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导管原位癌伴微浸润生物学行为的研究

/ 2

乳腺导管原位癌伴微浸润生物学行为的研究

孟繁霞

孟繁霞(辽宁省营口市妇产儿童医院乳腺科115000)

【中图分类号】R737.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3)37-0048-02

近年来,伴随医学影像学及计算机应用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临床乳腺肿瘤普查中,早期乳腺癌的检出率明显上升。乳腺导管原位癌伴浸润(breastductalcarcinomainsituwithmicroinvasion,DcIS-Mi),在乳腺癌中,为少见病例,据WHO统计;其发病率为1.0%~1.5%[1]。依据《NCCN乳腺癌临床实践指南》,将DCIS-Mi按DCIS的标准处理。然而,在临床工作中,DCIS-Mi患者,在腋窝淋巴结病理筛查中,常伴有淋巴结转移。据文献统计,腋窝淋巴结转移率达5%~14%。因此,强化DCIS-Mi高危转移筛选,早期发现淋巴道转移,强化个体化治疗,是目前临床合理诊治的重点课题。本临床研究,收集整理DCIS-Mi患者的临床病理、分子生物学等相关资料,并与腋窝淋巴结转移等相关性进行分析研究,借以探索和发现DCIS-Mi病灶发生腋窝淋巴结转移的高危因素。

1资料和方法

1.1资料

收集1998年1月至2012年1月,在我院手术治疗女性乳腺癌患者中,DCIS-Mi患者共152例,年龄为21~72岁,

诊断标准:根据AJCC乳腺癌分期(2010年,第7版)、《世界卫生组织肿瘤分类》为标准,统计临床病理诊断为导管癌病例中,浸润灶最大直径≤1mm的病例为研究对象。

肿瘤的直径范围在0.5~5.5cm之间。152例患者中,128例行乳癌改良根治术,另有25例行保留乳房手术加前哨淋巴结活检术。

1.2方法及标准

实验病例中,DCIS-MI间隔切片5张(有转移者增加切片以排除浸润灶>1mm者)。根据《世界卫生组织肿瘤分类》针对原位癌的诊断及分级标准1:将组织学结构特点及细胞学形态差异特征,分为低级别、中级别、高级别。此外,将DCIS部分ER、PR≥10%定义为阳性,否则为阴性。将浸润灶免疫组织化学检查HER-2(-)∕(+)定义为阴性,(+++)定为阳性,(++)者用显色原位杂交法(chromogenicinsituhybridization,CISH)或荧光原位杂交法(fluorescenceinsituhybridization,FISH)进行判断[2]。本研究参考2001年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年龄划分标准[3],将本组44岁以下者按青年、45岁以上(含45岁)按中老年分为二组对比分析。

1.3统计处理

数据经SPSS13.0统计分析软件包进行处理,DCIS-Mi病灶的临床和分子特征与淋巴结转移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man秩和检验,各组间淋巴结转移率采用χ2检验,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DCIS-Mi病灶的组织学分级、HER-2状态、年龄和肿瘤大小、激素受体状态等因素,综合分析发生腋窝淋巴结转移风险概率。

分析整理中,低和中级别赋值为0,高级别为1;HER-2阴性赋值为0,阳性为1;肿瘤直径<1.5cm赋值为1,1.5~3.9cm为2,≥4.0cm为3;年龄<45岁赋值为0,≥45岁为1。淋巴结阴性为0,阳性为1,以p<0.50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病理分级与腋窝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

本组152例患者中,DCIS-Mi组织病理学判断为高级别者48例、中级别者76例、低级别者27例,上述分级中,发生腋窝淋巴结转移病例,分别为8、1、0例。DCIS-Mi病灶发生腋窝淋巴结转移与DCIS的组织学分级呈明显正相关(p<0.050)。

2.2DCIS-Mi发生腋窝淋巴结转移与肿块直径的相关性

本组肿瘤的平均直径为1.6(0.4~6.0cm)。按肿瘤直径分为3组,<1.5cm组79例,1.5~3.9cm组68例,≥4.0组5例,各组的转移率分别为3.8%(3/79)、17.6%(12/68)和60%(3/5)。腋窝淋巴结转移与肿瘤大小无明显相关性(r=0.146,p=0.055)。

2.3HER-2和激素受体[ER和PR]状态与DCIS-Mi发生腋窝淋巴结转移的关系

实验病例中,DCIS-Mi病例HER-2阳性为:56例,阴性为96例。腋窝淋巴结转移病例中,为7例(5.56%)和2例(4.17%)。腋窝淋巴结转移与HER-2状态无明显相关性(r=0.028,p=0.611)。

2.4年龄与腋窝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

实验病例中,年龄<45岁81例,发生腋窝淋巴结转移者5例(6.17%,5/81);年龄≥45岁者71例,4例(5.63%,4/71)发生腋窝淋巴结转移。年龄与腋窝淋巴结转移无明显相关性(r=-0.047,p=0.523)。

