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林澧1罗青2(1.百色市第七中学广西百色5330002.百色市大华学校广西百色533000)
【摘要】在中学数学教学中强调创新思维的培养,是新课程改革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本文结合课堂教学实例,阐述了如何在中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多层次、多角度的思维模式,以及如何正确引导学生进行创新思维训练,从而使学生逐步形成较强的创新意识,并具备初步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初中;数学;创新思维
著名物理学家李政道指出:“培养人才最重要的是培养创造力”。可以预见。未来的教育是以培养有创造精神、有实践能力的人才为主要目标。素质教育的更深层次要求也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因此,学校必须注重进行创新教育。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造精神、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格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实践活动,其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所谓创新思维,就是应用全新的方案或程序解决问题的思维。这种思维不禁锢于旧有的方法和答案,是根据问题情境重新组合原有知识经验,独立进行探索,在此基础上产生出新颖的、前所未有的思维成果,它是有创见的思维,是人类思维的高级形式。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学习数学不仅是升学和参加生产劳动的需要,而且是锻炼和培养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本文试就在中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创新思维作初浅梳理和探索。
1.创新思维培养是时代的迫切要求与中学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
20世纪中叶以后,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人类社会生活发生了深刻变化,信息化、全球化趋势不可阻挡,导致人类对知识、能力、竞争力等概念产生了新的认识。对于学校教育来说,重要的不是让学生掌握多少现成的知识,而是让其学会获得薪知识的方法,提高创造新知的能力。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明确提出终身教育应建立在四个支柱的基础上,即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学会认知就是学会学习,学会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学会做事就是获得善于利用环境所提供的信息去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共同生活就是学会如何和他人在学习、工作与生活中进行合作、交流;学会生存则是上述三者的结果,只有具备了上述三种能力,学生将来才能在知识经济社会中很好地生存,并获得全面的发展。新课程较好地体现了终身教育的要求,那么在实施新课程中,教学方式应按照这一要求,体现出以下几点转变。新课程要求教学方式由注重教师“教”向注重学生“学”转变;由注重学习系统化知识向注重学习生活化、整合化的知识转变;由注重知识的强制性授受向注重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究与建构转变;由注重个体学习进步向个体学习与集体协作并重转变;由注重统一标准向关注个体差异转变。而以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的探究教学能够适应新课程的要求,它是实施新课程的有效教学方式。
国家《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数学教学大纲》指出:“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数学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应用意识,提高学生探索能力、数学建模能力和数学交流能力,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学实践能力。”同时指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要成为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和一条基本原则,在教学中要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不断追求新知,要鼓励学生质疑问题,提出自己的独立见解,启发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善于独立思考,使数学学习成为再创造、再发现的过程”。可见,创新教育已经成为初中数学教学的制高点。当前,国家正大力推进基础教育改革,中学数学教学正贯彻新的课程标准,改革方向和目标是将“以知识为中心”和以“教师为中心”的旧课程理念,转变为“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的新课程理念;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和积极参与,积极培养学生的主体创新意识、科学探究能力和数学科学素养,从而培养开放型的创新人才,更好地提高全体国民的素质。
