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胃肠道疾病病人的心理护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12-22
/ 1

慢性胃肠道疾病病人的心理护理

李梅

李梅(陕西宝鸡职业技术学院医学分院721013)

【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1)16-0303-01

【摘要】目的使慢性胃肠道疾病的病人从不良心理状态中解脱出来,以积极的心态,配合药物治疗,达到最佳治疗效果。方法对60例慢性胃肠道疾病患者进行《症状自测量表》测定,做出心理评估,制定出心理护理(治疗)计划并实施。结果通过有效的心理护理,患者的不良心理情绪得到了改善,疾病症状减轻或消失,出院时《症状自测量表》打分明显改变。结论慢性胃肠道疾病是目前公认的心身疾病之一,在病人住院期间,加强心理护理是做好护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关键词】慢性胃肠道疾病病人心理护理

慢性胃肠道疾病的病人由于长期受疾病的折磨,不同程度存在着焦虑、抑郁、恐惧、绝望等心理障碍,严重出现情绪不稳定、失控、失眠乏力、食欲不振,使原有疾病加重,形成恶性循环,如何使病人住院期间在药物治疗的同时加强心理护理,以期收到更好的治疗效果,是做好护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1临床资料

1.12004年6月-12月消化科共收住病人310例,对其中患有慢性胃肠道疾病病人60例进行了《症状自测量表》测定。其中慢性胃炎12例,胃、十二指肠溃疡18例,溃疡性结肠炎16例,肠易激综合症14例,男33例,女27例,年龄在42-65岁,平均53岁。患病时间最短的半年,反复发作、迁延不愈的最长病程达10年。

1.2心理护理内容:(1)病人住院时责任护士通过与病人交流,掌握病人的一些情况,并向病人讲解医院的有关制度,同时给予基本的生活饮食指导。(2)病人住院后随着诊断确定、治疗实施,及健康知识的宣教,结合病人具体病情,心理状况进行心理量表测定,采用较通用的《症状自测量表》SCL-90[1]测出心理疾患类型,并制定出心理治疗计划且在治疗期间实施。(3)病人出院时,再次进行心理量表测定。

1.3结果

60例病人运用《症状自测量表》测定心理疾患,其中30例有焦虑症状,22例病人对抑郁症状、(52:60)占86%,其中突出的表现为过分担忧、孤独苦闷、精神紧张等;绝望型3例,占5.0%,表现为对生活失去信心有自杀意向;1例反对型。

出院时《症状自测量表》打分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原52例抑郁焦虑型病人都有明显的好转,2例无明显改善者口服抗抑郁药物,经随访症状有所缓解。3例绝望、1例反对者改变了自杀念头、能积极配合治疗。

2心理护理方法

慢性胃肠疾病病人的心理护理一般采用五种方法。

2.1抓住病人最为关注的疾病的症状1-2个,使疾病症状易于控制和缓解,让病人很快树立治愈疾病的信心。

2.2对于病人所关注的疾病症状难以控制的采取转移(关注点)

2.3横向比较法。

2.4向病人进行知识宣教。讲解精神紧张、不良情绪等可使胃酸增加、胃液中粘蛋白浓度降低,二者失衡,使胃及十二指肠粘膜遭受腐蚀,从而发生消化性溃疡[2]。而疾病症状又可使不良情绪加重,形成恶性循环,成为难治型慢性消化性溃疡。同时让病人体检自己的情绪、情感和躯体症状之间的关系,促进心身从紧张症状中解脱出来[3],进行自我心理调节,使防御因素增加促进康复。让病人知道消极心理情绪可影响健康、导致疾病,并对疾病的发展,临床表现和转归起着重要作用。

2.5教会病人自我改善心理状况的方法。

3讨论

慢性胃肠病具有反复发作特点,长期患病使病人产生不同程度的心理压力,由于多数病人不能完全、及时、正确的排解,就会产生不正常的心理情绪反应,在住院期间病人会缺乏配合治疗意识,如果治疗效果达不到预想目标或病情有反复则情绪反应更大,发生医患纠纷的机率就会增加。造成心身疾病的主要原因是长期情绪因素或心理社会因素[5],因此心理护理对每一个患慢性胃肠疾病的病人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1]沈渔邨.精神病学,第四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215-217.

[2]蔡雄鑫.护理心理学,南京大学出版社,1988.127-128.

[3]蔡雄鑫.护理心理学,南京大学出版社,1988.130.

[4]汪勇,郭红英,吕振虎.护理心理学.陕西人民出版社,2000222.

[5]蔡雄鑫.护理心理学,南京大学出版社,1988.110-112.