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昆明市宜良县第一人民医院消化科652100)
摘要:目的研究探讨4种内镜下止血方法治疗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疗效以及安全性的比较。方法从2017.6月~2018.6月这个时间段中,选择我院收治的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病患(100例)进行研究,根据治疗的方法将所选取的研究对象平均分为4组,组1(25例,进行热凝治疗),组2(25例,进行注射治疗),组3(25例,使用止血夹进行治疗),组4(25例,进行联合治疗)。对比4组治疗的效果以及治疗的安全性。结果在治疗效果的对比上,组4采用联合治疗的方式止血的效果要优于其他3组的止血效果;在对治疗的满意程度对比上,组4病患对治疗的满意程度相对较高(P<0.05),其他3组的满意程度对比差异不大(P>0.05);在不良反应的发生概率方面,组4发生的概率较低(P<0.05)。结论在对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病患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对病患进行联合治疗的效果,要明显优于热凝治疗、注射治疗以及止血夹治疗的效果,安全性也相对更高。
关键词:内镜下止血;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疗效;安全性
在临床上,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是一种常见的病症,主要是因为屈氏韧带以上的消化道非静脉曲张发生的血管破裂所导致[1]。导致该病发生的因素为十二指肠溃疡、手术后吻合口出血以及胃溃疡等,如果没有对病患进行及时的治疗会对病患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的威胁[2]。目前临床上主要针对病患的出血情况采用相适应的止血方法来进行治疗,常用的止血方法主要有热凝治疗、注射治疗、止血夹治疗以及联合治疗等[3],本文研究探讨了4种内镜下止血方法治疗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疗效以及安全性的比较,相关内容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从2017.6月~2018.6月这个时间段中,选择我院收治的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病患(100例)进行研究,根据治疗的方法将所选取的研究对象平均分为4组,组1(25例,进行热凝治疗),组2(25例,进行注射治疗),组3(25例,使用止血夹进行治疗),组4(25例,进行联合治疗)。组1男女病患例数比为13:12,年龄段为31岁~56岁,平均数值为(43.5±1.5)岁;组2男女病患例数比为14:11,年龄段为31岁~57岁,平均数值为(44±1.8)岁;组3男女病患例数比为15:10,年龄段为31岁~58岁,平均数值为(44.5±2.1)岁;组4男女病患例数比为16:9,年龄段为31岁~59岁,平均数值为(45±2.4)岁。通过对比,4组之间的数据对比无统计学方面的意义(P>0.05)。
1.2方法
组1进行热凝治疗,具体为:采用氩离子凝固术配合热活检钳进行止血处理,在距离病患出血处0.5厘米的地方进行氩气电凝处理,当导管的前段出现紫蓝色的火光时对病患进行止血,当病患病灶的表面颜色变成黄色或者是呈现为黝黑时,将病患腔内的烟雾吸干净观察止血的效果。
组2进行注射治疗,具体为使用适合型号的注射针,通过胃镜使用比例为1:10000的肾上腺素生理盐水对病患出血区域周围的多点黏膜进行注射,观察止血的效果。
组3使用止血夹进行止血治疗,具体为使用适合型号的止血夹,在内镜的配合下通过活检孔道把止血夹送到病患的出血部位,对止血夹进行适当的调整让其能够对准病患的病灶,对止血的效果进行观察。
组4则进行联合治疗,具体为根据病患病情的具体情况,可以将热凝治疗、注射治疗以及止血夹治疗进行联合,对病患进行止血处理。
1.3观察指标
在本文的研究当中,所涉及到的对比项目为病患的治疗效果、病患对治疗的满意程度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概率。经过治疗之后通过内镜对病患的病情进行观察发现出血现象完全消失,病患并未出现呕血以及黑便的现象表示治疗显效;经过治疗之后通过内镜对病患的病情进行观察发现出血的现象得到良好的控制,临床症状得到改善表示治疗有效;经过治疗之后病患出血现象和临床症状没有发生任何改变甚至出现加重现象,表示治疗无效。腹痛和呕吐为不良反应。
1.4统计学标准
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21.0对本文所涉及到的对比数据进行处理,(x±s)表示计量资料,%表示计数资料,P<0.05表示数据之间的对比具有统计学方面的意义。
2结果
2.1治疗的效果对比
在治疗效果对比上,组1显效为10例,有效为9例,总体有效率为76%;组2显效为11例,有效为9例,总体有效率为80%;组3显效为9例,有效为9例,总体有效率为72%;组4显效为13例,有效为11例,总体有效率为96%。通过对比,组4治疗的效果相对较好(P<0.05),数据展示如下。
2.2对治疗的满意程度对比