2.教师观念转变是中学数学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前提
通过上图,可以看出在初中阶段数学创新思维的培养,就是通过教师对学生施以教育和影响。使他们作为独立的个体,善于发现和认识数学新知识、新方法,掌握其中蕴涵的基本规律并具有相应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不满足于现状或现成的答案,不墨守陈规,敢于提出数学问题和探索新问题。这是数学教学培养创新思维的核心。教师在中学数学教学中对创新思维的培养教学中,要把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作为培养能力的核心,把思维的创造性与思维的广阔性、深刻性、灵活性、敏捷性、批判性相互交织在一起,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良好的思维品质促进创新性学习,创新性学习又反作用于良好思维品质的形成。
3.中学数学教学中创新思维培养的基本原则
注意符合认知规律。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知识的发生、发展、巩固和深化的全过程,遵循认知规律。要遵循学生头脑中的原有认知结构,教学时要抓住知识的发展点,引发学生主动参与。
注意符合心理特点。让学生在参与中表现出自我需要。提供的开放性探索材料能激起学生参与积极性。使他们感到这一探索是我自己的事,这是提高学生探索成功率的关键。
注意符合内容难度。让学生在参与中体现思维力度,体验成功的愉悦感。如果提供的探索材料,学生感受不到自我探索的价值,就会影响参与积极性。但提供的材料太难,学生经常不能取得成功,也同样会影响参与积极性。这就要求老师针对实际做出具体分析。提供材料要恰当。
4.课堂教学是培养中学数学教学中创新思维的主阵地
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是关键。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往往是从兴趣开始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为我们对感兴趣的东西会不知不觉地投入更多的精力和时间,也更容易取得成就。并且对于克服困难具有更大的勇气和信心兴趣是使人积极认识事物或关心活动的心理倾向,是人学习活动的动力机制。“主动”发生于学生的欲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基础,要培养学生学数学的兴趣,首先应培养学生对困难和失败的正视。数学是由一些冷冰冰的数字、字母、符号、图形构成的,往往使人感到枯燥乏味且困难重重。这是对学生的一种挑战,如果及时克服了困难,就会向前迈出一步,获得一定的成就感。学习也就会更积极、主动,把学习上的困难看作是取得更大成功前的必要的心理情绪,而不是失败的前兆。其次是鼓励学生进行尝试,无论成功与失败,都会积累经验或教训,敢于尝试的人,他的兴趣必然会越来越浓厚,学习的干劲越来越充足,成就感会越来越高,他也会很快走向一个又一个成功。
培养创新思维,完善学习习惯。引导学生反思自主学习中知识的前后联系、认知缺陷等,考察自主学习活动中遇到的困难和疑问,提高自主学习的质量。例如在“二次函数”教学中,不少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对抛物线的平移容易出错,引导学生对学过的顶点、开口方向等进行思考:抛物线的平移哪些因素变了?哪此因素不变?怎样动中取静?学生自主总结出了抛物线的平移“顶点改变(左加右减、上加下减)、开口不变”的规律,掌握了“先配方使之成为顶点式后再求解”的基本解题方法。教师注意将学生带人思维的发展过程中,使之认真观察研究如何发现问题、怎样提出问题,进而将外在的数学知识有效地内化为自己的智能结构。例如:在“圆和圆的位置关系”教学中,教师组织每个学生准备一大一小两个圆开展“摆一摆”活动,引导学生“步步为营”思考:两圆的关系有几种摆法?不同的位置关系分别是以什么标准摆出的?怎样归纳出圆的各种位置关系及其数学定义?能否帮助设计一个篮球赛的标志?两圆相内切或外切时切点与连心线具有怎样的位置关系?学生逐步得到了“两圆的位置关系是由圆心距决定的”的规律,理清了圆心距d,大圆半径R、小圆半径r的关系,深化了对数形结合的认识。
5.开展多种创造性的活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教师要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开动脑筋、拓宽思路,让学生发现自己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时的不足之处。例如在讲解题时,尽量让学生能一题多解,或者把原题改变、变题。从而加深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和提高学生探索新知识的兴趣。这个过程不仅可训练学生的直觉思维和简单的逻辑思维能力,也可培养学生对事物认识的独创性和跳跃性思维品质。除此之外,还应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创造能力。如进行小制作、小发明,并经常表扬学生的劳动成果,这样就能激发学生的创造发明欲望,提高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
总之,在教学中要创设情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素质,教师对每一节课要精心设计,通过启发、引导、点拨,使学生学会创新求知,逐步培养创新意识,进而形成创新能力。教师还要有紧迫的时代感和强烈的责任心,着眼发展,刻苦钻研教材,积极创设情境,营造充满美感和智慧的学习氛围,使学生的创造潜能得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