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内江市市中区朝阳镇初级中学641000
摘要:史料是史学的基础,是认识和重建过去的中介,史料的运用是中学历史课程改革和发展的要求。在实施新课程标准的背景下,史料教学已成为趋势,有效地选择和运用史料有助于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从而提高教学效果。本文就初中历史课堂中的史料教学方法进行了分析与探究。
关键词:初中历史史料教学运用探讨
新的历史课程标准指出:搜集和整理简单直观的史料,提取信息,用以了解和解释史实。史料是指构成历史的材料,即指那些人类社会历史在发展过程中所遗留下来的并帮助我们认识、解释和重构历史过程的痕迹。史料教学是指在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指导学生对相关的史料进行处理,使学生自主地从材料中获取历史信息,并利用这种信息完成对历史探究的一种教学模式。
史料教学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对历史教学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结合教学实践,就初中历史课堂史料教学进行了探析。
一、史料教学的主要作用
1.有助于增强历史的真实感。历史所研究的是过去的人与事,研究对象不能再现,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史料在教学中的运用能为历史事实提供例证,增强历史事件的真实感,有助于拉近学生与历史之间的距离,使学生更加真实地、近距离地感知历史,从而深入理解历史知识的本质。
2.有助于提高教学有效性。受课时安排的影响,历史老师在进行历史课程讲解的过程中不可能将历史发生的全部背景和内容进行详细的讲解。
将教学内容与史料进行有机的结合,进行适当的补充,让学生能够通过史料更好地理解历史发生的背景和内容,从而有效提高了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3.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在教学过程中融入史料教学,可以充分利用历史教材的资源,不仅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的内容,也能够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根据史料的内容进行思考,使学生史料的分析能力得到有效的训练和强化,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二、初中史料教学的现状
1.教师的重视程度不够。《中学历史课程标准》已将史料教学作为开展历史课程改革、实现历史课程目标的重要媒体和途径。但在实际的教学中,很多历史教师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依然过分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教学以讲解考试内容为主,对史料教学的重视程度不够,不能有效地发挥史料的作用。
2.史料的选择不合理。目前初中历史史料教学中,很多教师对查找的史料不进行考证而直接使用,时常发生史料有误的现象;对选取的史料缺乏针对性和目的性,导致选材不具备典型性和启发性的特点。
选取的材料不能集中说明要论述的观点、反映出真实的历史现象,违背了围绕教材知识为中心的主线,不利于学生历史素养的形成。
3.史料运用不充分。学生对史料的研读不到位、理解不彻底,也就谈不上提取有效信息,史论或问题的结论也只能由教师得出,使史料教学成了一种形式,无法有效帮助学生理解知识,更谈不上培养他们的各种能力。
三、初中历史中运用史料教学的有效对策
1.教师要认识到史料教学的重要性。要加强史料教学在历史课堂中的运用,教师首先要认识到史料教学的重要性,同时要思考如何提高史料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史料的引用和讲述,不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参与到历史教学中来,逐步培养学生的问题探究能力和意识,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
2.根据教材内容合理选取史料。教师在选择和使用史料时,首先要验证其真实性,避免使用错误性和片面性的史料。
首先新编历史教材以直接史料为多,间接史料也已经经过考证,教师要充分挖掘和利用历史教材中的文字、图片、图表等史料,在教学中细致地指导学生阅读和理解材料,必然能加深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逻辑意识,提高他们学习的效率。在选取补充材料时,要以教材的重点和难点选取具有情景性、典型性、深刻性和启发性的史料,作为教材的有效补充,真正发挥出史料教学的实效。
3.利用史料设置有效提问。通过有效的问题设置,引导学生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是史料教学的关键。无论是课本上还是补充的史料,教师要以教学要求为中心,设置一些富有启发性、规律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他们的思维,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分析史料,从中提取到有效的历史信息,更好地理解教学的难点和重点内容,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培养他们的历史思维。
史料是再现历史的基本素材和依据,历史的无穷魅力也在于它包含着大量丰富的史料和内涵。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要准确把握教材内容,精心地筛选史料,合理地运用史料,发挥史料教学的最大效益。当然,史料教学的有效运用还需教师不断开发和探索,是所有历史教师都应该深入研究的课题。
参考文献
[1]邱聪伟浅析初中历史教学中史料知识的合理运用[J].学周刊,2014,31:83。
[2]尚伦岳新课改中史料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运用和意义[D].陕西师范大学,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