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超(四川省绵阳市科学城医院外一科621900)
【摘要】目的观察抗菌可吸收缝线用于预防阑尾术后切口感染的效果。方法将2007年1月一2013年1月我院收治的阑尾手术病人249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抗菌可吸收缝线和丝线缝合切口,观察切口感染发生情况。结果249例中15例出现切口感染,抗菌可吸收缝线组和丝线缝合组感染率分别为3.03%(4/132)、9.40%(11/117),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三氯生涂polyglactin910缝线连续缝合阑尾切口,相比于传统丝线缝合,可有效缩短手术时间、降低切口感染率。
【关键词】抗菌可吸收缝线阑尾手术切口感染
【中图分类号】R61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3)15-0180-02
阑尾炎为腹部外科常见的疾病,手术为阑尾炎首选治疗措施,术后最常见并发症为切口感染。随着医疗技术的提高,切口感染率在逐渐下降。为减少缝线引起的切口感染,我院采用抗菌可吸收缝线(三氯生涂polyglactin910缝线又称抗菌薇乔线)缝合阑尾切口,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选取2007年1月-2013年1月我院共收治阑尾炎患者并行手术249例,其中男133例,女126例;年龄12~80岁,平均年龄45.6。包括慢性阑尾炎12例。其中麦氏切口169例、右下腹经腹直肌切口80例。术后病理:单纯性阑尾炎及慢性阑尾炎40例、化脓或坏疽性阑尾炎188例、阑尾穿孔21例。根据切口缝线不同随机分为两组:抗菌可吸收缝线组132例、丝线间断缝合组117例。两组患者在年龄与性别分布,切口选择、术后病理类型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249例患者切口及术后病理情况
项目麦氏切口腹直肌切口单纯性或慢性阑尾炎化脓或坏疽性阑尾炎阑尾穿孔
可吸收缝线组8339239712
丝线组864117929
P值>0.05>0.05>0.050.05>0.05
1.2治疗方法所有手术均由高年资住院医师及以上职称医师完成,手术做到以下要求:①备皮时避免损伤皮肤,手术区域消毒彻底;②切开腹膜前先做小切口,如有渗液,吸引器吸尽后再切开腹膜,腹膜外翻并固定于皮肤保护巾上,术中尽量不用手不接触阑尾,阑尾不接触切口。③缝合腹膜后,彻底止血,更换器械和手套,缝合不留死腔。术后予静脉输液抗感染治疗,切口予定期换药、红外线理疗。注意观察切口情况,有无渗血渗液、红肿压痛及硬结、波动感等。切口轻度红肿可予湿乙醇纱布外敷。如切口红肿明显,伴有疼痛、渗液、波动感时,应拆除部分皮肤缝线、引流换药。
1.3缝线及方法可吸收缝线组麦氏切口予2-0抗菌薇乔行腹膜连续缝合,再以此线连续缝合腹外斜肌腱膜及皮下组织,皮肤以3-0抗菌薇乔间断缝合。经腹直肌切口以2-0抗菌薇乔连续缝合腹膜、后鞘及前鞘、皮下组织,皮肤同样以3-0抗抗菌薇乔间断缝合,缝合平均用8.5min。
丝线缝合组麦氏切口予2-0丝线(慕丝)间断缝合腹膜、腹外斜肌腱膜,皮下组织和皮肤以3-0丝线(慕丝)间断缝合。经腹直肌切口以0号丝线间断缝合腹膜及后鞘,2-0丝线间断缝合前鞘,皮下组织、皮肤以3-0丝线间断缝合,缝合平均用时12.5min。
1.4术后观察指标术后切口感染情况:按照《医院感染诊断标准》,切口感染判断标准为:切口处红肿伴压痛、皮温增高、切口有脓液液体溢出或穿刺抽出脓性液体,对可疑感染的可取分泌物送细菌培养明确诊断。
1.5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两组计量资料采用X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所有病例中出现切口感染15例,感染率为5.19%。其中可吸收缝线组4例,丝线组11例,感染率分别为3.03%(4/132)、9.40%(11/117),P<0.05,有统计学意义。所有感染切口经定期换药均于感染后1-2周愈合。
3讨论
阑尾手术多为Ⅱ类、Ⅲ类切口,切口感染率较其他腹部手术明显增加。有报道[1],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率为4.62%,与本组总的感染率5.19%(15/289)相近,采用吸收缝线切口感染率明显降低(3.03%)。切口感染后不但住院时间延长,同时病人的痛苦和经济负担也随之增加。为降低切口感染率,在手术各个环节[2]采取措施,如选择合适的切口、彻底消毒、注意切口的保护、提高缝合技术、合理运用抗生素等方面,可有效降低切口感染率。本组可吸收缝线连续缝合相比于丝线间断缝合,不仅可以使张力平均分布于缝合组织上,拉拢或腹压增高时不至于局部张力过高切割组织或致组织缺血坏死;而且可明显缩短手术时间,临床经验证明,手术时间缩短可降低切口并发症发生率。
之前外科使用的传统丝线因为其不可吸收,一旦感染需要不断取出线头才有可能愈合,尤其是多股编织的丝线对组织的反应性较大,细菌易藏在其丝束中,易导致切口感染。现已逐步被各种人工合成的缝线所取代。三氯生涂polyglactin910缝线为可吸收缝线中的一种。三氯生是一种广谱抗菌剂,对一些革兰阳性和阴性菌有良好的抗菌效果,用于可吸收缝线中有助于预防切口感染。本组实验中,两组切口感染率有明显差别。
综上,采用三氯生涂polyglactin910缝线连续缝合阑尾切口,相比于传统丝线缝合,可有效缩短手术时间、降低切口感染率,值得在未开展腹腔镜阑尾切除的医院运用。
参考文献
[1]王海波.阑尾炎的发病机制和术后切口感染的预防[J].中国医药指南,2009,7(22)104~105.
[2]何新民.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相关因素探讨[J].重庆医院,2011,40(22)2262~2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