在治疗满意程度的对比上,组1非常满意为10例,满意为8例,总体满意程度为72%;组2非常满意为9例,满意为8例,总体满意程度为68%;组3非常满意为11例,满意为9例,总体满意程度为80%;组4非常满意为12例,满意为11例,总体满意程度为92%。通过对比,组4病患对治疗的满意程度比较高(P<0.05)。
2.3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在不良反应发生概率对比上,组1发生例数为4例,概率为16%;组2发生例数为5例,概率为20%;组3发生例数为3例,概率为12%;组4发生例数为1例,概率为4%。通过对比,组4不良反应发生概率较低(P<0.05)。
3讨论
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在消化科中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出血急重症,相关的临床研究表明有80%以上存在消化系统疾病的病患,由于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都会出现出血的症状,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就是其中的一种[4]。病患一旦出现出血的现象,其出血量较大,如果得不到及时的止血处理和治疗,病患会因为身体细胞缺血缺氧而出现恶心、头晕无力以及休克等现象,而对于年龄较大的病患,则更容易对生命健康产生威胁[5]。随着临床医学技术的发展,目前在临床上可以根据病患的具体病情情况采用适当的止血方法进行止血处理,特别是内镜下的止血处理,治疗的效果会更为理想[6]。内镜止血的方法种类较多,常用的方法主要有热凝固、局部注射、止血夹以及联合治疗等[7]。其中局部注射的治疗方法运用较为广泛,主要采用的药物为肾上腺素,将其按照1:10000的比例混合生理盐水,在胃镜的配合下对病患出血部位周围的多点黏膜进行注射处理,注射的总量大约为6毫升到10毫升[8],该种治疗方法能够促进病患血管收缩,让局部的组织肿胀从而达到止血的效果[9]。止血夹治疗主要是针对存在喷血现象或者是搏动性出血的病患进行止血处理,在进行治疗的过程中要注意的是病患血管比较薄弱,因此要控制止血夹的使用数量。热凝固治疗主要是针对小血管出血或者是出血量较少的病患,通过对病患出血血管进行凝固或者是压迫处理,达到止血的目的[10]。除了上述三种治疗方法之外,结合病患的病情进行联合治疗,会取得更为有效的治疗效果。
本文通过研究对比发现,在治疗效果的对比上,组4采用联合治疗的方式止血的效果要优于其他3组的止血效果;在对治疗的满意程度对比上,组4病患对治疗的满意程度相对较高(P<0.05),其他3组的满意程度对比差异不大(P>0.05);在不良反应的发生概率方面,组4发生的概率较低(P<0.05)。
由此可见,在对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病患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对病患进行联合治疗的效果,要明显优于热凝治疗、注射治疗以及止血夹治疗的效果,安全性也相对更高。
参考文献
[1]苏丽华,姜学军.非静脉曲张性消化道出血的不同内镜下止血方法及效果对比[J].中国农村卫生,2018(18):83.
[2]余希,杨兵.四种内镜下止血方法治疗非静脉曲张性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J].中国医学创新,2017,14(17):132-136.
[3]裴莉英.4种内镜下止血方法治疗非静脉曲张性消化道出血疗效及安全性对比[J].现代仪器与医疗,2015,21(06):106-107+121.
[4]马靖玲.不同内镜下止血法对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凝血功能与止血率的影响[J].血栓与止血学,2019(02):276-277+280.
[5]宗湘裕,刘宝珍,杨天翼,王亮.内镜下止血联合大剂量奥美拉唑治疗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观察[J].现代医药卫生,2019,35(02):275-277.
[6]陆军平,邓少源,林小萍.不同内镜下止血法对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研究[J].中国医药科学,2018,8(13):237-240.
[7]王霞.内镜下止血、埃索美拉唑联合治疗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价值观察[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8,5(54):76.
[8]刘丹.内镜下不同止血方法治疗消化道出血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18,24(05):96-97.
[9]邓茂林.几种内镜下止血措施在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中的选择[J].中国社区医师,2017,33(23):87+89.
[10]林轩永.对急性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内镜下止血治疗的效果分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7,15(16):5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