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焕婷
(永年县名关总校七里店小学河北永年057150)
小学数学新课标犹如一缕春风,为小学数学教育带来了希望的春天。它在为小学数学教师开创新天地的同时,也向他们提出了新的挑战。怎样突破传统的教学瓶颈,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成为每位执教者必须深思的问题。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创设情境,正确引导学生;启发式教学与讨论式教学双管齐下;提高小学数学教师专业素养;重视教学设计的反思与完善。
小学数学是义务教育的重要学科之一,是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如今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却陷入了一个怪圈,一方面新课改要求以人为本,通过挖掘学生的潜质,激发学生的潜能来达到教学的目的。另一方面,一线教师又要背负着升学的巨大压力。“教授学生的”与“考核学生的”两者之间似乎形成了难以调和的矛盾,影响着教学效率的提高。不过,世界原本就是矛盾的统一体,有矛盾才会有进步。只要端正态度,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学习效率,这一难题一定会迎刃而解。那么,新课改下我们又该通过什么样的途径来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呢?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1.创设情境,正确引导学生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应力求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与童话世界出发,选择学生身边的、感兴趣的事物,提出有关的数学问题,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动机。”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是人类展现自我的大舞台。在生活中,人们会面临各种各样的状况,需要通过主动地探寻、摸索规律,来解决实际问题。针对这一特性,小学数学教师应紧贴生活,创设相关的情境,把教材融入到生活中去,通过对相似情境的刺激和启发,让学生发现、质疑、探究数学中的一些实际问题。在此过程中,小学数学教师若能够正确地引导学生,在学生面临问题时为之提供有效的引导与证实,则一定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唤醒学生对数学学习的求知欲与创造欲。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一些小学数学老师教学设计中的“创设情境”多为“为创设而创设”。创设上缺乏挑战,跳跃性过强,忽视关联性,情境创设演变成学生被老师强行从一个情境中转移到另一个情境中。如此下来,学生眼花缭乱,疲于应付,很难做到真正地去思考问题。对于这一现象,我认为,不能因为新课标提倡情境创设,就一味迎合,情境的创设应在同一个数学情境中,这样有利于学生消化所学知识。同时,数学情境不应只是“生活情境”与“数学问题”的叠加,而应从学生的发展需要出发,基于数学本质(包含数学思想方法与相关数学知识于一体),有选择地融入生活元素。
2.启发式教学与讨论式教学双管齐下
教学实践告诉我们,并非老师教了,学生就能获取知识。只有让学生喜欢“参与”,并积极地参与其中,才是真正学了,学到的东西才是真的会了。在教学中,学生应该以学习的主人的身份出现,在老师的启发和引导下自己探索和思考出现的问题。在我的课堂教学中,每讲到一个关键问题,就先启发学生:为什么会这样?结果又会怎样?这种结果会不会改变?等等。如,在给学生讲授“能被2.3.5整除的数的特征”时,我通过先和学生们做游戏来启发他们对数学的兴趣。我说:“同学们,老师有特异功能,不管你们说出多大的整数,老师不用计算就知道它是不是能被2.3.5整除,你们信不信,不信的话,我们可以试一试。”此话一出,课堂气氛立即活跃起来,同学们也都跃跃欲试。结果,不管他们说出多大的数,我都能当即答出,而后学生们通过计算证明了我的答案。如此一来,学生们就很好奇:老师是怎么做到这一点的呢?真的是拥有特异功能吗?还是运用了什么方法?这时,我鼓励学生提问,或者学生提问学生答,再或者学生提问老师答,最后大家一起讨论,等到讨论得差不多了,再一一解开谜底。结果不言而喻,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自然提高了,同时也找到了学习数学的归属感。
3.提升小学数学教师专业素养
有研究表明:教师的数学专业素养偏低,这在较大程度上影响了新课程的推进,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我认为:“数学教师的数学专业知识的深度是数学教师对数学课程调适和开发创新及数学教学方式转变的保证。”想要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首先要实现小学教师的专业化。所谓实现小学数学教师的专业化,就是要努力实现由“经验型教学”向“理论指导下的自觉实践”、由单纯“教学型”向“教学与科研并重型”的重要转变。其次,要树立新的数学观念。新的数学观念包括:课程观、学生观、教学观等,同时也要求教师从传授知识的单一角色中解放出来,逐步转化为教育教学的研究者、课程的建设者、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等多元角色。最后,加强数学科学素质培养。如,让教师加深对数学知识演变史,数学基本性质的认识,了解现代数学发展的趋势和主流,把握每一个细小知识点的理论背景,以全新的视觉对小学数学进行多角度、全方位的透视。
4.重视教学设计的反思与完善
通过课堂教学实现“高效”的教学目标是每一位一线教师的理想,而这一理想的实现有赖于反复的、科学的反思。反复反思可以让教师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差距,并能够及时地解决问题和调整方案,有利于在二次教学中有效地整合设计,提高教学质量,进而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在教案分析时,我发现很多教师的教学设计里缺少教学反思这个环节。即便是个别教案中涉及教学反思,也仅仅是一些如“教材分析清楚”“教学方法有待改进”“把握学生不是很准确”等毫无用处的套话,教案中也没有修改的痕迹。由于很多小学数学教师并不重视对教学设计的反思和完善,日常的教案只是为应付学校检查或作为抄袭的教参,以至连写教案都成了形式主义更别说主动去翻阅以前的教案进行修改和完善了。然而,没有反思和完善,就不会有积累,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也不会得到提高。要知道,教学设计的课后反思与完善是实现高效课堂的保障,其目的就是为了总结已有的知识经验并进行有效的内化,查找失误,指导未来。
数学家华罗庚曾说:“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数学是一门抽象性、逻辑性、思维性都很强的学科。一个人的数学素养最重要的就是能够以数学的角度去发现、观察、分析日常生活中的现象,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解决现实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所以,在数学教学中,小学数学教师应通过积极地引导和启发,让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发现、研究周边发生的事物,了解生活;学会自觉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去分析、解决问题。
收稿日期:2012-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