,临床上表现为三高(高血糖、高血压和高血脂)以及肾功能损伤,严重影响患者正常生命活动,临床上很难根治,预后效果差,且致残率和致死率较高[1]。所以在早期对糖尿病肾病患者进行及时的控制十分重要。临床上,一般采用西药治疗,但效果不是很理想,随着中医的发展,有研究称中西医结合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效果更高[2]。为探究滋水分清饮联合西药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效果,以我院收治的96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作为观察研究对象,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96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48)和观察组(n=48)。所有患者均符合西医早期糖尿病肾病诊断标准以及中医阴虚血瘀证诊断标准[2]。其中,对照组中男27例,女21例,平均(61.92±4.97)岁;观察组中男性26例,女性22例,平均(62.26±5.02)岁。经统计学分析,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上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1.2.1对照组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均进行基础西医治疗,包括健康宣教,详细讲解糖尿病肾病相关知识以及注意事项、饮食规范;并用药物控制血糖、血压和血脂;用注射胰岛素(国药准字:H22023076)的方法降血糖,每天3次注射,于饭前30min给予患者2-4U,具体计量要根据患者病情、体重、敏感度进行适当调整;口服卡托普利片(国药准字:H44021595)降压;口服立普妥阿托伐他汀钙片(国药准字:H20051408)降脂。用药剂量由主治医生根据患者病情酌情增减,连续给药3个月。

1.2.2观察组治疗方法

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滋水分清饮颗粒剂(广东一方制药公司生产)每日1剂,给药3个月。

1.3观察指标

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肾功能水平、血糖水平以及血脂水平,并计算治疗的总有效率。其中肾功能水平用24h尿蛋白含量、血肌酐(Cr)、血尿素氮(Bun)评价,血糖水平用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比较,血脂含量用血清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含量进行评价。

1.4评价指标

根据患者治疗前后尿常规检查情况,若患者治疗后24h尿蛋白下降40%以上或趋于正常值则记为显效;若下降10%-40%,则记为有效,若下降10%以内或上升则记为无效,其中,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6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完成对两组数据的处理,计量资料用(±S)表示,进行t检验,治疗总有效率以百分比表示,采用X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肾功能指标比较

经统计学分析,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各项肾功能指标以及血糖、血脂水平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下表:

3讨论

而中医认为,糖尿病肾病是“消渴日久,肾元亏虚”,导致的。滋水分清饮由北芪、熟地、太子参、山萸、淮山、云苓、丹参、田七、牛子、葛根等组成。其中,丹参、田七活血通络,太子参、淮山益气养阴,山萸滋阴固涩,云苓健脾渗湿,佐以牛子、葛根生津止渴。诸药联用,具有益气养阴活血化瘀之功[3]。本研究中,滋水分清饮联合西药治疗的总有效率高达95.83%,比单纯西药控制高的多,且肾功能恢复更好,血糖、血脂下降更快,效果显著,可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莫伟,周晖,杨晓珍,张芸,龙文醒,江丹,李玉玲,曹明满.滋水分清饮治疗糖尿病肾病及对血、尿β_2微球蛋白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2013,10(22):121-123.

[2]周晖,莫伟,龙文醒,杨晓珍,江丹,李玉玲,曹明满.滋水分清饮对血清胱抑素C在糖尿病肾病中医证型中的疗效观察[J].湖南中医杂志,2013,29(05):12-14.

[3]周晖,古继红,莫伟,邓洁,张芸.滋水分清饮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20例疗效观察[J].新中医,2010,42(07):2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