2.5DCIS-Mi病理分子特征与腋窝淋巴结转移关系的Logistic回归分析

病理组织学分级、HER-2状态、激素受体状态、年龄和肿瘤大小等因素综合分析,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组织学分级为高级别(OR=37.191,P=0.005)和肿瘤直径≥4.0cm(OR=29.634,p=0.023)是DCIS-Mi病灶发生腋窝淋巴结转移的高危因素。

3讨论

依据《世界卫生组织肿瘤分类》、乳腺肿瘤分类及诊断标准,均将DCIS-Mi的诊断标准定为≤1mm。并以相对保守(遵循DCIS的治疗标准)原则。然而在临床实践中,会有部分DCIS-Mi病例,发生腋窝淋巴结转移。因此,深入研究DCIS-Mi早期淋巴结转移的影响因素,注重个体化治疗,是优化乳腺癌患者综合治疗方案,提高有效生存状况,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本实验研究发现,在152例DCIS-Mi患者的微浸润灶中检测HER-2阳性和阴性的例数分别为56例和96例,其腋窝淋巴结转移分别为5例(8.9%)和4例(4.1%)。腋窝淋巴结转移与HER-2状态无明显相关性(r=0.028,p=0.714)。DCIS中激素受体阳性和阴性者分别为111例和41例,腋窝淋巴结转移分别为3例(2.44%)和6例(11.76%)。激素受体状态与腋窝淋巴结转移率呈明显负相关(r=-0.192,p=0.011)。在研究过程中以45岁为界线,年龄<45岁者腋窝淋巴结转移率为4.21%(4/95),年龄较高者腋窝淋巴结转移率相对较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0.048,p=0.533)。有学者报道,年轻患者乳腺癌,具有较强的侵袭性和较高的腋窝淋巴结转移率8,本实验研究期待扩大实验样本,进一步论证研究,揭示DCIS-Mi的病理组织学特征与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对DCIS-Mi组织学分级、HER-2表达信号、激素受体表达信号、患者年龄和肿瘤大小等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DCIS-Mi组织学分级高(OR=37.191,p=0.005)和肿瘤直径≥4.0cm(OR=29.634,p=0.023)是DCIS-Mi发生腋窝淋巴结转移的高危因素。

另有学者[6]应用分组标准行单因素分析发现,肿块的大小与腋窝淋巴结转移的发生率无明显相关性,但在综合多因数分析后,发现在DCIS-Mi患者中,随着病例肿块的增大(≥4.0cm),腋窝淋巴结转移的风险增加。因此,患者肿块的大小,是淋巴结转移的高危因素之一。

近年,国外有学者报道,在不同的研究报告中,腋窝淋巴结转移率有较大差别。Wasenbeng等[7]报道了43例DCIS-Mi淋巴结转移率为13.95%(6/43)。Intra等[8]报道了41例DCIS-Mi前哨淋巴结转移率为9.76%(4/41),也有未发现淋巴结转移的报道。

在本组41例激素受体阴性者中,有6例发生腋窝淋巴结转移,111例激素受体阳性者中仅3例发生腋窝淋巴结转移,激素受体阳性与阴性者相比较,其腋窝淋巴结转移率呈明显负相关(r=-0.192,p=0.011)。尽管在Logistic回归分析中激素受体状态没有显示统计学意义(p=0.052),考虑是否与样本量多有关,且随着样本量的增大,可能会显示出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

(1)DCIS-Mi患者有发生腋窝淋巴结转移概率。

(2)DCIS高级别病例或肿瘤直径≥4.0cm的患者,发生腋窝淋巴结转移的风险相对较高。

(3)手术中,强调常规腋窝前哨淋巴结活检,是提高淋巴结转移检出率的必要手段。

参考文献

[1]TavassoliFA,DevileeP.乳腺及女性生殖器官肿瘤病理学和遗传学[M].程虹,戴林,郭双平,等,译.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74——82.

[2]陈凌,郭晓静,范宇,等.乳腺微浸润癌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生物学特性[J].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2006,22(5)

[3]《乳腺癌HER——2检测指南(2009版)》编写组.乳腺癌HER鄄2检测指南(2009版)[J].中华病理学杂志,2009,38(12):836——840.

[4]陆惠华,方宁远,范关荣.老龄化时代老年医学发展的展望[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08,28(5):485——487,496.

[5]李梅芳,何建蓉,沈坤炜,等.不同年龄段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J/CD].中华乳腺病杂志:电子版,2010,4(5):558——565.

[6]YuKD,WuLM,LiuGY,etal.Differentdistributionofbreastcancersubtypesinbreastductalcarcinomainsitu(DCIS),DCISwithmicroinvasion,andDCISwithinvasioncomponent[J].AnnSurgOncol,2011,18(5):1342——1348.

[7]WasenbengN,MorgenstemS,SchachterJ,etal.Riskfactorsforlymphnodemetastasesinbreastductalcarcinomainsituwithminimalinvasivecomponent[J].ArchSurg,2002,137(11):1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